張佳偉
(廣州工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而言,系統化的造價控制是保證項目開展和規范落實的重要環節,要重視造價控制的流程和標準,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減少企業的成本投資,為工程項目監管工作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節約資金。在建筑工程項目綜合管理工作中,穩定的資金鏈是建構具體方案的關鍵,因此,要對工程項目進行階段性造價預估,并且將相應的造價內容控制在規定范圍內,滿足有限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2)質量優先。為了提升建筑工程項目整體管理效率,要在保證質量水平的基礎上落實全過程造價管理內容,減少因為資金問題而選擇劣質材料的現象出現,打造源頭監管機制,減少不確定因素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產生的影響。
全過程造價控制環節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保證綜合管控效果的關鍵,只有建構合理且規范的全過程造價控制體系,才能打造更加合理且規范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為了提升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企業要構建更加完整的內控管理模式。例如在建筑工程項目中,要想提升項目收益,就要對市場進行多元分析,及時了解行情的同時展開深度的調研分析,在保證施工項目綜合質量的基礎上選取性價比最好的材料,以實現投資回報收益最大化。
基于此,各部門要充分落實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細則,從項目決策入手,將成本監管和造價監督貫穿于整個施工項目周期,維持造價管理平衡性的同時,提升成本收益,為企業在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提供保障。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最基層的部門就是施工現場的管理部門,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管理方案,從而保證綜合管控效率。對于現場管理部門而言,要建立動態分析機制和管控流程,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在管理流程中實行全過程造價管理工作準則,才能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和經濟效益的損耗,實現綜合管理的目標。
另外,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實行全過程造價控制方案,也是從根本上控制企業實時支出的重要手段。實行動態管理模式,能有效減少資金的隨意流動,保持資源管理和資金成本管理的平衡,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益和諧統一的目標。
要想保證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效果,不僅要落實標準化的質量監管機制,也要重視資金流向、資源利用率等問題,滿足管理系統的綜合性要求。因此,在建筑企業落實全過程造價管控工作的過程中,要關注造價控制中的相關細節,保證精細化管理平臺的規范性,避免資本浪費對整個造價管理產生的負面影響。
1)建筑工程管理方案中實行全過程造價管理機制,就能引導企業更好地對整個施工環節的資金投入進行實時監督,以便于資金規劃工作和資金預算工作順利開展,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規避企業所面臨的投資風險,保證綜合控制效果的最優化。例如對企業后期結算進行監督(見圖1),保證造價管理的統籌效果。

圖1 竣工驗收階段成本管理
2)企業實行全過程造價管理體系還能共創良好的工作氛圍,約束相應的造價應用內容,實現分階段、分環節的造價管理,并在每個階段設置專業的負責人,以保證系統化資金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值得一提的是,轉崗人員的設置能最大程度避免壞賬和公司收支不平衡的現象,匹配崗位責任制,就能建構更加穩定且規范的全過程造價管理控制平臺,提升建筑管理系統的完整度。
實行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就是為了更好地明確建筑工程項目各階段造價管控的要點,從而依據管控標準落實具體工作,發揮造價管理的優勢作用。雖然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對工程各階段的影響不同(見圖2),但對整個工程造價產生了影響,也為工程項目整體監督管理的科學性提供了支持。

圖2 階段性工程造價影響
1)使用全過程造價控制管理方案有利于建筑公司的管理層能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工程項目的實際運行情況,并且匹配造價控制評價體系及時檢索問題和糾正問題,維持建筑工程項目運行的科學性和規范性[1]。
2)利用規范化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平臺,能輔助管理部門對階段性工作內容的重點予以梳理,從而依據造價內容評估階段性工作的成效,及時調控管理效果,配合整體分析方案,提高項目評估的實時性,以便于更好地開展階段性監督管控方案。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全過程造價管理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意義,應引起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部門的高度關注。要整合具體內容,并完善全壽命周期管理方針,從而實現多元管理配合科學管理的目標,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優化資金利用率,促進經濟效益的進步。
在明確建筑工程管理中全過程造價控制優勢及作用的基礎上,要結合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要求和規范,完善相關工作,保證應用管控平臺的合理性。
要從建筑工程項目的源頭落實管控標準,保證原材料造價控制的規范性。
1)要秉持全過程造價管理的原則,對原材料源頭進行監督,及時了解原材料的質量、應用水平等,有效結合工程項目施工標準完善規劃和控制內容。
2)要對采購工作進行實時性監督,材料采購一般是借助分批采購的方式完成,避免出現“鉆空子”的問題;要結合造價管控的限額標準完善采購工作,減少材料浪費和惡性消耗的問題,使材料監督管理水平最優化。
3)要進行階段性原材料采購工作的匯總,配合監管部門了解成本控制效果,遵守全過程造價管控的基本要求,及時發現采購中的漏洞問題并予以糾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建筑工程管理中全過程造價控制方案的制定要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打造更加合理且規范的管理平臺,確保能應用信息技術及時匯總造價成本信息。例如使用BIM技術就能對工程造價予以實時性監督和管理,完成信息數據的階段性匯總,從而確保后續造價管理流程的規范性[2]。
由圖3可知,BIM技術的應用能從設計階段入手,有效提升工程量的計算準確性,并且能實時分析施工成本測算結果,保證估算、概算、預算、結算等工作的精準度,實現多方案的實時對比評估和處理,科學分析相關數據和內容,為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的順利落實提供保障。

圖3 BIM技術對工程項目造價管理工作的影響
1)工程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在全過程造價控制方案落實的過程中,要從項目決策階段入手,及時掌控相關信息的同時結合項目投資預算編制工程任務書,有效分析階段性造價信息和內容重點,并且配合崗位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部門和個人,利用完整的監督機制,及時對相關內容予以調查分析,減少企業投資風險,也為全過程造價管控工作的全面落實提供平臺。
2)工程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主要是借助全過程造價管控的要求對設計內容和設計環節要點進行集中監督和管控,確保工程規劃、階段性技術要求、資金控制效果、資金分配模式等合理,最大程度上發揮設計方案的優勢,有效減少設計方案不合理對后續資金流動產生的不良影響[3]。
3)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要結合控制主要環節(見圖4),完善對應工作,引進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的同時,強化材料管理、項目管理、合同管理、預結算管理等細節,保證施工階段造價監督管控工作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圖4 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環節
與此同時,在施工階段造價管控工作中,不僅要明確合同的相關責任內容,也要嚴格遵循基礎管理程序開展具體工作,在不擴大范圍、不影響工程項目工期的基礎上保證全過程造價管控流程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施工階段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點,也是全過程造價管理流程的關鍵環節,因此,要在不提高建設標準的基礎上落實相應的管控制度,為施工階段造價管理工作的全面推進提供保障。
4)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管理。要求承包商按照合同中的相關內容完成項目驗收,并且建設單位對各個款項進行核算分析,這也是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最后環節,為了保障質量水平,就要審核工程量并且對變更內容予以細化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是輔助企業提高核心市場競爭力、優化經濟效益的重點,也是完善建筑管理體系的關鍵。在全過程造價管理工作中,要保證綜合管理流程的規范性,共同促進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進步,為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