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蘇州的美景數也數不清,看也看不盡。看景的方式有很多種,《蘇州百景》帶你用全新的方式看蘇州風景。
書的來頭不小。由蘇州著名版畫家沈民義作版畫,吳地著名學者王稼句撰文,“世界最美的書”獲獎者周晨裝幀設計,三位大師強強聯手,思想與藝術在這本書中碰撞。書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水印版畫,一景一幅,共101幅。書中百幅版畫畫面明快,格調清新,色調復古。畫中或蕩一葉扁舟,拂平江新柳;或步伐輕快,登悠久虎丘;或衣袂飄飄,穿拙政廊橋;或閑情逸致,賞滄浪風流……翻動書頁,極具江南特色的青石板橋、烏木篷船、清風明月、綠水青山,歷歷在目。
書中版畫,包羅古今,既有江南的歷史遺跡,亦有新時代蘇州的代表景觀。每幅版畫旁,有王稼句對景觀的詳細解說,文字引經據典,充滿詩情畫意。版畫、文字,看著、讀著都是享受,更何況還有簡潔高雅,蘊含江南韻味的裝幀設計。
值得一說的是,版畫這種藝術形式在蘇州從來就不是小畫種,從傳統的桃花塢木刻年畫開始,到當代版畫創作,蘇州版畫積極推動了中國水印木刻版畫的發展。蘇州水印版畫一度在國內、國際影響較大,成為江蘇版畫的半壁江山和介紹蘇州的名片。隨著時間推移,水印版畫這種費力費時的體力工作,能堅持下來的年輕人不多,創作人員老化,國際交流減少,市場也開始萎縮。
版畫制作者沈民義介紹,油畫和中國畫是直接繪畫,筆墨對紙,色彩對畫布所產生的痕跡在創作過程中能直接感覺到效果和愉悅。而版畫是間接繪畫,它必須通過“版”的媒介和畫家對客觀對象的描寫及構思提煉。水印版畫的創作從起稿、分版、刻制到印刷,都是創作的過程,分版的合理、刻制刀味的應用、印刷水分掌握之干濕適宜、色彩肌理痕跡的反映等,都是缺一不可的。且完成作品后,要遵守國際標準編號簽名,這些都是版畫與其他畫種不同的地方。
沈民義老先生,已年過80,用了3年時間創作了書中的百余幅水印版畫。為百景撰文的王稼句在書中寫道:在藝術上,沈民義精確把握物象的造型、體積、質感,同時又能保留水墨和色彩的溫潤鮮華。《蘇州百景》是沈老近年的代表性作品集,刀筆更其凝練,色彩更其寧靜。
打開這本書,翻開一頁頁紙張,從木刻水印版畫刀與木的關系,水與紙的關系里,共賞蘇州百景畫卷。
熱愛蘇州、摯愛版畫
對話版畫大師沈民義
現代蘇州:蘇州百景版畫繪畫和制作時不容易在哪里?您認為最出彩的體現在哪些地方?
沈民義:我最早從事油畫和中國畫創作。蘇州百景的創作是一項時間長、容量大、體力強度較大的創作工程,雖然我已年屆80,進入老年行列,但計劃3年時間創作百幅水印版畫。目前,在我國80歲的版畫家在搞版畫的也不多,對我而言是挑戰,對蘇州的熱愛和對水印版畫的摯愛激勵著我。
3年來,我創作畫稿108幅,刻版800余套色,印制35000余張次,創作完成,也是大功告成的時候。其中,作品付梓是最出彩的地方,作品展覽和畫冊能得到觀眾的喜愛,也是最大的出彩。
現代蘇州:為什么是百景?
沈民義:2018年,王稼句、周晨和我閑聊水印版畫的近況,提議以蘇州百園為題創作,我認為百園沒有百景可讀性大,所以制作了蘇州百景。稼句撰文,周晨裝幀,我來制作。蘇州發展迅速,何止百景,即便是過去的景也不可計數,現在的景更是層出不窮,選擇既要有代表性,又要有近年出現的新景觀,所以就有了書中的那些景,既有歷史感的,也有現代感的。原本打算選用100幅整,稼句說,百為整數,到此為止的意思,用101幅,寓意新的發展和新的起點。所以書中最后選用了101幅。
現代蘇州:書中百景是否都能看到?書中的哪些景是您個人特別中意的?
沈民義:書中百景版畫現實中基本都能看到,但色彩構圖是我根據畫面意境需要而經過藝術升華的。能選擇到蘇州百景中的景都是我精心挑選的,都覺得很有詩意。沒有錄入書中的幾幅也是很好的,有的景多了減少了一幅,有的是不方便稼句撰文,所以沒有選用。從創作到完成和出版畫冊,可以說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是我職業生涯的新階段,未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將繼續努力,創作更好的作品回饋社會,回報熱愛版畫的朋友們。
版畫界絕無僅有
裝幀設計者說
周晨:蘇州的水印木刻版畫源于桃花塢年畫,是土生土長的版種,在世界范圍內的版畫交流中也是獨樹一幟的,既有別于西方的銅版、石版等版種,也有別于東方的日本版畫。沈民義是蘇州版畫界的代表畫家,一生從事水印木刻版畫的創作,作品享譽全國。
蘇州老一輩從事版畫創作的畫家是一個群體,比如著名畫家楊明義、潘裕鈺,早年都是通過版畫走向全國,這一群體的作品有時代特征、江南特色、個人面目。但后續有的畫家就轉向其他藝術領域的探索,包括沈民義也涉足水墨畫嘗試,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辛苦的版畫創作,作品數量也很可觀,作品風格簡約清新,與水鄉題材高度貼合。我曾為沈老師設計《水邊的繪事微言》版畫集,這些作品是時代的標簽,江南的標本。
此次出版的《蘇州百景》與《水邊的繪事微言》不同,要面對一個個真切的場景,既有古代名勝,又有當代景觀,寫實融合寫意,還要凸顯水印木刻版畫的語言特征,且為系列作品,對于畫家創作是有挑戰的。《蘇州百景》是沈老師80高齡之作,這在版畫界應該絕無僅有,以百幅版畫表現蘇州百景,在地方文化出版物中估計也是沒有過的,蘇州文化學者王稼句為百景撰百文,有此三者,可稱“三絕”。
全書裝幀追求質樸風格,書中圖片印制精美,還附有畫家創作的部分手稿和刻版,能幫助讀者了解版畫創作的特征。當下是蘇州水印木刻版畫創作的低谷期,本書出版或許能引起大眾對于蘇州水印木刻版畫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