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云
摘要: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和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我國女性患婦科惡性腫瘤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如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已嚴重影響到我國女性的身心健康。很多患者在確診后容易出現難以接受、焦慮、抑郁等心理,在忍受身體病痛的同時還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壓力。有效的護理方式應對緩解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有著中藥作用,本文基于此開展論述。
關鍵詞:抑郁癥;婦科;惡性腫瘤;護理
1.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抑郁心理問題
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較快,治療過程中出現各種并發癥的風險較高,且治療費用較高,這些都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轉換為精神類心理問題。在各種心理問題中,抑郁癥較為常見。目前,全世界有約3.4億人患有抑郁癥,我國的抑郁癥發病率約為4.2%。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屬于抑郁癥的高發人群,這與患者的細胞因子水平異常、身體功能異常、機體免疫力低等因素有關。婦科惡性腫瘤具有治療難度大、病程長性等特點,一旦確診為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容易出現屈服或逃避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抑郁和焦慮的情緒在所難免,同時長期處于抑郁狀態的患者,其身體受到心理、生理、病理的相互影響,容易出現免疫異常、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等現問題,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傾向。
2. 婦科惡性腫瘤與抑郁狀態之間的相互影響
抑郁會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傷,降低身體的免疫系統抵抗力,促進了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而抑郁患者在確診患有婦科惡性腫瘤后更容易受到疾病以及治療引起的身體疼痛等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原本的抑郁狀態更為嚴重,如睡眠障礙、心情低落、食欲消退。
當前對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和放化療。手術涉及到的范圍較大,操作也相對復雜,容易損傷周圍鄰近的器官,如腸道、輸尿管、膀胱等,影響手術效果和術后康復。放化療的治療過程較為漫長,且患者容易出現失眠、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副作用,使患者身心疲憊、痛苦不堪,產生焦慮和抑郁情緒。同時放化療會導致卵巢功能減退或衰竭、陰道縮短、陰道壁彈性下降、陰道黏膜粘連、干燥等,大大影響患者日后生活,容易使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進而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
3. 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抑郁心理狀態的護理管理
3.1. 心理護理管理
患者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到患者的生理機體免疫功能。心理干預是一個綜合的治療過程,它需要社會支持的配合來完成,社會支持是惡性腫瘤患者在面對應激時進行心理調節的重要因素,個體通過社會支持可獲得相應的安慰和信心,提升患者的適應能力,緩解心理壓力。護理人員可強化與患者的情感溝通,幫助患者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病友之間也可相互傾訴和鼓勵,減少患者的孤立感。
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癌癥患者進行的專項心理護理服務,更多的是個別治療、家庭治療、夫妻治療、集體心理治療等形式的心理干預。將心理干預與臨床治療有機結合,可以對患者的治病過程和生活質量產生積極影響。當前,婦科工作人員對心理問題了解較少,對抑郁聯合婦科惡性腫瘤的病理特征尚未完全掌握。因此建議婦科醫護人員加強對心理護理相關知識的學習,提升護理能力。一旦發現患者有焦慮、抑郁等傾向時,及時請精神科醫生進行會診,及早發現并得到治療。
3.2.健康行為管理
應指導患者結合自身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建立恰當的健康行為模式,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腹式呼吸和肌肉拉伸可以有效放松肌肉,緩解低落情緒。瑜伽是一種結合冥想、呼吸等方面的舒緩運動,有益于患者的精神和身體健康。舒緩減壓的輕音樂對抑郁患者有一定幫助。對失眠患者進行足底按摩或中藥足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3.3. 護理模式管理
傳統的護理模式對醫囑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完整性關注較多,而忽略關注患者的身心康復狀態。如今,由于疾病的復雜性、高發病率、多種疾病并存、患者年輕化等因素,原來單一的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不再單純關注疾病的治療方式,而更加注重康復時間、內心感受、未來的生活質量改善等內容。因此,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基于傳統護理模式開展個性化護理,探索利于患者身體和心理康復的護理模式,加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依從性,調動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的積極性,并實現患者的自我管理,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4. 總結
婦科惡性腫瘤疾病有其特殊性,治療不當容易對患者的生育功能、生殖功能、夫妻生活、精神等帶來重大影響。在治療的過程中,原本心理調節能力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更難以接受惡性疾病帶來的重大打擊,加重精神障礙。可以說,抑郁與婦科惡性腫瘤疾病給患者帶來的雙重打擊要遠遠大于單一疾病的影響。護理人員在對該類患者開展護理的過程中,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早發現,正確識別,動態評估,有效干預,幫助患者早日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護理人員應不斷擴充學習資源,掌握心理障礙和婦科惡性腫瘤相關的基礎醫療知識,提升護理技能。
參考文獻:
[1]高雅.延續護理干預方案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8(02):23-24+27.
[2]吳雪華,劉文娟,鄭紅霞,方旭,張瓊瑤,洪甜甜.化療期婦科腫瘤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27):94+96.DOI:10.16484/j.cnki.issn2095-8803.2020.27.063.
[3]周洪,劉潔.婦科惡性腫瘤癌癥患者經濟負擔、焦慮抑郁情況及相應心理護理研究[J].河北醫藥,2020,42(06):957-960.
[4]蔣圣潔.護理干預減輕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惡心嘔吐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1):216-217.
[5]代煥煥,石冬梅.婦科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療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20,23(03):105-106.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20.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