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茜
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是面向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研究解決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一門學科。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提出遵循“兩性一度”標準,闡述中國金課建設要求。圍繞“兩性一度”的課程要求,結合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建設,尋求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在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中充分體現。
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是面向鄉村振興戰略,圍繞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研究解決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一門學科。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提出的“兩性一度”標準,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建設必須遵循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財務管理課程建設的高階性圍繞培養學生財務管理能力和思維的訓練,要求學生具備解決財務管理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重點應滿足學生對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的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建設的創新性圍繞培養學生探究行為,要求學生發揮個性特點,重點應滿足教師所傳授的財務管理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時代性以及財務管理教學形式先進性和互動性的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建設的挑戰度圍繞財務管理課程難度,要求學生課上課下要有較多的學習時間和思考,重點應滿足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鄉村振興戰略等實施難點對接的基本要求。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建設必須遵循的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三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
(一)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對學生的財務管理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是在相互關聯、協調系統中,要求教師對財務管理知識、能力和素質之間的關系有科學的認識,對財務管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選擇遵循基本的科學規范,堅持通盤考慮。滿足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基本要求,教師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合理設計是重點。對財務管理教師操作性要求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應體現在課程教學內容選擇、知識點呈現方式、啟發學生集體深入討論的問題和作業任務或問題解決等方面,都應涉及財務管理課程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相關內容的多因素、多層次、多變的問題形態,需要學生激發財務管理課程多方面的素質與能力予以解決。
(二)前沿性、時代性的課程內容和先進性、互動性的教學形式。(1)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應滿足財務管理課程最前端、最先進的領域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應滿足財務管理學科的前瞻性、財務管理求真以及與財務管理知識生產的價值取向相一致,財務管理教學內容應滿足財務管理學科最前端、最先進的理論技術研究動態要求。尤其是財務管理學科最前端、最先進的理論技術研究動態如何在面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中應用。(2)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應滿足時代性的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應滿足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特有的某些因素,依據財務管理對現代企業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選擇課程教學內容,滿足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與現代企業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狀況需求。尤其是現代企業發展和現代農業發展狀況如何在面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中應用。(3)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應滿足先進性的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形式融入現代教學技術、現代教學管理理念、技術和方法。尤其是融入面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現代教學技術、現代教學管理理念、技術和方法。(4)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應滿足互動性的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形式的互動性促使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活動具有互相推動、互相溝通、共同參與的主體間品性,是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本質認識的深化而形成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理念和價值追求。
(三)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任務的難度性。財務管理課程建設應滿足財務管理課程難度性的基本要求,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任務就是要促使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鄉村振興戰略等實施難點對接的環節,即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內容與面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對接。在對接過程中,充分體現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實踐性、應用性和可操作性,調動學生學習財務管理課程的積極性,開發解決面向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相關財務管理問題的潛能。
(一)相互關聯、協調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設計體現。教師圍繞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所體現的高級思維的培養力度,針對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教師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設計中,對財務管理教學內容的篩選;對財務管理線上和線下教學過程相關知識點講解內容設計;線上組織討論話題的安排設計;線上布置作業和測驗內容設計;線上和線下問題解決的類型等方面內容設計,設計與高階思維所對應的項目類型等。(1)圍繞人才培養方案,對財務管理教學內容的篩選: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充分考慮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進行篩選,融入教學大綱,如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內容。圍繞教學大綱,將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點的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內容,具體體現在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的課程教學教案中。(2)圍繞財務管理具體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根據課程教學教案,將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在財務管理課程的線上和線下教學過程中予以體現:在線下財務管理課堂中在講授理論知識基礎上,全面講授實踐應用,做到財務管理前沿問題理論和現實鄉村振興戰略實踐相結合。根據財務管理課程學習通線上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資料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資料,在線上學習通速課中講解,并在線上校園網頁鏈接上進行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內容。(3)圍繞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資料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資料,線上學習通組織討論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話題;圍繞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有待需要解決問題,線上布置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作業和測驗。(4)圍繞財務管理線上和線下問題解決的類型:根據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圍繞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以及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內容,分別貫穿到線上和線下案例分析中,具體體現財務管理課程的應用性。
(二)創建豐富的教學形式和學習結果。根據財務管理前沿問題與現實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所篩選的教學內容,圍繞財務管理具體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的教學大綱、課程教學教案,財務管理課程建設從教學形式和學習結果予以體現。創建豐富的教學形式,呈現多種形態的教學形式:(1)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形式、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最前端、最先進的財務管理理論技術研究動態,融入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師展示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學過程,呈現引導行為的教學形式。教師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的規范行為;教師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投資活動的規范行為;教師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營運活動的規范行為;教師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收益分配活動的規范行為;教師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處理財務關系規范行為。通過引導學生行為,提升學生對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活動和處理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行為能力;滲透公正財務素質培養。(2)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中呈現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發展和現代農業財務管理發展,融入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師向學生展示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學過程,呈現服務應用項目的教學形式。教師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籌資活動應用項目處理過程;教師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投資活動應用項目處理過程;教師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營運活動應用項目處理過程;教師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收益分配活動應用項目處理過程;教師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財務關系應用處理過程。通過服務應用項目,提升學生對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活動和處理財務關系的財務管理服務能力;滲透服務財務素質培養。(3)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中呈現現代教學財務管理理念、技術和方法,融入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師向學生展示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學過程,呈現技術和方法的教學形式。教師線上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籌資活動技術和方法;教師線上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投資活動技術和方法;教師線上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營運活動技術和方法;教師線上向學生展示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收益分配活動技術和方法。通過線上資金活動的技術和方法,提升學生對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活動技術方法應用能力;滲透財務技能素質培養。(4)在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形式、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呈現各種互動方式和環節,融入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師向學生展示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點教學過程,呈現互動方式和環節的教學形式。針對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線下師生投資方與籌資方角色互換。針對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營運活動和收益分配活動,組建討論小組。通過師生投資方與籌資方角色互換和組建討論小組,呈現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財務管理知識、經驗、人格和精神上的相互溝通、相互共享、相互的意義建構。
財務管理課程建設的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強調學習自主性、學習方法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1)教師主導的課程教學體現探究性,教學設計注重問題和問題解決場景的設計,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討。教師線上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收益分配活動和財務關系中各種不規范財務管理行為,構建違規財務管理場景,學生自主寫出討論心得體會或討論演講稿。通過展示—自主學習和合作探討不規范財務管理行為,提升學生對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活動不規范財務管理行為認識,滲透公正財務素質培養。(2)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教師線上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收益分配活動和財務關系資料,學生運用相關資料,發揮個人、小組、集體的智慧,激發學生去探究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收益分配活動和財務關系資料,尋找到問題的答案,采取討論式探討和測驗探討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和討論的機會。
(三)財務管理課程與鄉村振興戰略難點對接。(1)做足功夫了解學生面向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理特點和已有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水平與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了解掌握如何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中特殊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收益分配活動和財務關系解決問題程度。重點通過線上學習通平臺形成性評價觀察財務管理服務能力;通過線下期末考試終結性評價觀察財務管理行為能力;通過線下課程實驗終結性評價觀察技術方法應用能力。(2)根據學生面向鄉村振興戰略學習心理特點和已有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水平來合理選擇與增補教學內容、布置作業和課外閱讀材料。重點在不斷向學生展示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籌資活動的“規范行為—服務應用項目—技術方法應用”過程資料;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投資活動的“規范行為—服務應用項目—技術方法應用”過程資料;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營運活動的“規范行為—服務應用項目—技術方法應用”過程資料;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收益分配活動的“規范行為—服務應用項目—技術方法應用”過程資料;面向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的財務關系的“規范行為—服務應用項目—技術方法應用”過程資料。(3)考核面向鄉村振興戰略的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大綱、試題內容與課程培養目標相吻合,通過線上學習通平臺的課程成績評定體現形成性評價與線下期末考試與課程實驗終結性評價相統一。線上學習通平臺的課程成績評定體現形成性評價,占學生總成績40%;線下期末考試成績評定體現終結性評價,占學生總成績40%;線下課程實驗成績評定體現終結性評價,占學生總成績20%。以保障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
綜上所述,高等農林院校財務管理課程建設必須遵循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三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決定著前沿性、時代性的課程內容和先進性、互動性的教學形式;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也決定著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任務的難度性。財務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與前沿性、時代性的課程內容和先進性、互動性的教學形式和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任務的難度性三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