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殊教育屬于特殊的育人機制,對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較大影響,特殊教育工作能夠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做出較大貢獻。在特殊教育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面對的學生身心發展不夠健全,需要教師正確加以引導與教育。教師是這類特殊學生的引路人,其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影響特殊學生的心理和學習態度。因此當前一定要強化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讓他們在工作中能夠不斷提升自我,掌握更多先進的特殊教育理論知識,從而能夠更用心地投入特殊教育教學中,提升道德修養、教育素質。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師素質;專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7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6-018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60
在當前特殊教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并促進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其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舒緩他們的心理壓力,強化校本培訓力度,不斷豐富校本培訓內容,讓特殊教育教師在職前培訓、職中培訓中不斷提升自我綜合素質,為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奠定牢固基礎。俗話說“教育乃立國之本,民族振興之希望”,教育對于民族與國家發展有重要的意義,特殊教育屬于教育事業的核心構成部分。因此,國家、學校、公眾需要強化對特殊教育的重視,實現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當前特殊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需要大力提升,無論是專業素質還是職業修養都需要加以強化,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學校要全面了解特殊教育教師實際的工作困惑,強化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切實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特殊教育師資隊伍,讓特殊教育教師能夠真正提升自我,從而能夠更加用心地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提高特殊教育的綜合水平和質量。
一、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義
俗話說:“教育乃立國之本,民族振興之希望。”國家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需要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特殊教育事業是教育事業的核心構成部分。特殊教育活動能夠讓更多特殊群體接受公平的教育服務,讓他們在掌握學科知識、技能的同時,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提升社會的綜合精神文明,促進社會、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同時,當前特殊教育的教育環境、教學力量較薄弱,特殊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導致特殊教育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促進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才能夠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讓特殊學生也能擁有自己的理想、生活。除此之外,要想促進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道德修養,讓特殊教育教師掌握更多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在專業能力、專業知識、專業思想層面不斷完善、優化自我,逐漸由專業新手發展成專家型教師,從而能夠更加努力、專注地投入特殊教育事業發展中,得到更多社會認同感,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特殊教育氛圍和環境,讓更多特殊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
(一)教師專業水平、專業意識有待強化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有較大的差異,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特殊教育教師不僅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勞動職業技術教育能力、康復教育能力、手語能力等。但是通過實際調查發現,當前部分特殊教育教師掌握的特殊教育知識較匱乏,專業水平、專業意識有待強化,在具體的特殊教育教學中更是缺乏教學激情,只關注是否可以高效傳遞教學內容,卻忽視了教育效果,根本無法實現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發展。學校要重視對教師的職后培訓,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教師的繼續教育缺乏多元化、靈活性,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特殊教育培訓,需要在后期學習中持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目標定位有待完善
在當前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中仍舊存在目標定位有待完善的情況,部分特殊教育學校只關注教師的理論培訓、學習,卻忽視了教師的專業實踐培訓,無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想促進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不斷提升他們的自我知識和技能,強化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研究。但是調查發現部分特殊教育教師在繼續教育中存在重心偏頗的情況,只關注理論知識學習,卻忽視了技能的掌握,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習慣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對待全部特殊學生,沒有了解特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并且只關注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沒有融入真實案例、生活素材,這樣不僅無法促進特殊教育教師的綜合發展與成長,也會降低特殊教育的效果與質量。
(三)特殊教師師資培訓體系有待完善
在特殊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特殊教師師資培訓體系有待完善的情況,個別學校只是形式化地設定一些師資培訓課程、內容,缺乏完整、科學的培訓規劃、方案,導致教師在培訓活動中無法真正獲得提升與成長。當前特殊教師師資培訓通常都是形式化地講解一些教育理論知識和實操知識,并沒有聯系教師真實的工作困惑有針對性、目的性地設定培訓的內容與形式,不能展示特殊教師師資培訓的質量與效果,導致教師缺乏參與師資培訓的自主性與積極性,自主學習意識比較差,無法在培訓中提升綜合素質等。所有這些都需要在具體的教師師資培訓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構建更加完善、優質的教師師資培訓體系。
三、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
(一)加快專業建設,強化政府主導
要想促進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需要提升特殊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水平,加快專業建設,強化政府主導,為教師提供更優質的教育環境,讓他們在特殊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提升自我。政府需要積極轉變特殊教育發展理念,要設立相應的措施與政策,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投入特殊教育事業。政府要加大資金、物力、人力的投入,設立專門的資金援助工作計劃,提升特殊教育的綜合質量,讓特殊教育事業能夠健康、有序地開展,保證特殊教育教師的質量與數量,讓他們能夠更專注地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另外,還要不斷完善制度、健全規章,為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提供相應的支撐,以此明確特殊教育教師的義務與責任,保證其合法權益,著重發展特殊教育事業。政府相關人員要和特殊教育從業者多互動與交流,從中了解特殊教育教師真實的工作困惑與生活困惑,要讓教師把所有精力都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感、榮譽感,從而讓其能夠全身心投入自我成長與提升中,成為服務特殊教育事業的高素質人才。
(二)完善特殊教育教師制度建設
教師屬于特殊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主體,所以必須持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完善相關的制度建設,以此提升特殊教育的教學質量。當前很多特殊教育學校缺乏對教師的綜合考核,只是以教師的教學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沒有融入教師的職業榮譽感、責任感、教育模式等內容展開評價,導致考核機制有待完善,教師缺乏職業危機意識與自主學習意識,只是被動參與特殊教育活動。因此,各類特殊教育學校一定要重視對于教師的引導、管理,激發他們工作的創造性、自主性、積極性,促進特殊教育事業全面、健康發展,讓教師從中有所收獲與發展。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學校都實行封閉式管理,基于特殊學生安全的角度考慮較合理,但是卻不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因此學校需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特殊教育教師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注重特殊教育教師的情感管理與安全管理,著力為其營造健康、積極的工作氛圍與工作環境,讓他們能夠從行為與心理方面融入特殊教育環境中,激發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具備較強的工作成就感與使命感,能夠真心熱愛特殊教育事業。除此之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完善特殊教育教師的聘用制度,對于教師的專業、工作經歷、任職資格展開嚴格審查,以此保證特殊教育教師的質量。
(三)完善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體系
要想實現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需要完善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體系,讓教師能夠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水平,更好地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都是師范大學的學生,雖然這些教師在上崗前已經具備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但是卻缺乏實踐與教學參與。由此,教育行政部門一定要做好職前培訓工作,對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教育技能開展全方位的教育培訓,提升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與工作適應能力。同時,相關政府部門要和專業師范學院展開互動、合作,設立專業的培訓教育機構,對教師強化職前培訓、教育。學校需要持續優化教師的培訓內容,保證培訓內容的完整性、針對性、全面性,讓教師從培訓活動中真正掌握技能與知識。學校需要分專業、分層次、分年齡設定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內容,還要對中堅力量、骨干教師展開專門的培訓,再讓這些教師為其他特殊教育教師進行培訓,這樣既能提升骨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還能節省更多培訓經費,獲得理想的培訓效果。除此之外,學校還要持續完善、優化相關的培訓制度,構建科學的培訓、評估制度,對培訓的質量展開更全面的評估,對于培訓過程、培訓內容、培訓效率、培訓結果展開管理與監督,這樣既能提高教師參與培訓活動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強化他們對于教育培訓的重視,取得理想的師資培訓效果。
(四)完善特殊教育教師的考評體系
要想實現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要持續完善教師的考評體系,結合教師的真實情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設立考評制度,并且要把優績優酬、不勞不得、多勞多得作為教師的考評標準,讓特殊教育教師能夠扎實工作、開拓進取、愛崗敬業,自主、積極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促進特殊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同時,教師對于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師的專業技能、科研能力、教育評價、教育實踐能力都要納入教師考評體系中,要全面了解教師的道德修養、職業信念,明確師德的考評方向,讓教師明確政治方向,展現教師為人師表、獻身特殊教育的精神,能夠積極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成為有責任心、有奉獻、有愛心的優秀教師。在具體設立特殊教育教師考評體系的過程中,要借助調查問卷、訪談、座談會等方式征求教師的意見,合理設定特殊教育教師考評制度的內容、形式,保證考評結果的公開性、公正性、公平性,不斷完善考評制度的內容,并在具體的實踐中加以優化和改進。除此之外,還要充分展示相關考評體系的功能與優勢,發揮考評體系的導向作用,讓特殊教育教師圍繞考評結果進行自我糾正、自我完善,了解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能夠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
(五)重視特殊教育教師身心的健康成長
在發展特殊教育事業的過程中,要想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成長、發展,就一定要重視特殊教育教師身心的健康成長,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以積極、陽光的心態投入特殊教育事業,為促進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奉獻力量。特殊教育面對的學生都存在一些身心缺陷,教師一定要意識到自身工作職責的重要性,把教育工作看成“良心活”。在這個過程中,特殊教育教師相較于普通教師,面臨著更繁重的工作內容,并且工作時間也比較長,久而久之很容易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壓力。因此,只有做好特殊教育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疏導、調整工作,才能讓特殊教育教師以最佳的狀態投入教育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一方面,特殊教育學校要意識到對特殊教育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讓社會人士能夠意識到特殊教育工作的艱辛,以此讓特殊教育教師得到更多關心、理解、支持,積極改善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及時了解特殊教育教師的心理狀態、工作狀態,聘請教育專家、名師開展心理講座活動,讓特殊教育教師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職業,營造溫馨的心理氛圍,幫助他們客觀、正確評價自我,從而在教育活動中寬容他人、欣賞學生,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成長。另一方面,要想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校要定期開展實踐活動,通過趣味性、實踐性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擁有健康、積極的心態,感知生活的美好,從而能夠更加努力、積極地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全面化成長、發展。
四、結語
總之,在特殊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要想促進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必須做好職前培訓、職中培訓工作,并且要把好入門關,全面保障特殊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同時,在日常特殊教育工作中還要多和教師互動、交流,了解教師真實的困惑與想法,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讓他們能夠更專注地投入特殊教育事業中,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成為特殊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路人,進而促進特殊教育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丁勇.專業化視野下的特殊教師教育——關于特殊教師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6(10).
[2] 余琨,李貞,王曉源.隨班就讀初中資源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以特教學校教師成為資源教師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2013(11).
[3] 張宏飛.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培養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17(2).
[4] 李響.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的特殊教育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3).
[責任編輯 康蘭明]
作者簡介:馬文遠(1968.2—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