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仙·吾買爾
摘要:內科學教學是臨床醫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理論教育、實驗教育、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四個密切相關的環節組成。由于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和執業醫師資格準入制度的全面發展,對內科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科學是醫學生在長期基礎醫學課程后開設的一門課程,是從理論教育走向臨床實踐的橋梁。此外,內科學相關學科眾多且復雜,部分教師難以把握問題并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本文探討了內科學教學策略,希望對促進醫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內科學;教學模式;探索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 R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引言
在內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促進學生內科綜合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利用學生的具體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具體的學習方法,從而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在內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改變傳統的內科學教學理念,實現自身綜合水平的提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應用PBL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
在內科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PBL是一種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基于問題的啟發式學習模型,是臨床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PBL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拓展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此外,PBL教學方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具有廣泛的知識、技能來調動和引導討論氣氛。提出的問題也應該具有挑戰性、靈活性。在PBL教育中,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1]。
二、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可以在教學中帶來一定的積極效果,但教師必須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傳統的黑板書寫方式過于單調,學生看到的是文字的表達,整個教學過程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學習。多媒體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將文字、圖像和動畫融為一體,直觀地投射到屏幕上。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還可以拓展教學知識,拓寬和深化核心知識及相關新發展,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2]。
三、采用討論教學法,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
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應積極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鼓勵學生根據教師事先準備好的設計方案,就課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討論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學生可以充分參與整個內容的學習過程,表達自己的意見,并說明贊成或反對的理由,教師應在學生討論后及時總結。討論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討論式教學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師綜合素質[3]。
四、加強實踐應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學習內科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其應用到實際的臨床工作中。教學時,不僅要注重所學知識的多少,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在培養學生臨床思維的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可以分組進行的實際臨床工作中,結合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課前,教師準備一個案例供大家討論,提前分發給學生,并組織了兩個同學開展角色扮演游戲,一個是醫生,一個是病人。上課時通過模擬醫生診室采集病歷,然后根據采集的病歷數據對“患者”進行初步診斷、輔助檢查、鑒別診斷、制定診療方案等。讓每個學生都以醫生的身份參與討論,并將所學應用到實踐中。教師要適時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進行反思,對不統一的問題及時總結,正確指導學生,供其進一步討論。
五、引入教學資源,強化學生學習技能
為鞏固和提高內科學理論教學效果,培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較強臨床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教師要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資源,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可以向學生引進模擬人,學生可以在空閑時間在實驗室進行練習,鞏固知識。其次是增加實驗室的開放程度。現在實驗室只對教師在教學期間對學生進行開放,時間比較短,學生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應有的知識。因此學校應在夜間開設實驗室,并安排教師值班,以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遇到問題及時向教師尋求建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首先教師要有深厚的學識。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內科學教學工作不僅要教會學生課本的內容,好要教會學生臨床方法,使他們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淵博的知識。例如,可以通過深入學習的方式了解專業領域的新發展和新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將更多現代知識傳遞給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師要有良好的情感魅力。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為改進教學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師生關系不好,不僅會影響教學質量,還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無助于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因此,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教師應盡可能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并據此調整教學模式和內容,以逐步改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
結論
綜上所述,內科學是臨床醫學的重要學科,在內科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團隊、教學方法的建立,以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技能訓練為目標,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顯智.內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傳統醫學。2020,5
[2]劉淑琴.多媒體教學在內科學教學中的利弊分析及解決對策[J].現代教育技術。2018,6:54-55
[3]王大凱,郭欣.討論式教學的幾點認識[J],教育科學研究,2011(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