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目的:探究風險防范控制在醫學檢驗科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本院醫學檢驗科工作人員2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風險防范控制措施)和對照組(常規管理措施),對比觀察效果。結果:觀察組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檢驗設備合格率、防護設備穿戴合格率、健康檔案完整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風險防范控制在醫學檢驗科的應用效果良好,能明顯減少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率,保證設備及防護質量良好,保證相關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對于相關研究及臨床實踐具有借鑒和普及價值。
關鍵詞:醫學檢驗科;生物安全;風險;防控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在現代醫學背景下,醫學檢驗科是醫院較為關鍵的一個科室,樣本檢驗是其主要工作內容,且大部分為感染性樣本,因此相關檢驗人員面臨致病因子較多,具有工作難度大、風險較高的特點[1]。科室的檢驗人員承擔醫院所有的檢驗和分析工作,一旦操作出現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嚴重的生物安全事故,存在樣本污染的可能,進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2]?;诖?,提升相關檢驗人員的風險防控思維,保證相關樣本及人員的安全就十分重要。故本文開展相關研究,旨在探究風險防范控制在醫學檢驗科的應用價值,從而為檢驗科相關工作的良好有序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本院醫學檢驗科工作人員2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研究開展全程中,兩組檢驗人員不存在職位或人員變動。具體包括:男性4名,女性18名。
納入標準:①入科工作時間≥1年;②自愿參與研究,且符合相應標準。
排除標準:①研究中途因各種原因缺席研究;②研究中途因懷孕、生病不能繼續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管理流程,依據傳統工作流程進行檢查。
觀察組:應用風險防控措施,具體包括:
(1)生物安全風險分析
建立安全風險防范小組,科室負責人為組長,其他科室人員為組員,進行會議討論,明確檢驗科生物安全重要所在,明確崗位準則,分派工作任務并確定相應標準,避免因工作分工或規范不清楚出現一些列問題。
(2)防控措施實施
①注意對標本開放相關管理工作進行落實,注意對體驗樣本的相關檢測和管理工作的進行。體液樣本檢驗途中,受其高度危險環境影響,容易造成傳染性彌散,因此相關檢驗人員注意對此加以重視。另外,檢驗人員接觸體液標本時間過長,應當做好必要的生物危害性評估;②定時定點開展實驗室安全風險評估,從而更好地進行安全管控,時刻注意進行安全監控相關管理,避免生物安全事件出現,同時,相關檢驗人員應有良好的生物安全風險識別能力,注意對生物安風險做好必要的分析及后續的管理和控制。
(3)效果反饋
科室應當按月召開會議,做好工作總結,主要對生物安全風險的防控措施及效果進行分析總結,要求全體檢驗人員共同參與討論,并為后續工作的開展進行必要的意見提出和構想建設,確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及計劃,從而更好地開展風險防控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和質量。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檢驗人員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率、檢驗設備合格率、防護設備穿戴合格率、健康檔案完整率。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5.0統計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述,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檢驗人員生物安全事故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檢驗人員風險防范效果指標比較
觀察組檢驗設備合格率、防護設備穿戴合格率、健康檔案完整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醫學檢驗科的生物安全與相關檢驗人員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同時也和公共安全有一定關聯[3]。但事實上,我國對于較為嚴重的傳染性病毒檢驗室泄露傳播的事件的處理能力存在缺失,易造成嚴重后果[4]。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檢驗設備合格率、防護設備穿戴合格率、健康檔案完整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風險防范控制在醫學檢驗科的應用效果良好,能明顯減少生物安全事故發生率,保證設備及防護質量良好,保證相關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對于相關研究及臨床實踐具有借鑒和普及價值。
參考文獻:
[1]顧琳媛,褚雪蓮,方苑仲.醫學檢驗科生物安全的風險與防控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1,29(02):97-98.
[2]李啟松.醫學檢驗學生生物安全防護知識調查及教育效果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04):14-15.
[3]李俊.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防護現狀和對策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3):58-59.
[4]陳銳.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現狀與措施探究[J].名醫,2019(0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