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銀
摘 要:全域旅游已成為旅游行業發展的一種趨勢,作為旅游住宿行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民宿,對全域旅游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康市漢濱區西溝村為例,基于SWOT分析工具,對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旅游民宿發展進行分析,并提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旅游民宿;SWOT分析工具;馬斯洛理論
一、引 言
國務院《“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旅游民宿作為一種利用自有住宅空閑房間,融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農林牧漁活動等住宿體驗的新型文化旅游設施,已成為全域旅游發展下的新增長點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二、西溝村旅游民宿發展現狀
西溝村在融合秦巴山區常見建筑及裝飾材料、保持陜南民居特色和鄉村自然景觀等元素的同時,著力打造民俗旅游。西溝旅游民宿集餐飲、民宿體驗、觀光、消費于一體,吸引著遠近的游客前來游玩體驗?,F有陜南娘、胡桃里為代表的4家民宿及6家農家樂,它們帶動著西溝民宿體驗的繁榮發展。西溝民宿與茨溝水街、茨溝漂流、王莽云海、瓦鋪鹽絲古道等鄉村旅游景點一起成為茨溝鎮全域旅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茨溝鎮全域旅游的名片之一。
三、西溝村旅游民宿發展SWOT分析SWOT分析法,即態勢分析,是根據調查對象的內部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和對外機遇(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從而依據分析結論提出具體的發展策略、規劃和措施等。本文主要利用SWOT分析工具,對漢濱區西溝旅游民宿優勢、劣勢以及外部機遇與威脅的發展態勢逐一剖析,以期提出后期發展的有效建議。
(一)優勢分析
1.良好的生態環境。西溝村位于安康市漢濱區茨溝鎮政府北部約18公里處,海拔高度在800至1100米,三面環山,地勢西高東低,呈U形,山清水秀。2018年被陜西省住建廳、生態環境廳、財政廳和農業農村廳評為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2.基礎設施完善。西溝村已鋪設柏油公路3.8公里,通組公路硬化4.1公里,連戶公路1.5公里,安裝路燈31盞,新建村級活動廁所1100余平方米,修建生態停車場兩處,車位30余個。
3.配套產業完善。西溝村已建成硒鎂核桃示范基地2800畝,發展烤煙300畝,發展黃花菜種植200畝,引進“陜南娘”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建設食品加工廠一處。
4.獨特的陜南民居特色。西溝村在基本保留土坯房原貌的基礎上,打造青磚鋪路、花草滿園、土墻青瓦的庭院,與獨具現代韻味的室內改造一同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和諧統一。
5.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地政府在村委會建立了“農居改造”展示館,保留農村記憶,傳承歷史文化,讓群眾找得到鄉愁,留得住鄉情;通過實施綠化、亮化、美化等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使農村居住環境煥然一新;成立紅白理事會,制訂《村規民約》,開展新民風建設,大力營造“筑新居,建新風,傳美德”的氛圍,將“誠、孝、儉、勤、和”的新民風深入到每個院落、每個農戶,使西溝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二)劣勢分析
1.旅游民宿的品質不高,特色不夠突出。西溝旅游民宿主要以民宿體驗、休閑觀光、普通餐飲為主,總體功能和可提供的服務比較單一,無特色飲食、旅游產品,沒有形成完整產業鏈,與經濟發達地區的旅游民宿差距較大。
2.缺乏專業人才,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西溝旅游民宿的絕大部分業主為當地居民,她們文化水平低,只是通過短期的餐飲培訓和簡單的管理培訓后就開始從事旅游民宿行業,缺少系統的旅游民宿管理理念和民宿長期發展的經營方法,致使服務質量不高,達不到理想的收入。
3.區域經濟水平低,基礎設施不健全。西溝旅游民宿是在當地土坯房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后期依靠當地政府財政投入新建了公路、路燈、公廁、停車位等基礎設施,但仍不能完全滿足旅游接待的需求。
(三)機會分析
1.政策引領,行業促進。目前,根據“十四五”規劃,當地正在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正在有序銜接,政府進一步加大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合理規劃布局西溝旅游民宿發展。同時,正在籌建的旅游協會未來將從民宿管理營銷、烹飪服務、旅游產品開發、電商平臺宣傳建立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導。
2.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北環線路的修建、譚壩鎮到茨溝鎮旅游景觀道路建設、茨溝鎮東鎮到王莽山陜南抗日第一軍舊址紅色旅游點道路改造,都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客旅游線路上的時間花費,為游客到西溝體驗民宿提供可能。
3.經濟發展,旅游需求增大。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一文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由低至高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種需求層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四種需求得到滿足,人們開始尋找生活的樂趣,繼續學習更多知識或到外界旅游,追求簡約淳樸的鄉村環境,尋找精神上的心靈凈土,這為西溝旅游民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需求環境。
(四)威脅分析
1.周鄰地區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沖擊。周鄰旬陽市、鎮安縣蜀河古鎮、紅軍紀念館園區、千佛洞石窟、羊山生態旅游區、天然太極城、太極館、塔云山、木王國家森林公園、云蓋寺古鎮、童話磨石溝旅游度假村等景點景區,都給西溝旅游民宿發展造成了巨大壓力,如何在夾縫中尋求快速發展成為西溝旅游民宿今后面臨的重要問題。
2.旅游發展對西溝環境的破壞。西溝旅游民宿是在傳統的陜南建筑上進行改造,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對民居等傳統建筑造成破壞;游客產生的廢棄物等旅游垃圾對西溝環境都會造成一定的污染;西溝旅游民宿經營業主知識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欠缺,在民宿經營過程中存在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暫經濟利益的現象。
四、對西溝村旅游民宿發展的建議
西溝旅游民宿發展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注重對原汁原味的陜南古建筑進行保護,在優化服務的基礎上,凸顯地域特色,激發創新精神。
(一)加強政府支持
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重在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有關政府部門要主動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鄉村旅游、旅游民宿發展機制,設立專項發展資金,搭建電商宣傳平臺,制定西溝旅游民宿發展規劃,組織經營業主與從業人員培訓等。同時探索如何促使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使西溝旅游民宿的旅游資源得到優質開發,與區域內其他優勢旅游資源形成共享、互補,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二)優化服務功能
首先要完善西溝村交通樞紐網,積極改善停車場、旅游廁所、道路美化、旅游標識等西溝旅游民宿的配套設施;其次,加大旅游民宿從業人員培訓力度,為游客提供高質量服務;最后,完善網絡設施,采用“互聯網+”模式,建立電商宣傳平臺,滿足游客對西溝旅游民宿精細化服務的需求。
(三)凸顯地域特色
首先,從文化品牌打造入手,打造“民宿+非遺”體驗模式。漢濱區有板凳龍、鼓吹樂、社火、小場子、燒火龍、漢調二黃等非遺項目,可以利用節假日進行演出,豐富游客住宿體驗。其次,依托豐富的農耕文化,開發“民宿+研學旅游”模式。圍繞認識農作物及動植物、農夫農事實踐體驗、制作標本、化身神農尋百草等項目,建立研學基地,豐富游客體驗。最后,從避免旅游民宿同質化考慮,探索“民宿+特色”新路徑。根據西溝村村情,引入企業經營模式,開發特色餐飲、特色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項目,滿足大眾對個性化、特色化旅游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四)激發創新精神
緊密依靠群眾,將西溝旅游民宿的發展與西溝村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實現結合起來,在增進其認可與支持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做好做強西溝旅游民宿品牌。
(安康市漢濱區文化和旅游廣電局)
參考文獻
[1] 陸保一,明慶忠.中國民宿旅游研究進展及展望[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4(05):81-86.
[2] 何艷琳.門頭溝區旅游民宿發展模式、困境與建議:以洪水口村和白虎頭村為例[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01).
[3] 王麗.民族村寨旅游開發的SWOT分析:以貴州省黔東南肇興侗族為例[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6,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