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中國重要的糧食與經濟作物,適應性較強,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廣泛種植,春播玉米地膜覆蓋是中國北方地區采取的重要玉米種植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溫度,促進春播玉米生長,比常規玉米增產30%左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春播玉米地膜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1春播玉米地膜覆蓋的優勢
地膜覆蓋技術是當前玉米生產中采用的一種新型種植技術,能夠降低旱澇災害發生概率,主要因為地膜覆蓋可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春季較為干旱的情況下能夠保障玉米生長所需水分,若在多雨天氣下,地膜還能夠增加土地表面的徑流水量,從而降低耕層含水量,地膜覆蓋技術可以優化地塊中水分的分配,從而發揮出防旱防澇的作用;二是能夠提高溫度,陽光中的短波輻射可通過地膜到達地面,土壤溫度也會因此上升4~5℃左右,對促進玉米生長有著重要作用,而且還能夠促進玉米中營養物質的積累,使玉米提早成熟;三是能夠提高病蟲害抗性,主要是因為地膜覆蓋下的環境處于比較封閉的狀態,溫度與濕度相對較低,可以抑制雜草生長,減少害蟲活動,從而減少玉米病蟲害發生,而且也會保持土壤透氣性,有助于內部微生物的繁殖,更好地釋放土壤養分,為玉米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在玉米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想充分發揮地膜的作用,種植戶還應該重視地膜選擇,從正規廠家購買地膜,確保其耐拉強度,避免貪圖便宜選購到不合格的地膜,在地膜鋪設前也需要做好整地工作。
2春播玉米地膜覆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1選地與整地
玉米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是玉米根系發達,因此需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的地塊,且茬口是小麥的地塊更適合種植玉米。選地后還需要進行整地工作,采用地膜覆蓋技術必須要確保整地質量,嚴格按照“墑、平、松、碎、齊、凈”6字標準進行整地,在土壤較為細膩的情況下更適合覆蓋地膜,此時也可以營造更好的封閉條件。另外,還需要在早春開溝施肥,然后耙耱保墑播種,通過科學的整地措施為玉米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
2.2采用一膜兩用技術
一膜兩用技術是在上年地膜保護完整的玉米田繼續進行種植的技術,能夠有效地起到冬春季保墑增墑作用,是春播玉米中采用的重要技術手段,可降低生產成本。實際操作如下,首先在冬季時將地膜保護起來,可以將玉米秸稈鋪在地膜上起到保護作用;在春季清除秸稈,結合播種時間,一般在播前1周左右將玉米秸稈運出,并且將殘留莖葉打掃干凈,然后用細土封住地膜破損處即可。
2.3選種與種子處理
優良的品種是實現玉米優質高產的基礎,因此種植戶要結合種植區域氣候條件、土壤、生產管理水平等因素及其生長特性選擇合適的春播玉米品種,保證所選品種抗病蟲害、抗倒伏等性能較好。選種后還需在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工作,一是要進行曬種,即在晴朗天氣下曬種2 d;二是進行種子包衣處理,即使用殺蟲劑成分高的種衣劑或殺菌劑含量高的種衣劑來提高種子抗病蟲害能力;三是要進行浸種,即在25~28℃條件下浸種3~4 h,促進種子提早出苗。
2.4播種
一是要合理選擇播種時間,通過地膜覆蓋技術可以保障膜內5~10 cm深處地溫提高2~3℃,因此當表土層地溫穩定在8~9℃時即可播種;二是要合理規劃玉米種植密度,一般肥力較高的地塊株距為35~40 cm,肥力中等的地塊株距為40~45 cm即可。
2.5田間管理
2.5.1檢查地膜,及時放苗
單種玉米待玉米苗基本出齊時,還需及時開口放苗。當苗放出膜后,還需使用細濕土與適量的草木灰混合將放苗口封嚴。一般玉米出苗20 d左右就分蘗,發現分蘗后及時除掉,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發育。
2.5.2中耕除草
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不僅可以消除雜草,還能夠增加地溫、保墑、改善土壤通氣狀況,而且雨后的土壤容易板結,要及時疏松土壤,保障玉米根系的正常發育。除此以外,還需及時定苗,保證田間有足夠的株數和適宜的密度,從而為玉米的優質高產奠定良好基礎,一般在玉米2~3片葉及時定苗,發現缺苗的地方可以留雙株,去弱留壯,去小留大。
2.5.3水肥管理
充足的水肥是保障玉米長勢良好的關鍵,因此還需要結合玉米實際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灌水與追肥工作。一般在玉米全生育周期需要灌水4~5次,澆灌量為6 000~7 500 m3/hm2,第1次在拔節期或稍晚些進行,之后每隔20~25 d灌1次水,在灌水期間還可以進行追肥工作,一般在玉米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即可。距玉米植株10 cm的地方,分別穴施(或溝施)硝銨16~18 kg/hm2,用硫酸鋅100~150 g兌水50 kg/hm2,向葉面噴施1~2次;在抽雄后至授粉前,酌情追施攻粒肥12 kg/hm2。為了避免玉米后期缺氮而早衰減產,還需在第3次澆水時依據玉米長勢追施尿素150~225 kg/hm2,從而有效促進玉米生長。
2.6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影響農作物生產的主要因素,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常見病蟲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地老虎、蠐螬、螻蛄、蚜蟲等,應嚴格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一是采用農業防治的辦法,即在播種前做好種子包衣處理,提高種子抗病蟲害的能力,從根源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需加強田間管理工作,及時去除雜草,避免病原體滋生;二是要采用物理防治辦法,比如利用黑光燈、糖醋液誘殺成蟲,從而降低蟲害影響;三是使用化學藥劑防治辦法,針對大斑病、小斑病可以用10%世高或70%代森錳鋅等殺菌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 d使用1次,連續用藥2~3次即可;青枯病可以用井岡霉素對發病處噴霧處理防治,每隔7~10 d使用1次,連續噴3次;針對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可以用48%樂斯本或40%辛硫磷1 000倍液灌根防治,針對蚜蟲等地上害蟲可以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綜上所述,玉米產量與品質與當地種植戶收入息息相關,采用地膜覆蓋技術來實現玉米的優質高產已經成為當地種植戶增收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對于春播玉米,地膜覆蓋技術能夠有效促進玉米長勢,為其實現優質高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種植戶要樹立科學種植的意識,在玉米生產中加強對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相關農業部門也需加強該技術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地膜覆蓋技術的普及力度,為提高玉米種植產量與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農業農村局任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