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付冰冰
2012年,一家雜志以出版人談“出版業——夕陽產業”為題,采訪時任中央編譯出版社綜合分社社長鄧永標。這家雜志在完成對他的采訪后,將題目名稱改為“出版,永遠的朝陽產業”。鄧永標說,在他心中,出版是永恒的陽光產業,閱讀是永遠的人生追求。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給大會發來賀電,鼓勵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這一天,鄧永標應邀參加四場閱讀推廣活動,謝絕主辦單位安排的午宴,餓著肚子連軸轉。
從事出版工作之前,鄧永標在他的出生地湖北省通山縣委辦、縣政府辦工作。1998年在湖北最貧困的萬家鄉擔任鄉長時,不到兩年時間,為鄉親們修通了全鄉村級公路,新建中學樓,發展煙葉生產、種柿子、植銀杏,摘掉貧困帽,通山縣委、縣政府為其頒發全縣唯一獎項“特別貢獻獎”。“在黨政機關工作時,工作常調動,但我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愛一行’就是要珍惜工作、尊重職業、堅守事業、忠誠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干好。”從事出版工作,鄧永標也是如此。
請您談談致力于出版事業的緣起。

光明日報出版社總編輯鄧永標
我于2008年以人才引進形式到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此前從黨政機關調到湖北省咸寧市版權事務所擔任法人代表。到出版單位工作的第一件事是想為當地百姓辦點實事,自己編寫一本便民手冊《咸寧百事通》,咸寧市主要領導及各縣領導、市直單位領導參加了首發式。隨后策劃并組織編寫《小學生知識版權簡明讀本》,首印30萬冊;“非常高考6+1”系列叢書9冊,發行量突破2000萬冊。一家中等城市的版權代理單位,業務做到了國內外,來自全國各地的作者上門委托出版,年出版圖書由我接任時的8種達到千余種。
哪些書陪伴您走過成長、求學、出版工作等不同階段的人生?
小時候看《雷鋒日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圖書。我17歲參加工作,二哥給我買了一套70多萬字的《中學生語文知識百科》。我看過很多遍,每頁都做了標注,這套書對我的成長幫助很大。那時工資不高,每月除去生活費,其余的都買了書。我看書比較雜,這對我后來擔任很多專業書終審起了重要作用。最難忘的是母親2006年從北京回湖北,給我帶回一大袋剪報,都是我喜歡的內容。2008年9月,我到北京工作前兩天,專程回通山縣看望父母,父親寫了“廉潔奉公”送給我,這幅字至今對我影響很大。父親的毛筆楷書功底很棒,但這幅字是用鋼筆寫的,大概是希望我帶著方便。
光明日報以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是黨和國家聯系廣大知識分子的橋梁和紐帶,被譽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光明日報是貴社的主辦單位,貴社出版圖書的特色是什么?請您推薦幾本貴社的精品圖書。
光明日報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1月10日,是由中共中央主辦的光明日報社創辦的綜合性出版社。建社40多年來,光明日報出版社以出版高質量學術作品彰顯社會效益,營造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年出版圖書600余種。
受讀者歡迎的新書有《奮斗之路:1921—2021》《我愛我的祖國》《名著朗讀者》《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大道自顯》《海外專家談中國扶貧》,以及20多本愛國教育紅色經典叢書。
出版是為人民群眾閱讀服務,閱讀與出版相互促進。作為光明日報出版社的總編輯,我希望出版社多出版精品力作,多出書、出好書,依托光明讀書會平臺,參與引領全民閱讀的發展。
在您看來,出版事業與文化傳承及民族復興是什么關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您怎樣看待讀書與實踐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出版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開啟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鑰匙,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文化事業要在傳承中弘揚,在弘揚中傳承。知行合一是哲人、思想家的智慧,也是指導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寶貴財富。讀書與實踐從來都是有機結合的整體,我們讀書必須與實際相結合,將自己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在工作與生活的實踐中驗證。閱讀的意義在于,讓自己沉浸在書本里,獲取營養。
2021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您策劃了愛國主義教育叢書《我愛我的祖國》。今年秋天,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請談談您的感受。
2019年5月19日晚,我在《新聞聯播》節目中看到中央提出即將在全國廣泛組織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新聞。當天晚上,我將自己關在書房,撰寫《我愛我的祖國》策劃方案。如何全面展現中國波瀾壯闊的悠久歷史,闡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向青少年展示新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制定編寫方案時,我便確定了要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謀篇布局。
本書編寫數易書稿,僅替換的書稿就高達一米五。為保證該書編寫內容的權威性、專業性,我在中央軍委辦、軍事科學院、教育部及4所高校等邀請12位老領導、專家學者參與書稿審定。《我愛我的祖國》因其鮮明的愛國主義主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累計加印10多次,其中一次印數120.6萬冊。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情感積淀,已成為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里的精神基因。
通過出版優秀的愛國主義教育圖書,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出版人的使命擔當,也是我編寫該書的初衷。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我們正在組織編寫《我愛我的祖國》省、直轄市、自治區地方卷及小學低年級版、小學高年級版、初中版、高中版,港、澳、臺地方卷也在編寫中。計劃再用兩年時間,出版136種愛國圖書。另外,我編寫的《愛上中國》雙語版已有9個國家引進版權。
光明日報出版社2021年為共青團建團百年申報了部分圖書。我最近在讀《奮斗之路:1921—2021》《大道自顯》《中國史》。我希望青少年朋友讀一讀《我愛我的祖國》與《愛上中國》,了解祖國的過去與當下,真正懂得為什么要愛國、如何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