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英
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一部分。對于教師來說是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溝通教與學的互動橋梁。在當前雙減形勢以及減量不減質的標準下小學數學作業的質量就尤為重要。
數學作業是學生練習鞏固并掌握知識的載體,也是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媒介。在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優秀品質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明確數學作業設計的要求
(一)作業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
小學數學課標所謂的核心素養是“三會”與“十個核心概念。在作業設計策略上我們要有的放矢落實核心素養和核心概念,突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對應核心素養和不同學業水平的學生。
(2)基于教學重點為目標的數學作業。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我們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學重點。我們在作業設計時要把教學重點作為作業設計的重點。
(3)基于教學難點為目標的數學作業。比如:下面的分數能改寫成百分數嗎?為什么?并請把他們進行分類。
噸相當于
噸的 ![]()
分數與百分數因為有聯系又有區別,對學生來說區別比較困難。所以這個知識點是教學難點。通過分類對比,在情境中理解分數、百分數的意義。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對比分數、百分數的同與不同。使之對分數和百分數有更深刻的理解。
(4)基于學生易錯點為目標的數學作業。在教學中,學生會對一些易混知識點理解不清晰或對概念認識不正確,導致解答錯誤,所以在知識點講完后應該出一些易錯點易混點的作業練習。通過對知識點鞏固明晰,讓概念更明了清晰。
(二)作業設計數量要合適
作業設計數量要合適,要有層次和梯度,避免過度練習。在取材時注意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兼顧不同層次學生不同層次要求,考查學生對整個知識點的認知學習過程,發展學生能推理會靈活運用的能力。
(三)作業設計形式要多樣化
作業形式從題型分有填空、選擇、判斷、操作、實踐、運用等等,根據具體的內容選擇合適的作業形式。
二、數學作業設計的原則
(1)遵循作業設計聯系生活原則。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讓數學作業問題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知我們的數學問題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在數學問題中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情境,觀察分析、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知識的運用價值。
(2)遵循作業設計注重數學思考原則。新課標中指出,我們在設計題目的時候要遵循數學思考的原則,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暢所欲言,在學生相互辯論中猜想、證明、推理。能有自己的想法,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辯證吸收別的同學好的想法。
比如:請你用自己的方法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新、舊知識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通過推導新知,讓學生知道與舊知的聯系,以便更好理解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3)遵循作業設計注重實踐操作原則。數學實踐操作是指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知識之后,考查學生運用數學學具進行動手實踐操作。
比如:設計畫太極圖,考查學生對圓半徑和直徑關系的認識,以及對太極圖的分析能力,同時練習學生的畫圓作圖技能,鍛煉學生的空間感。
(4)遵循作業設計注重問題解決原則。新課標對問題解決提出,要讓學生有問題意識,有一定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體驗解決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
要想讓學生有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我們勢必在作業中要教會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其中還要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在方法多樣性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養成思考的嚴密,做事嚴謹的科學態度。
比如:淘氣和笑笑住在同一條街上,都是光明小學的學生。淘氣家離學校900米,笑笑家離淘氣家300米。請問笑笑離學校多少米?
根據題意,一種情況是淘氣比笑笑離學校近,還有一種情況是淘氣比笑笑離學校遠。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三、探究數學作業設計的方法
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前要讀懂做到心中有小學數學新課標、讀通數學教材,做到胸中有材。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了解學生,做到胸中有人。這樣我們設計的作業質量才會更高更精。
(1)在原有基礎上改編題目。改編題目,我們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在原有應會應知的題目基礎上進行改條件、改數據,改條件和問題。以期讓學生更好辨析數學概念、明晰知識點的作用。
比如: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之后,我們可以設計半圓形的雞圈靠墻與不靠墻完全兩種情形。半圓形雞圈與圓形雞圈的半周是不一樣的,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圓周長的知識理解更加透徹扎實。
(2)甑選適合相當的作業。我們可以借助習題庫,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學生的水平甑選出適合自己學生的作業。
(3)根據實際情況新編題目。比如:根據下列條件寫出能組成的比例
1、0.9×0.4=1.2×3
2、3a=4b
3、1、3、5、15
4、2、5、14、( )
這四題是一個系列,根據比例的性質由淺入深,讓學生對知識點能夠融會貫通,學會舉一反三。
良好的數學作業設計策略承載著老師良好的業務素養。為學生的學習道路上的鋪路搭橋。讓數學作業變得有趣有料的同時,使學生的學習之路更加平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