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彩
我校是平頂山市新華區的重點中學,在英語教學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些老師為了追求升學率而放棄了潛能生甚至部分中等生,使得部分學生在初一時就開始討厭英語,厭煩英語課;初二更是兩極分化,有一半的學生放棄英語,上到初三,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堅持學習英語;甚至一部分學生因為英語這一學科成績差而放棄了整個初中階段的學業。英語學科本身具有特殊性,它是一門語言,而且是外國語言,許多老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往往是簡單地以背誦課文為主,根本不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差異和學習能力的不同,用相同的內容,同樣的標準要求各個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背誦任務,死記硬背,甚至出現了按發音背課文而不是按意思背課文的現象,記著難,忘的快。英語課堂上這種“吃不飽”和“吃不了”甚至“胡亂吃”的學習現象嚴重地影響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針對以上問題,我在教學中嘗試了階梯式教學模式。階梯式教學是基于學生個體差異,以學生的相互協作和“多方面獨特發展”為教育取向而設計的教學形式。在教學實踐中,雖然將學生分層,但絕不限定學生,更不是給學生貼上等級標簽,而是創設學習小組,以班級授課為主,輔以小組和個別教學,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都是作為富有獨立個性的存在而與其他學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并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改為“導”,激勵學生探索并解決問題,理解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從而使得學生學會學習。這種模式是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促進差異的發展。
一、階梯式備課
備課是保證課堂效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首要環節。階梯式備課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分析不同學生的特點,掌握存在的的個體差異。二是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學大綱,查閱相關資料,收集有用信息。三是考慮教法。
二、階梯式課堂教學
階梯式課堂教學有多種方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分階梯,根據不同的活動分階梯,根據角色或學習的反應分階梯,或者根據學習者的需要指導分階梯等等。
一是階梯式教學目標。初中英語教材中既有基本的語言知識,又有綜合運用練習,還有一系列的任務性閱讀訓練,以及英語學習策略和中西方文化知識的語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分析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
二是階梯式提問。提問時以A B層次的學生為主體,同時兼顧C層次學生,盡量做到優等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學困生跳一跳能夠到。
三是階梯式操練。對于A層次的學生,盡量少講多練,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通過獨立學習,提高這些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要精講精練,督促學生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多努力。對于C層次的學生,要放低要求,淺講多練,掌握最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培養這些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三、階梯式練習和作業
練習和作業是課堂教學反饋的形式之。傳統的英語作業布置方法,即“一刀切”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因材施教以及分層教學的原則的。根據分層教學的要求,練習應該設計成低,中 和高三個層次,即采用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
四、階梯式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這種補充不應該是課堂的延續,更不能變相增加題量負擔,而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指導。基礎差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找出學習困難的癥結,檢查他們在知識上的缺陷和漏洞。激發并強化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對于優等生和特長生,主要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提高閱讀和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五、階梯式測試
在階段性檢測中,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擬定等級性試卷。A卷,基礎題,難度小,以模仿性試題為主。B卷,考察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C卷,以單元知識為中心,進行知識拓展,檢測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行等級性測試。進行等級性測試,旨在使不同能力的學生均有展示自己知識和才能的機會。
六、階梯式評價
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過程。為了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問答和作業練習上分出層次,讓學生自主選擇。或者在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了同一問題時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讓他們都有體驗學習成功的機會。這樣就能及時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的教學目標的層次,激勵他們向更高層次的目標發展。階梯式教學的目的是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使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分層教學模式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學生的進取意識能較好地得到強化,同時也真正使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受到尊重:①將一言堂變成了群言堂。 ②所有的學生都能參加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③所有的學生都有表現和評價的機會;④把死氣沉沉的課堂變成了活躍的、有趣的語言交流場所;⑤好的幫差的,差的趕好的,一幫一,一對一,互幫互學,共同提高;⑥組內交流,鍛煉能力;組織比賽,增強競爭意識;溝通交流,培養開放型人才。⑦有利于最大限度得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求知欲。⑧服務于課程改革,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在英語課堂上逐步引入分組階梯式學習法后,教師成為了教學過程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生生交往、師生交往、課堂互動、資源共享、分工合作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成功。由于在分配小組時,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這使多數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個性差異,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使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同時給一些較自卑的學生帶來的信心,避免了他們在課堂上當場答錯時的尷尬,在他們準備完成任務期間,他們可以在組內其他人員幫助下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