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我國新增40 個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
日前,全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公布2022 年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名錄,北京世園公園、武夷山國家公園等40 個單位入選。目前,綠色營地總數為66 個。全國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提出,各級關注森林活動組織要抓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深入推進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活動,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引導促進全社會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熊貓科普+ 航向未來”七區課堂在海南開講
近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生態中國·熊貓e 家”大熊貓志愿宣講團與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熊貓科普+ 航向未來”科普教育活動,大熊貓科普講師與航天專家共同為海南省海口市800 名小學生帶去了3 場奇趣生動的科普課堂。
北京:5 年“留白增綠”8844.2 公頃
近年來,北京市多了不少“百姓家門口的公園綠地”。騰退換綠、疏解建綠、留白增綠、見縫插綠……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拓展多元“增綠路徑”,持續擴大城區綠色空間,織補城市生態肌理,還綠于民、以綠惠民,讓綠色成為了首都的鮮明底色,也用“觸手可及”的綠地點亮了百姓生活。據悉,自2017 年,北京市已實現“留白增綠”8844.2 公頃。
全球朱鹮種群數量超9000 只
據悉,全球朱鹮種群數量已經從1981 年的7 只擴展到目前的9000 余只,朱鹮棲息地面積由不足5 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約1.6 萬平方公里,朱鹮分布范圍逐步向歷史分布區擴展。朱鹮是古老的物種,被譽為“東方寶石”,曾廣泛分布在東亞和西伯利亞地區。
“樹種球”飛播造林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實施
近日,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首次嘗試在沙漠荒漠化區域進行5 萬畝“樹種球”飛播試驗造林工作。這是全國首次運用“樹種球”在荒漠化地區進行大面積飛播造林,試驗成功后,將對改善塔克拉瑪干沙漠區域植被覆蓋、塔里木河流域生態保護以及周邊生態環境恢復提供重要實踐依據。
云南省核桃油加工產能突破10 萬噸
近日召開的云南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透露,截至目前,云南千噸以上的核桃油加工企業已從年初的11 戶躍升至目前的16 戶,在建、擬建的千噸以上生產線還有5 條。目前,全省核桃油加工產能已突破10 萬噸。云南核桃種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云南省高度重視核桃油料化利用工作,明確要求“力爭2022 年核桃油產能突破10 萬噸”。
聲音
這些我親眼見證的萬物共生美景都在激勵著我繼續前行、忘我奮斗,綻放屬于青春該有的光彩,爭當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青年先鋒。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陳飛
小林場,大家庭,每戶都好才算行。
——內蒙古阿龍山林業局阿烏尼天然林資源管護林場主任、經濟師顧廣山
數字
30萬候鳥停歇廣東
每年12 月份至次年1 月份是候鳥遷徙高峰季,廣東灘涂地、濕地公園等處迎來大批候鳥停歇棲息,數量超30 萬只。近年,廣東持續建設珠三角水鳥生態廊道,推進珠三角地區19 條水鳥生態廊道、74 處生態節點建設,構建“兩橫四縱多支多點”的水鳥生態廊道空間布局,形成了完善的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網絡。
2022 中國·合肥苗交會項目簽約總額207 億元
日前,2022 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成功舉辦。大會組織36 個林業“雙招雙引”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木竹資源綜合利用、特色經濟林、生態旅游與森林康養、木本油料、苗木花卉等產業,投資總額達207.3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