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易衡
最近一段時期,2022卡塔爾世界杯賽事的話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而在賽事以外,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關于世界杯的經濟行為。
幾乎每一項有關世界杯的收支都是以“億”為單位的,這項國際賽事影響深遠,從直接關聯產業到間接產業,拉動經濟流量巨大。
從賽事伊始階段,身邊的燒烤攤、小酒吧就期待著世界杯來到;遠方地處卡塔爾的酒店、餐飲店也期待著世界;體育彩票、電視電臺也都期待著世界杯。涉及眾多行業的世界杯,其經濟如何運轉起來,又如何形成閉環?賺的錢又進了誰的腰包?
作為十分燒錢的賽事,近幾屆世界杯都讓主辦國的賬面上,明明白白寫著“凈虧損”。卡塔爾政府表示,自2010年獲得舉辦權以來,他們已在基礎設施項目上,投資超2 200億美元,堪稱“最貴一屆世界杯”。對比來看,巴西在2014年世界杯上花了150億美元,俄羅斯在2018年花費了116億美元,而兩者的花費均不及卡塔爾的零頭。
為了本屆世界杯賽事,卡塔爾準備了8座大型體育場,其中7座體育場是全新建造的。此外還修建了全新的哈馬德國際機場,以承接爆滿的客流量。
2 200億美元的成本,屬實有點高。卡塔爾2021年其GDP不過1 796億美元,即花了GDP的122%,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了,而上屆俄羅斯世界杯投入費用占2017年GDP的比重約為1%。
在人流量上,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表示,將有逾100萬游客入境卡塔爾,通過各種方式觀看世界杯比賽的全球球迷,將達到30億至40億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舉辦,以及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上漲,將推動卡塔爾經濟今年增長4.9%。
據相關機構計算,2022世界杯為卡塔爾帶來的直接收入將超200億美元,雖無法抵消卡塔爾政府巨額的投入,但之于國家形象、民族榮譽感和后續經濟效應等等,都值得期待。
雖然中國男足無法登上前往多哈的航班,但“中國元素”絕不會缺席。
早在世界杯開賽之前,大批國際訂單已進入了義烏的工廠。有新聞報道“義烏制造幾乎占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引起大家關注,這恰恰說明最早加入到世界杯主戰場的,就是義烏世界杯周邊產品的制造商。

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數據,世界杯的周邊產品:球場上的足球、球衣、球襪、護腿板,球場外加油的喇叭、哨子、圍巾、大力神杯的擺件和抱枕,約70%的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都是由義烏制造占據的。
為應對世界杯期間的訂單需求,義烏工廠產線處于超飽和運行狀態,“世界杯期間球衣的訂單,比平時高了4倍,工廠天天都在趕貨”,相關從業者如是說道。“縫紉機都踩冒煙了”。近月來,許多廠家產品訂單達到了百萬級。
吳曉明在浙江義烏做體育用品生意已經20多年了,從1998年法國世界杯開始屆屆不落,到今年參與了7屆世界杯周邊產品生產。而今年他拿到了一批特殊訂單,經授權生產印有32強國旗的足球。吳曉明表示,本屆世界杯開賽時間推遲到了11月,世界杯相關訂單也有所延遲,即便如此,今年的訂單量依然可觀,3個月的時間他們工廠已經生產了20萬個足球。
其實,早在今年7、8月份,不少義烏廠家就開始為世界杯做準備,他們提前租廠房、擴建倉儲、創新設計。提前計劃、生產是因為廠家要預留50天的時間,將貨物運往非洲國家,運往東南亞國家則要預留30天時間。
在9月份,義烏還開通了“世界杯專線”物流,這條海運線路使義烏銷售的足球、串旗等商品,由寧波港、上海港出發,物流時效可提高10%~20%,僅需20~25天就能直達卡塔爾哈馬德港。
以2018年世界杯為例,圍繞足球的相關產值5 000億美元,如果將其視為一個經濟體,能在全球范圍內排第17位。
由此可見,體育經濟是全球經濟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天價轉播權費
世界杯直接收入來源主要分為5個部分:轉播授權、贊助費、官方周邊商品、門票分成與其他收入。轉播授權是其中的大頭。在2018年世界杯期間,僅轉播授權收入就超25億美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約為50%。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此項收入,預計將有26億美元。
·官方周邊的生意經
今年FIFA官方授權的卡塔爾世界杯周邊已推出,以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Laeeb”(中文名是拉伊卜)為主,造型像一個行走的頭巾,可以說是很“阿拉伯”。
在品牌合作層面,本屆FIFA世界杯將2022卡塔爾世界杯貴金屬首飾,授權給國內珠寶品牌周六福,推出了6款金屬首飾,將卡塔爾世界杯會徽、吉祥物元素拓展至首飾領域。
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官方也推出特別商品《世界杯金磚大全套》《2018年俄羅斯FIFA世界杯銀質紀念套裝》等紀念物。這也是官方擴展影響力、提升經濟效益的途徑。據悉,1982年世界杯期間發行的銅制幣,從發行價800元已漲到10 000元以上,2006年德國世界杯紀念章、2010年南非官方紀念章最高已升值8倍以上。
·贊助商進場
據國際足聯財務報告顯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投資額將達16.96億美元,包括百威、海信、麥當勞、蒙牛和vivo等眾多官方合作贊助商。
蒙牛在2018年成為世界杯歷史上首個乳業贊助商,2022年蒙牛再度成為世界杯官方贊助商,簽下梅西、姆巴佩等重磅球星,致力于在世界杯展露鋒芒;今年5月開始,伊利先后宣布與阿根廷國家隊、葡萄牙國家隊、西班牙國家隊和德國國家隊達成合作,還簽約C羅、貝克漢姆和武磊3位7號國際足球巨星,在10月又簽下巴西國家隊隊長內馬爾,作為其品牌代言人。
品牌的投入是直接的,而收益卻是間接顯現的。海信曾在2016年歐洲杯時,成為了官方贊助商,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推動了海外銷量。歐洲杯結束后的一個季度內,海信在歐洲的銷量環比增長了65%。
·門票收入
國際足聯預計在此次世界杯中,獲得超5億美元的門票收入。本屆世界杯球票分為4個價位,最貴的是決賽的1類座位,單價5 850卡塔爾里亞爾,換算下差不多是1 600美元,相當于一臺頂配版iPhone 14 pro max的價格;最便宜的是16強賽的4類門票,售價70卡塔爾里亞爾,約19美元。
但官方收入并非都進入舉辦國的腰包,FIFA國際足聯在“中間商”定位中,賺足了差價,部分收入上的抽成比例過半。上一屆俄羅斯世界杯期間,FIFA抽走了61億美元營收;上上屆的巴西世界杯期間,FIFA抽走了48億美元;再向前回溯,FIFA從南非世界杯身上,抽走了32億美金,直接把南非政府賽事收益抽到負數。“賠本賺吆喝”成為了世界杯舉辦國的常態,名利雙收、躺賺的是FIFA。
世界杯賽事抽成是明面上的賬本,FIFA的“致富經”可豐富多了。按照我們既定的認知,世界杯舉辦國首先要入圍過至少兩屆世界杯賽事,對賽事球場也有著嚴格的要求。而當年申辦世界杯的卡塔爾,一項都沒有滿足。
那卡塔爾為何能力壓美國,拿下2022世界杯舉辦權呢?除了明面上的理由之外,或許還可以從《星期日泰晤士報》上看出端倪,這家媒體爆料:卡塔爾為獲得舉辦權,先后向FIFA支付了總額高達8.8億美元的資金。
因為時差問題,卡塔爾世界杯的賽事直播時間,基本都在北京時間的夜晚,啤酒燒烤,擼串火鍋……這將提振夜經濟。
回顧往屆世界杯,在巴西世界杯進行的1個多月里,中國球迷在午夜喝掉了3 000萬罐啤酒,訂座位點外賣超過300萬次,預訂點菜中,火鍋、烤魚、小龍蝦最受歡迎,鮮美的小龍蝦配上熱辣的燒烤、火鍋,成為中國球迷的標配。
此外,必勝客當時推出了7款巴西風格食品;眉州東坡酒樓推出“大力神杯營養早餐套餐”;絕味鴨脖也在微信推出了一天一次的“搶券”優惠活動。不少餐廳化身“足球主題餐廳”,從餐具、服務員服飾、裝潢等方面全部采用足球元素, 滿滿氛圍感。
在居家觀賽場景中,隨著4K超清畫質轉播成為新標配、產品售價的逐步降低,大屏電視品類也實現了增長。據京東電器相關數據,今年“雙11”期間,85英寸彩電最低賣到3 999元,90英寸及以上超大屏彩電的銷售臺數,同比增長215%。蘇寧易購相關人士同樣表示,隨著世界杯的開幕,大屏電視咨詢量環比激增110%,75英寸以上的大屏電視銷售增長70%,1萬元以上高端電視增長翻倍。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是海信、索尼、TCL、創維、三星,國產品牌占比達65%。連家用投影儀、空氣炸鍋等觀賽場景關聯產品,也實現了相應的銷量增長。
除了觀賽場景之外,扣緊球迷心弦的還有體彩競彩。例如在俄羅斯世界杯的2018年,全國彩票銷售總額是5 114.76億元,其中體育彩票銷售額2 869.16億元,這兩項數據均為過去5年間的最高銷售額。世界杯提振彩票消費的信心,同樣傳導至資本市場。截至11月8日,旗下經營著中國足彩網(中國足球彩票信息服務平臺)的瘋狂體育,在近10個交易日漲幅達24.71%。
另外,世界杯還促進了出行服務需求,以滴滴出行為例,據統計2018年世界杯期間,6月的觀賽出行時間用戶規模發生了十分顯著的提升,平均每天的17:00-20:00這個時間段內,活躍人數與當年5月相比增長了約600萬人。據相關從業者表示,世界杯期間代駕業務總量增長三四成也是普遍現象。
但因為本屆世界杯疊加疫情的影響,人流量會受到管控,出行業務相關增長情況會存在不確定性。
餐飲、交通、足彩3大板塊將世界杯球迷包圍起來,成為觀眾獲取愉快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杯不僅僅只有足球賽,美味的龍蝦炸串燒烤、親朋好友的快樂交談才是更貼近于我們的生活。
天主教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說過,“在所有沒那么重要的活動中,足球是至今為止最重要的。”在教皇看來,足球運動的粉絲效應,有著某種宗教上的熱忱。而作為最頂級的足球賽事,世界杯和夏季奧運會、世界方程式一級錦標賽(F1),一同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賽事IP。
而回溯1930年舉辦的首屆世界杯,僅有來自3大洲的13支球隊前往烏拉圭參賽,當時還有不少球隊顧慮,遠赴異鄉參賽成本太高,且浪費時間。而今無數國家擠破頭都想沖進世界杯,取得世界杯的參賽資格。這既是對本國足球競技水平的一種證明,更能在經濟上,以及國民精神塑造上,為國家帶來巨大的幫助。
2026年世界杯將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舉辦,參賽名額也從32席,擴充到48席,全球化令世界杯的經濟效益劇增。從“雷米特杯”到“大力神杯”,世界杯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或許創始人儒勒斯·雷米特也沒想到,近百年后,這項賽事可以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