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美汐
她的臉頰微紅,由內到外的,我仿佛體會到了一種默默的溫情。在這大雪飄飛的二月,溫暖了人心。
——題記
2016年2月,我們一家來到長白山旅游,抱著走到哪就是哪的隨意心態,誤打誤撞進入了一個小鎮。
到的時候天已晚,星星特別亮,我們找了家民宿住下,老板很和藹。我結識了一個滿族女孩,名字叫阿溫。阿溫是老板的女兒,她并不美,臉有些黑黑的,很容易害羞。她會因為一句玩笑,或是一句夸贊而羞紅了臉,是個可愛的姑娘。阿溫的父母很忙,經常顧不上她。她空閑時就出門幫父母買點菜,做個午飯。我們的到來沒有改變她的生活節奏,她還熱情地邀請我與她一同上街。
我和阿溫穿梭在小鎮的大街小巷,她在一家大院門口停下。那院里漫出花香,院墻處抽出很多枝條,開花了。二月的長白山,也有花開啊?我感嘆。阿溫伸手摘了一朵,別在耳朵上?!拔野阉鼊e在耳朵上,好像身上也有它的香味了?!彼f完笑了,臉也紅了。 隨后阿溫去集市上買了白菜,還有剛烤熟的紅薯。我和阿溫邊聊邊走在回去的路上,忽然,她停住了腳步。一個小男孩,蹲在路邊,拉住了阿溫的褲腳。小男孩沉默地看著阿溫手中袋子里的烤紅薯。阿溫明白了,她蹲下來,將紅薯掰開。熱氣在空中升騰,她把掰開兩半的紅薯放在小男孩的兩只手里:“吹吹,別燙著。”她的目光溫柔,能包容萬物似的。小男孩很快吃完半個紅薯,他舔了舔嘴邊的殘渣,指著阿溫耳上的花道:“姐姐,你很好看?!?/p>
阿溫的臉瞬間紅了。我突然發現,阿溫的確很美,由內而外的、融于自然煙火的美。
那天我獨自一人出去,回來時迷了路,憑借印象拐入了一個街巷,那里人少,流浪貓卻不少。我看見一個女孩蹲著,一只白貓在吃她手中的貓糧。我的目光在她身后來回轉動,確認她就是阿溫。“你慢點吃,還有很多?!彼穆曇糨p柔,好像那貓真能聽懂。阿溫撫摸著白貓,微光散漫在她的臉上,她輕柔的笑聲,在街巷里回蕩。我感覺她的笑聲滑過花葉間,好聽極了。阿溫的笑容,流連于春夏與秋冬。
離別后再次見到阿溫,是在父親的手機上。父親與老板成了朋友,第二年春節,他們互道新年祝福。手機視頻上,我看到了阿溫的身影。于是我要求和阿溫聊天,鏡頭里的阿溫,臉白了很多。與她聊完瑣事后,我告訴她想看雪,其實我只是隨口一說。卻見阿溫點了點頭,轉身拿了根樹枝跑出房屋。她在雪地里寫下我的名字,她說這樣便是我也看到雪了。
我時常寫著人間煙火,阿溫是那一簇熱烈的、于雪地傲然綻放的玫瑰。玫瑰天生帶刺,但阿溫骨子里脈脈懷柔。
老師評
文章取材于真實生活,選材恰當。寫小作者在長白山旅途中,結識滿族女孩,以及從女孩身上感受到的脈脈溫情。小作者觀察之細微、情感之豐富,頗令人贊賞。行文中生活氣息濃郁,滿族女孩的言行舉止,讀來仿佛就在眼前。如果不是小作者在生活中處處留心,是寫不出來的。對于“我”的情感變化,層層鋪展,心情起伏,前后呼應。全文語言樸實、清新,筆觸細膩,沒有華而不實的辭藻堆砌,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真情實感之美。
(指導教師:朱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