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又十年,乃庚寅年,古越之地降一凡胎,名曰李嘉燁。父乃紹興柯橋人,母乃杭州蕭山人。屬虎,性糙,及求學,常粗心而有所過失,事后悔之不及,過后依舊。然此短經彼致力改之,遂有緩解。
幼時頑皮,常捉蟬于樹冠。取一木條,細且長,粗不超拇指最佳;長取樹均高少五尺。垂于地,甩動,似繪圓于天際。取膠置于木條之細段,即成。觀蟲于木,舉木條,用膠粘之,置于瓶罐。又常捕小魚蝦于河干,持一水桶,立于岸,觀水面,見魚聚,急沖下河埠,持桶撲于魚群。常獲數十小魚,喜不自勝。掘土、逐雞鴨、耍水……無事不做,無愁可惱,自尋玩處,樂此不疲。母云:燁玩耍之時,非同小可,如有一番上天入地之勢,膽量之大可包裹乾坤。
此童七歲啟蒙,性開朗,不拘小節,四十同窗皆友也。六載苦學,時年十二畢業于小學,略有小智。好讀書,雜而不精,僅閱喜好之書。喜專研科學與算術,僅一題即可獨研良久,不解不休。平日好玩物:激光筆、無人機、潛水器……日日攢幣,每獲佳績,則語己心想之物于父母,或可得。又喜收集,石礦、鵝卵石、石英石尤甚……最喜通體透明,呈藍或橙、綠之石,無色亦可。
幼時,常觀動畫,尤迷動漫之英雄,拯救世界,無不敬仰。彼亦渴盼成此類英雄,受人尊敬。不過有一事,使此念有變,永記于心,永生難忘。彼時年六歲,游一小巷,忽遇一餐飲店失火,眾人奔走離去,懼店中燃氣罐爆炸。然有幾人取滅火器,助店員滅火。頃刻,火勢減弱,消防人員至,災未釀成。若非此輩挺身而出,災情速蔓,后果不堪設想。目睹此事,彼曉何為英雄,英雄非為救世之者,愿挺身于民眾之危難者,皆為英雄。
自此,彼立志勤學,愿弱冠之年學有所成,報效社稷。愿成所見之英雄,則更佳。
老師評
本文用文言文寫自己的經歷,信息量很大。題目為“凡人小傳”,很好地概括了自己的特點:幼時頑皮,上樹捉蟬,下河抓小魚小蝦;小學時喜歡玩物,愛好收集。幼時見到餐飲店失火一事,在危險之際,有人挺身而出,讓自己對英雄的認知產生改變,“英雄非為救世之者,愿挺身于民眾之危難者,皆為英雄”,立意就勝人一籌了。
(指導教師:苗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