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有位女兒在母親去世五個月之后,鼓起勇氣整理母親的遺物。女兒從保險柜里找到一個發黃的塑料袋,里面有她多年前上幼兒園時的紀念冊和預防接種本,甚至還有她剛出生時醫院用的包被。她瞬間淚流滿面。
那樣的畫面,會讓任何一個人流淚。對父母來說,兒女的一切都是最寶貴的。父母收藏與兒女有關的舊物,就是在收藏一段美好的記憶,更是在收藏一分真摯的愛意。毫無疑問,父母的收藏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收藏。
我的母親也喜歡收藏舊物。有的東西已經有三十多年了,還溫柔地躺在母親的包裹或者木箱里面。如母親親手給我織的毛衣、哥哥的軍裝、我得過的獎狀,甚至我和哥哥用過的課本。我曾經反復叫母親“斷舍離”,把舊東西清空,給家一個清爽、開闊的空間。母親卻搖搖頭說:“舊東西都沒了,還叫什么家喲!”原來我不理解母親的感受,后來才覺得,在一個家里面,舊物相當于一部老電影的背景,一旦少了,就會缺少醇厚深沉的味道。我每次回到老屋,之所以感到親切安心,就是因為舊物營造出溫馨的感覺。舊物溫柔,歲月悠長,母親的收藏是時光之河淘洗之后留下的記憶。人與記憶相逢的時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一直是個比較粗糙的人,連他的感情也是粗糙的。父親不善表達,也很少與我們溝通。可是那次,我竟然發現了他溫柔的收藏。我在外地上學那幾年,一般都是父親給我寫信。這些年里,父親給我寫的信早就沒了蹤影。一次,我在老屋里翻找東西,發現一個大牛皮紙袋鼓鼓的,打開來看,竟然是我寫的那些信。沒想到父親一封不差地保存著,已經保存了將近三十年,連信封都保存著。我忍不住打開那些信,不由百感交集。那時候,我的心太野,以為青春在握,整個世界才是我的舞臺,家已經成為我要掙脫的繭,哪里能沉下心寫一封信?有的信,我只寫了一段,一兩百字,不過是交代一些事情。看到那些陳年的文字,我慚愧得無地自容。
我在翻看舊信時,父親突然進來了。他見狀,臉上掠過一絲羞澀和尷尬,仿佛被人發現了秘密一樣。我與父親隔著三十年的時間長河,與曾經的自己重逢,也與曾經的父親重逢。我低著頭,使勁掩飾自己的眼淚。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收藏,從來不是珠寶古董,那些東西再值錢,也是有價的,而父母的收藏是無價的。
我的一位朋友,這幾年父母相繼去世。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老家坐一會兒。老家的每個角落都有父母生活過的痕跡。她翻翻父母收藏的舊物,回味幼年的時光,會覺得父母依舊在身邊,一直沒有離開。我們通過父母留下的溫柔收藏,感念他們的愛與情。舊物仍在,深情永恒。
最溫柔的收藏,帶著歲月的溫度。我做了母親之后,也喜歡收藏孩子用過的東西。這些年我搬過四次家,每次搬家都會帶著自己的收藏。孩子現在還不懂我收藏的意義,但對我來說,這是專屬于我的記憶。我相信有一天,我收藏的意義會翻倍,那時我也會給孩子一份世上最溫柔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