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焱 李世杰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沙漠地區成為隕石的“寶庫”。讓我們跟隨“隕石獵人”的腳步,深入中國的庫姆塔格沙漠的戈壁灘,一起尋找隕石吧!
構成地球表面的堅硬物質,被稱為巖石、石頭或石塊。但有一種“石塊”卻不是產自地球,這就是從天而降的“寶藏”——隕石。
隕石是地外天體的碎片隕落到地球的巖石樣本,是太陽系誕生、成長等重要信息的載體,能為科研人員提供大量寶貴的信息。隕石大體可分為石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

2018年6月1日,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上空出現隕石雨。圖為科研人員回收的西雙版納隕石雨中最大的主體隕石坑(下圖)以及一號隕石和二號隕石實物(右圖)

隕石經過大氣層時,與大氣發生劇烈摩擦,繼而燃燒,這就是火流星??蒲腥藛T將能觀察到火流星現象并且很快收集到的流星殘骸,稱為降落型隕石,把其他的隕石(沒有觀察到火流星現象)稱為發現型隕石。
中國西部和北部有著廣袤的沙漠,例如位于甘肅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的庫姆塔格沙漠、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等。這些沙漠的四周邊緣分布有廣闊的礫漠,俗稱“戈壁灘”。
那么,科研人員是如何在沙漠中尋找隕石的呢?
通常,“隕石獵人”不會單打獨斗,而是集結一支10到20人的專業“獵隕團隊”,驅車前往可能存在隕石的地區。
途中,“隕石獵人”首先對野外進行目視搜尋,發現隕石或者高度疑似隕石的石塊后便駐車。之后,每個團隊成員負責一片區域,進行細致地徒步搜尋、鑒別并回收。搜尋完成后再次集結隊伍,前往下一處可能發現隕石的地區。
戈壁灘中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石塊,在這多如繁星的石塊中,如何鑒別誰是隕石呢?

前文提到,隕石穿越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后會燃燒,這就在其表面留下了獨特的印記。這些獨特的印記是區分隕石與地球巖石的一大標志,具體包括有熔殼、龜裂紋和氣印等。當然,由于沙漠的極端環境,部分沙漠隕石的熔殼并不明顯,需要仔細觀察鑒別。
到目前為止,中國沙漠隕石主要是在庫姆塔格沙漠周緣的戈壁灘收集到的,尤其是在新疆哈密南部區域發現大量隕石,這意味著此區域非常適合進行搜尋隕石的活動。因此,雖然沙漠地區地形多變、條件艱苦,但科研人員依舊樂此不疲。
隕石的組成與地球巖石相差較大,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別,這可以幫助我們鑒別隕石。首先,大多數隕石中含有鐵鎳金屬礦物,密度在3.5克/立方厘米左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有著較高的密度,一些無球粒隕石密度低于3.5克/立方厘米),這高于大部分地球巖石。其次,大多數隕石比地球巖石致密,有著較小的孔隙度。最后,大多數隕石有磁性。
球粒隕石是一類比較原始的隕石,誕生于太陽星云中,由于低重力環境,宇宙塵埃會逐步吸積成一個個球狀顆粒,我們稱之為“球粒”。如果你在戈壁灘發現一塊有著球狀顆粒的石塊,那么恭喜你——多半找到從天而降的“寶藏”了。

太陽系內部環境并不是“靜如止水”的,它時刻處在“槍林彈雨”之中,飛來飛去的“子彈”可以是大小不同的小行星,甚至是較大的天體。部分降落在地球上的隕石,是小行星或者較大天體之間因相互撞擊而脫離“母體”,繼而被地球軌道所捕獲的。這些撞擊會在隕石中留下“傷痕”,我們稱其為“沖擊熔融”現象,這是識別隕石的有效手段。


隕石中的沖擊熔融特征

?沙漠隕石中的鐵銹(攝影/劉冰寒)
在被收集到之前,沙漠隕石往往已在沙漠中“沉睡”多年。在這一段時間內,隕石會受到環境的風化作用。鐵鎳金屬作為隕石中特有的組成礦物,其受到風化作用通常會形成鐵銹,這也可以幫助我們在野外快速識別隕石。
以上五大特征可以幫助我們在野外快速識別隕石,但由于隕石種類的多樣性,不需要全部滿足以上特征。例如,有部分隕石的致密性并不一定高,部分隕石的熔殼在地表風化過程中已脫落,無球粒的隕石也不出現球粒,鐵隕石往往是一個個的“銹鐵塊”等等。因此對于特征不明顯的“疑似隕石”,還需在實驗室進一步分析鑒定。
研究隕石可獲得有關太陽系的平均化學成分、形成與演化、有機質的起源、空間環境等科學信息。如果你也對這些“天外來客”感興趣,平時要多關注相關信息,儲備好基礎的數理化知識,為成為“隕石獵人”做準備!
除了沙漠,南極地區也是隕石的“寶庫”。1912年,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在南極發現了第一顆隕石。如今,科學家將雷達數據、地表溫度、地表坡度、冰蓋移動速度和冰層厚度等數據輸入到人工智能算法中,繪制出一張“藏寶圖”,列出隕石可能的“藏身之處”,結果發現其中許多隕石地點離現在的南極科考站非常近。這一研究結果有望促進科學家采集“遺落”在南極的隕石。
(責任編輯 / 高琳?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