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隱靈
你有多久沒卸下身上的包袱,來與這世界上的一切親近了?
前幾日來到貴州,我到荔波小七孔橋游歷一番,感覺心境都被美好融化了。水面平穩,但并非靜止,而是泛著微波,緩緩向前推進。陽光灑在恬靜的水波上,頗有水光瀲滟晴方好的意味。江是琥珀般的碧綠澄清,江底巖石上的青苔都清晰可見,游魚更是在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靈動可愛,有的慢條斯理,一副文質彬彬的紳士模樣;有的迅猛敏捷,“水底健將”之稱非它莫屬。
走著走著,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穿越了時空,來到柳宗元先生的身旁,與他一同欣賞清幽澄澈的小石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人間仙境,莫過于此。為了近距離地看水,我放下背包,像個三歲小孩兒一樣蹦跳著來到離水稍近的一塊大石頭上。這邊的水比方才那邊的水要急猛些,因為自此下去是一片小瀑布。當然,這塊石頭遭受的磨煉必然比那些安靜沉入水底的石頭要多。在那些數不清的歲月里,無數兇猛的浪花一次次向它襲來,它們撞擊著,直至一朵朵浪花變成了雪白的飛沫,它也巋然不動。這時,我想起艾青的詩《礁石》:“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這是否在警示我們,當遇到困難時,我們需要樂觀堅強地面對?
一次與自然的親近,不僅使我捕捉到了生活的美好,還教會了我面對人生的態度。
前些年,媽媽事業受阻,身體抱恙,我們都以為媽媽扛不住了,但我能從媽媽勉強的笑容中感受到她的掙扎,我一直很好奇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她與多舛的人生抗衡?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她的微信收藏了大量美文,看看這些彌漫著香氣的題目吧:《將善念的雨水播撒到我們心間》《愿得日日小歡喜》《心上的圣經》《輕盈的女子靠近美的畫框》……媽媽說,這些文章能暖心,引導了她在粗糲的人間尋覓到無可替代的愛,教她保持一顆輕盈的心,做一個充滿智慧和愛心的女子。親近這些文章,讓我們給痛苦找到流淌的出口,繼而親近這世上的萬物,包括自己。
是的,你沒聽錯,親近自己!我們非常有必要擺脫他人為我們設定的刻板印象,更清晰地認知最真實的自己。為了他人眼中的那個自己而活,實在是太辛苦了。正如花滑運動員羽生結弦在他退役的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羽生結弦”是自己的包袱,作為羽生結弦,就應該保持第一,可他才27歲,正值人生的黃金階段,還有無限可能。他不應該這么早被定義,所以退役不是他事業的句號,只是他解開束縛做回自我的一種方式罷了,是一次遵從內心選擇的整裝待發。親近自己,就是在探尋美好的過程中發現真理與自我。
世界萬物,芬芳可愛。親近陽光,感受它敷在每一寸肌膚上帶來的勃勃生機;親近微風,聽聽它為你捎來遠方的秘密;親近音樂,體會在華麗的聽覺盛宴下,你與作曲家的靈魂共鳴……親近萬物吧!讓我們在親近中感受美好,發現真理,探尋自我——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每一條路,吻過的每一朵花,看過的每一片云,讀過的每一本書,以及愛過的每一個人。
(作者系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二中九年級十四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