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涵
[摘 要]文章基于多媒體教學越來重要的現狀,探討動畫專業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剖析動畫專業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提煉出動畫專業融合式教學的特點規律,并從理論教學、技能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究融合式教學,為改革完善動畫專業教學提出建議。
[關鍵詞]動畫專業;融合式教學;高校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11-0235-03
一、動畫專業教學發展現狀
(一)動畫專業的地位
近年來,隨著國產優秀動畫電影、手游網游的快速普及,動畫產業的地位日益凸顯,吸引了越來越多人才、資金涌入。這種情況下,市場對動畫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動畫專業的地位提升,優秀動畫專業人才就業率、社會價值、薪酬待遇等也隨之升高,動畫產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基于此,國內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大學開設了動畫專業,以培養更多的優秀專業人才。
(二)動畫專業教學方式、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線上教學平臺的日益完善,可以采用的教學資源越來越多,有利于優化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以適應動畫專業的教學改革要求。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采取階梯形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一是開展任務式、項目式教學和課程思政。通過給任務、壓擔子方式,結合教學進程給學生提供研究課題或動畫制作項目,著力培育其實操能力,進而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利用當下流行的動畫電影、游戲等素材講解相關知識點,融合思政題材,促使學生能逐步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其學習興趣。
二是開展工作室模式教學。設立動畫工作室,學生完成基本理論與必備技能的學習之后,進入工作室完成后續學習任務。學生可根據自身愛好、特長選擇想要加入的工作室,通過項目式、開放式、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利用專業知識與技能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完成動畫作品的打造。
三是開展校企合作。與具有較好生產資質的動畫制作企業建立合作機制,定期由教師將符合條件的學生帶出課堂、帶入社會,深入動畫生產制作一線,讓學生進行實踐鍛煉。一方面,學生領取動畫產品制作任務,真切感受市場經濟條件下動畫產品制作的要求,認識到自身能力與崗位需求的距離,激發其學習與提高動力;另一方面,企業將部分動畫制作任務進行分解并分配給學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制作壓力,減小員工工作強度,同時提高企業知名度。開展校企合作,可以實現校企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育人的目的。
四是開展“互聯網+”模式教學。運用互聯網和數字化教學工具策劃、組織教學活動,學生利用在線課程、網絡視頻等豐富、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采取多種方式開闊眼界、拓展思維,豐富知識獲取途徑,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效率。教師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教學工具對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借助互聯網實現教學方法、教學經驗、知識等的交流。與此同時,不同學科間也可以進行資源共享與協作,使學生同時掌握多項技能,拓展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
(三)當前動畫專業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當前高校動畫專業注重不斷優化課程體系,為完善教學方式進行積極探索,以多種創新模式培育人才,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課程設置缺乏統籌意識。培養學生文化底蘊、理性思維的理論課與培養提高操作技能的實踐課的時間安排不合理。課程安排通常為分段式:一段時間集中學習理論,學生覺得枯燥,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不理想;一段時間集中自學實踐課,處于“放養”狀態,易造成學生行為松懈。過分強調學生技術運用和軟件操作能力培養,而輕視學生想象力和創新力培養;必備的動畫專業理論課程被忽視,學生在藝術審美能力、視野格局等方面的培養不足。這就影響到動畫專業教學的有序有效進行。
二是師資力量相對比較薄弱。動畫專業作為新專業,仍在摸索中成長,其師資力量參差不齊現象短期內仍會存在。部分一線教師不是科班出身,在動畫專業領域造詣不深,“現學現賣”“摸著石頭過河”者大有人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個別教師任職時間短,專業閱歷淺,缺乏動畫創作實踐經驗,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三是理論教學缺乏創新。用灌輸法照本宣科的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隨著學習內容難度加大,學生容易喪失學習熱情;鮮有將動手能力培養與社會實踐融為一體的做法,教學質量無法評估。
為優化動畫專業教學,應在改革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從新時代教學發展需求出發,以新型教學模式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信息技術加以融合,培養高素質動畫專業應用型人才。
二、動畫專業融合式教學的特點
融合式教學模式,是在網絡教學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與動畫專業基于網絡進行創作、模式靈活、團隊協作、資源共享等特點高度契合。教師可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提高個人教學能力,學生可靈活選擇優質網絡教學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同時,注重發揮線下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師生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積極引入工作室、校企合作等線下教學模式,使線上線下教學深度融合。這種融合式教學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網絡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藝術性、觀賞性;應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開展線上預習與及時溝通,根據優質網絡教學資源的可選擇性、可重復性和與課程內容的高匹配度,輔助線下教學的有效開展,能督促學生提前做好預習與知識消化,高效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線下教學主要解答線上學習遇到的難題和困惑,通過師生面對面交流溝通,促進學生完成對線上教學內容的理解消化。
二是整合知識點。基于傳統教材和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知識點加以整合,以系統、直觀的形式進行呈現。學生可自行選擇學習內容和視頻觀看時間,可對重難點內容進行反復播放、學習,可暫停教學視頻以獲得更多思考時間,可以問題為導向有的放矢地實施專攻精練等。以此靈活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授課的針對性實效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優化教學效果。
三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師應重視學生獨立觀察、分析、思考、學習、練習等學習習慣的養成;綜合考慮個體學生的能力特點,為學生規劃動畫專業知識技能學習路線,量身打造符合學生個體實際的學習訓練內容;通過布置任務、定期考核、驗收作業等方式,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成效,并及時引導糾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四是加強師生互動交流。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開展,既有助于讓教師與學生利用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彌補知識盲點和短板弱項;也有助于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針對某一知識點或課題展開研究討論,共同制作動畫作品。教師可根據學生特點對其進行專業指導,比如專業表現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表現能力為教學目標,課程作業可以三維或二維方式表現,如果學生更喜歡二維繪畫方式則可選擇這種方式來完成課程作業。不拘泥于某一技法,以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產生學習內驅力,也能幫助其提升學習能力。
三、動畫專業融合式教學的組織辦法
(一)理論教學以線上為主
教師根據教材知識點,到學校教學資源庫索取相關教學資源制作教學課件或教學視頻,通過多種方式對知識重難點進行解析,并對基本知識點進行串講;在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時,以目標驅動教學,根據教學進度在所組織的微信群或QQ群中布置自主學習任務、發送學習鏈接、明確此階段學習安排;通過布置案例作業及相關素材包,使學生完成從“看資料”到“知詳情”的任務。比如以動畫專業基礎課程數字媒體特效中的AE軟件水墨案例為例,教師課前在線上提供學習資料,并查看學生是否確認接收信息。學生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預習水墨案例需進行導入圖片、創建新圖層以及將素材設置關鍵幀路徑、渲染輸出等基本操作。開展線上教學,既可以反復回看、滿足不同學習進度與學習風格的學生,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在教學實施中,以線上教學為主、線下輔導答疑為輔,教師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起到的是穿針引線和督導檢查作用,應注重培育學生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動畫專業藝術審美力、視野格局。跟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此種教學模式可節約教師大量精力,教師可將主要精力投入重難點問題攻關中。
(二)技能教學以線下為主
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動畫制作技能是動畫專業課的核心和重難點,教師應將主要精力投入此中。動畫制作軟件操作步驟環環相扣,但由學生操作流程不當、軟件設置存在問題以及計算機運算速度導致渲染差異等現象時有發生,經常使流程運行不暢。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在選擇知識點方面不但要難易適中,還需要注意上下聯系緊密。在遴選或制作教學資源時,每個教學視頻的時間長度應保證在15分鐘左右,側重于方便學生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反復練習,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軟件某項功能。
在線下教學環節,教師應充分發揮面對面互動教學優勢,突出問題導向,以答疑解惑、交流互動、實踐體驗為重點展開教學活動,采取布置作業、考核檢驗等多種方式檢驗學生線上技能學習效果。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解惑、查漏補缺和重難點問題輔導,與線上教學互為補充,及時緩解學生情緒壓力,有效解決其動畫制作難題。線下教學采取工作室模式,與學生共同研究探討相關課題,或組織相關動畫產品項目制作;組織學生赴相關動畫企業參觀見習,直觀體驗動畫產品制作的流程,參與部分動畫產品制作,提高其所學理論技能的實踐運用能力。
(三)實踐教學以達到行業就業崗位要求為基準
動畫專業實踐教學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通常在大學三、四年級分流進入工作室。教師逐步實施實踐教學,引導學生通過鑒賞網絡優秀經典動畫作品獲得藝術創作的靈感,針對作品鑒賞情況開展主題分析與研究;指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建立在線課程學習網站,制作微課、微視頻,探索在線課程學習模式,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實踐的有機結合,提升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
專項培養學生能力以滿足市場需求。校內動畫制作需要個人綜合能力,但行業就業需要專項能力、團隊配合。在工作室實踐教學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特點與實際,挖掘其能力,激發其興趣,要求其通過分工協作完成項目,在提升綜合能力的同時,使專項能力達到行業就業崗位要求。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辦學方式組織實踐教學。在互聯網時代,請行業專家定期在線上為學生開展相關技術講座,根據動畫設計行業規范與行業現狀,對學生的技術能力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由行業前沿入手,以達到行業就業崗位要求為基準,有利于學生第一時間了解行業需求,使其在自主學習中能以行業就業崗位要求為標準,努力提升專業素養,為今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四)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和重視過程性評價
教學評價體系應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而調整,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還需要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其主要目的就是評價和提升教學質量。采用線上教學評價體系有助于引入更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指標,使教學評價客觀全面。
提供線上資源,布置學生課前完成線上自學。通過線上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學習現狀和實際能力水平。當代大學生為互聯網原住民,學生平時喜歡在視頻中發彈幕、發評論來表達自我。而線上問卷調查能使學生更敢于表達真實心聲,樂于交流探討。課中教學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在開展線上教學過程中,注重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以學生的過程性作業為參考,及時調整教學難度。在線上適時發布知識點學習情況調查問卷,通過分析數據收集課程學習反饋。組織課程設計答辯,請行業專家評委在線點評、專任教師在場指導,根據學生現場表達能力、作品展示水平以及問題回答準確程度來進行公平公正打分。例如在數字媒體特效課程中,行業專家與工作室教師團隊開展實時聯動,根據學生的答辯表現,以評分標準為依據進行打分,促進學生相互交流學習。
開展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以多措并舉、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對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的考核評價,可以結合學生在線學習時間、簽到次數、階段測試結果以及在線提問和作業提交情況等進行評價。課中互動學習的考核評價,可以根據學生課中參與互動合作的學習態度、發言情況、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考核評價。課后實踐考核評價可以結合學生的校內實踐和社會實踐等進行綜合評價,也可以根據學生提交的實踐報告、研究報告、實踐作品等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對于以上評價內容,教師應實行積分制進行量化考核評價,為提升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效果提供有力支撐。
四、結語
根據動畫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大學資源,優化動畫專業課程教學過程,通過線上資源與線下課堂的創新融合,多維度引導學生開展拓展性學習,培養綜合素質。以教學模式創新帶動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創新,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以滿足動畫制作行業發展需要。
[ 參 考 文 獻 ]
[1] 孫中玲.淺析地方高校動畫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思路:以天津外國語大學為例[J].藝術評鑒,2020(1):127-129.
[2] 李偉程.“互聯網+”視閾下的高校動畫教學方法改革探究[J].教育現代化, 2019(86):99-100.
[3] 葛高連.高職校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大眾標準化,2020(18):194-195.
[4] 楊平均.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動畫專業混合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9(6):88-89.
[5] 黃海龍.淺談動漫專業三維動畫教學與改革[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263-264.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