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
[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疫情防控時期高校學生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呈現的特點,總結新媒體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運用的經驗和效果,表明新媒體的恰當運用能夠有效解決高校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要求全覆蓋、分類型精準指導、及時性即時性的難題,同時兼顧重視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了各項學生管理工作的穩步開展。
[關鍵詞]疫情防控;新媒體;高校學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11-0282-03
引言
2019年12月開始,我國多地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新冠疫情”)。2020年1月23日,以“武漢封城”為標志,我國全面進入疫情防控的戰時狀態。按照“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公布的統計數字,截止到本文刊發前的2022年9月8日24時,據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6226例(其中重癥病例2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34876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6328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563227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78389人。另外,以境外輸入病例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新增確診病例還在不斷出現,加上世界其他國家的疫情持續嚴重,疫情防控壓力仍然巨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條規定,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屬地管理作為我國公共事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指危機管理工作由事發地人民政府負主要責任,按行政區劃劃分的各級黨政機關的危機管理責任和權限確立危機管理的機構,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本轄區、本單位、本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危機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1]。疫情防控時期,雖然是以屬地管理原則為主,但是高校作為大學生的主體管理部門,按照權屬管理的原則,毫無疑問承擔著高校學生的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1月21日,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同于平常時期,疫情防控的戰時狀態下,除了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團建、就業、教學等常規工作,還要開展健康信息采集、人員流動控制、學生思想和心理狀態掌控等特殊工作。
一、疫情防控時期高校學生的特點
(一)因分布過于分散不利于管理
有學者研究表明,為有效防控傳染病的傳播,高校在疫情流行期間應停止集中課堂教學,同時要開展防疫知識培訓和健康教育等工作[2]。我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也相繼做出了延遲開學的決定。高校學生由于所處年級和培養階段不同,分為在校內、在實習培養單位、在校外(不含實習培養單位,下同)等多種情況,在校外的學生由于生源地或戶口所在地不同,又分布在全國各地,這就導致疫情防控時期學生更加分散。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學生不在同一空間,缺少統一管理的抓手,教師的監督不夠,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長期獨處易產生恐慌、壓抑等心理問題
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倡導大家居家活動,減少人員流動。全國高校開展線上報到、線上教學活動,正式開學時間未定。高校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家中通過網絡開展學習、科研和求職等活動,不少學生長期以來缺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再加上對疫情傳播和防控的有關知識了解不夠,易產生恐慌、壓抑等心理問題。
二、疫情防控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
(一)工作要求學生全覆蓋
按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間要全面落實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日對全體學生(含本??粕?、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學生)開展全面精細排查,要全面摸清、準確掌握學生所在地信息、假期旅歷、個人及家庭成員健康狀況等情況。要把學生不得提前返校等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傳達給每位學生,做到精準落實,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二)工作要求分類型精準指導
根據學生的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疫情防控舉措,比如根據學生所在地不同而采取以下舉措:針對寒假留校學生,要落實每日健康監測,發布預警提醒,要求其非必要不外出,尤其不在人流量大的場所逗留,禁止校內居住人員串門聊天、聚餐聚集。針對返鄉的學生,要明確紀律要求,引導其堅決服從學校和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決定、措施和要求;未經學校批準,一律不得提前返校;要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報告個人情況;尤其是對于身處疫情重災區的學生,學校要與其保持密切聯系,提供幫助,解決困難。針對在崗實習和培養的學生,要緊密聯系實習單位,加強對實習生疫情防控期間的管理,精準統計各個實習點、各個崗位在崗情況。不得強制要求醫藥衛生類專業的實習生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另外,根據學生行程流動的不同而采取以下舉措:針對申請在居住地所在市流動的學生,做好審批備案手續;針對申請跨市或跨省流動的學生,嚴格管控,嚴格審批,及時備案上報;針對從境外回中國的學生,要及時向學生宣傳國家有關境外人員防疫工作的政策和思想,要求學生如實上報信息,協助國家有關部門做好學生的隔離觀察工作,真正做到及時指導、精準施策。
(三)工作要求及時、即時
上級主管部門要求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宣傳和輿情監督工作,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信息能及時傳達到每位學生。每日摸排學生情況,每日采集學生健康信息,要求當日信息當日填寫、當日報送,嚴格規定報送時限和流程,確保信息采集及時準確,甚至在部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求做到即時。比如統計學生現居住地信息、流動信息時,對于發現身體健康狀況異常、心理狀態異常的學生,要第一時間上報,將信息反饋給上級主管部門,同時安排專人第一時間聯系學生,開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確保傳遞溝通的渠道暢通,為上級主管部門實時掌握、科學研判提供保障。
三、新媒體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疫情防控時期,高校學生無法開學返校、師生無法面對面開展工作,為適應學生和學生管理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新媒體成了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最佳工具。
新媒體相對于廣播、報紙、電視、雜志等傳統媒體而言,是通過現代網絡技術,利用各種通信工具傳播各類信息的媒體形態,它的形式更加多樣、傳播更加快速,除了可以單向接收,還可以進行雙向反饋,具有互動性、即時性[3]。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今社會,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得到了不斷推廣和普及,各類電子產品的使用率也節節攀升,軟件開發者提供了各類軟件的免費下載途徑,所需要的下載時間也比較短,所占內存也相對較小,使得新媒體工具獲取變得簡單。像微信、QQ等大部分新媒體工具操作簡單快捷,在5G網絡逐漸普及的今天,信息的反饋也變得更加迅速[4]。另外,在用戶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反饋完善,新媒體的功能越來越多,切實解決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產生的很多困難和問題。疫情發生以來,按照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部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如輔導員、學生工作秘書、分管學生工作領導等)通過QQ、微信、易班平臺和今日校園等新媒體工具,實現離校不離崗、有序平穩開展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此項工作開展效果很好,有效提升了疫情防控時期及其后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與水平。
(一)解決了工作全覆蓋問題
管理人員運用今日校園軟件,有效解決了健康信息采集全覆蓋、重要通知傳達全覆蓋。今日校園軟件中的輔導貓板塊是在學校易班平臺的基礎上創建的學生管理工作新媒體工具。將全體學生的信息導入其中,學生通過學號和密碼登錄后即可接收信息。管理人員通過工號和密碼登錄后可以查看自己所管理的學生信息,開展學生管理工作。輔導貓板塊設置的功能有信息采集、發送通知、簽到、活動報名、查寢等。
今日校園軟件的信息采集功能可以將每日需要采集的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信息設計成調查問卷形式,通過向全體學生發放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健康信息。學生一旦填寫,信息就能實時傳送和查看。該軟件自帶結果匯總和統計功能,假如學生填報的健康信息有問題,管理人員能立即發現和解決,減少了疫情防控期間健康信息采集過程中的諸多中間環節,實現了工作的全覆蓋、反饋的高效率,大大提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真正做到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為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學生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爭取了時間。另外,將學生賬號與其手機綁定在一起,信息采集任務發布后,學生如果在規定時間內登錄軟件填寫信息,可以通過軟件自帶的一鍵提醒功能選擇用短信或者電話的形式提醒該學生,有效確保了工作的及時開展,真正做到不落一個人。
發送通知功能可以將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防疫政策要求和精神及時發送給全體學生,學生通過軟件查看閱讀并確認。在系統后臺,管理人員可以實時查看學生閱讀確認情況。若有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還未進行閱讀查看,同樣可以利用一鍵提醒功能提醒督促學生及時登錄軟件完成通知閱讀任務。這就不折不扣地落實了“疫情防控宣傳信息及時傳達到每位學生”的要求,促進了學生及時了解領會國家從上到下的疫情防控工作精神,配合學校順利開展各項防疫工作。
(二)解決了工作的分類型精準指導問題
疫情防控期間,根據學生居住地的不同,可將學生分為留校學生、在培養單位學生和在校外學生,在校外學生又可分為疫情重災區學生和非疫情重災區學生。除了要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工作,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開展工作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微信、QQ等新媒體工具的群功能,在建立全體學生的年級群的基礎上,再分別建立疫情防控期間在校生管理群、××單位試工學生群、××培養單位學生群、學生干部緊急聯絡工作組群等,將特定內容有針對性地直接傳達給特定學生群體,減少中間傳送環節,同時可以有效避免因短時間內年級大群發送內容過多而導致學生漏看、忘看、厭看的情況發生。另外,如果學生發生身體健康狀況異常、心理思想狀態異常、人員流動等特殊情況,還可以通過微信、QQ等新媒體工具的定位、語音、視頻等功能與學生快速取得聯系,有效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扎實落實包保制,有效做到人盯人、一對一精準指導、精準施策。
(三)解決了工作的及時性即時性問題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必須在一定時限內完成,有時具有及時性即時性。比如學生的每日健康信息采集工作必須當日填寫、當日上報,學生現居住地信息采集工作必須即時采集、即時上報等。當下很多新媒體工具都具有設定任務開展時段、實時定位等功能。比如采集學生健康信息時,管理人員可在今日校園軟件管理平臺設定在每日零點至下午1點開展采集工作,學生在這一時間段內填報信息方有效。在采集現居住信息時可以開通定位功能,根據定位反饋確定學生真實的位置信息,防止學生瞞報錯報。對以上新媒體工具功能的有效使用很好地解決了工作的及時性即時性問題,確保了疫情防控期間采集的各項信息準確無誤,保證了上級主管部門在制訂隔離觀察、開學返校等方案時能夠科學研判、精準部署。
(四)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
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開展國情省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正確面對疫情,科學理性地表達愛國熱情,踐行愛國主義思想,培養家國情懷。同時就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可能會產生的恐慌、壓抑等心理問題,要做好心理咨詢服務和心理疏導工作。比如皖南醫學院在此項工作開展過程中,管理人員除了將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信息第一時間通過微信、QQ等及時傳達給每位學生,還通過今日校園軟件的有關功能將《教育部致全國大學生的一封信》《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廳致全省廣大學生和家長的一封信》《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我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材料傳達給全體學生,要求學生及時查收閱讀并在閱讀后進行確認,做好宣傳全覆蓋、學生全反饋。學校團委邀請教師撰寫“青春戰役”系列稿件,發布在學校團委的微信公眾號上,利用微信公眾號關注群體廣泛的特點,進一步面向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QQ等開展網上咨詢輔導,同時制作心理健康和公共衛生課程系列視頻、心理健康和網絡詐騙課程系列視頻,通過今日校園軟件平臺組織學生學習,并發布信息采集任務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高校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通過微信、QQ、今日校園等新媒體工具持續平穩采集學生健康狀態信息、統計上報人員流動情況,同時全面精準地開展在校生口罩需求數量統計、開學后住校人員和校外住宿人員信息統計、體溫計需求統計、組織觀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視頻、學生線上報到等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另外還利用今日校園軟件的統計功能,開展了學生就業情況摸排等工作。通過新媒體工具的有效運用,確保了學生管理工作平穩有序開展,真正實現了其他學者提出的防控體系網格化、思政教育立體化[5]。
不同新媒體工具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色,作為新時代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熟悉不同新媒體工具的特色和它們在學生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優缺點,了解清楚不同工具的有效功能,將不同新媒體加以融合使用,促進新媒體時代發展成融媒體時代,促進新媒體有效地服務于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扁平化管理,使得信息的傳遞和反饋更加全面、精準、快速、有效。
[ 參 考 文 獻 ]
[1] 黃鶯,鄧虹.“互聯網+”背景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高校學生的管理[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0(4):457.
[2] 張鳳英,李舍予,李玲利,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高校學生管理的華西緊急推薦[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20(3):252-257.
[3] 賈文龍,史艷麗,禪永毅.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8):66-67,73.
[4] 王恕. 大數據管理基礎下高校學生新媒體管理模式探究[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8):84,86.
[5] 馬旭明,汪峰. 淺析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86-89.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