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百年名校見證過時光的變遷,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她的深沉睿智、溫潤包容刻在學校的青磚黛瓦上,印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著一屆屆渴望成才的學子,并成為流淌在他們血液里奔騰不息的精神與力量,她是學生人生路上永不熄滅的燈塔,是他們內心世界始終點燃的明燈。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百年名校的教育價值與歷史價值,深入挖掘百年名校深邃的教育思想,傳播學校的優秀文化。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哈爾濱市第一中學至今已經走過110年的光輝歲月,在110年里,她孕育出了一批批革命志士,也培養出了無數各行各業的精英,她堅守教育初心、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立德樹人、落實五育并舉的實踐也將成為我們發展校園文化、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標桿與榜樣。
辛亥以降,教育維新,魯人旅哈,承孔孟千年之文脈。
白山黑水,啟智化民,廣益中學,開龍江教育之新風。
始創于1912年的哈爾濱市第一中學,由“魯人旅哈同鄉會”募捐創辦,是哈爾濱市建校最早的一所學校,原名私立廣益學校,1949年被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市第一中學校(以下簡稱哈一中)。時至今日,哈一中已經走過110個春夏秋冬,在這百又十年的歲月長河里,一代代哈一中人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篳路藍縷,心系家國,薪火相傳,砥礪不怠,演繹出一個又一個教育傳奇。
紅色基因 賡續恢弘
百年風雨,百年滄桑,百年奮斗,百年輝煌。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秉承“內圖個性發展,外圖供獻人群”的辦學理念,恪守“公、誠、愛、任”的校訓,形成了“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辦學特色。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在建設新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洪流中,哈一中師生始終先悟先覺、參軍參戰、愛國愛民、獻力獻身。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哈一中師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抗日救亡運動,涌現出了馮仲云、呂振海、車鴻志、王復生等一大批愛國師生,以抗戰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就是以哈一中師生作為原型進行創作的。1946年,李兆麟將軍到學校作報告,哈一中師生在哈爾濱的青年運動史上書寫了壯麗篇章。
1957年,松花江洪水泛濫,哈一中師生奔赴抗洪一線,沖鋒在前,不怕犧牲,再一次彰顯了哈一中人家國擔當的偉岸情懷。他們的動人形象,被深深地鐫刻在哈爾濱地標式建筑防洪勝利紀念塔上。1984年,在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群眾游行中,已考入北京大學的哈一中畢業生郭慶濱、欒曉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此畫面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學校的發展十分重視。時至今日,曾經蒞臨哈一中指導工作,給哈一中師生做過報告或兼任政治課的黨政領導和知名人士有彭真、馮仲云、高崇民、蔣南翔、郭沫若、錢俊瑞、錢三強、劉寧一、劉白羽、李范五、任仲夷、蕭軍等。
作為黑龍江省首批重點高中和首批示范性高中,哈一中憑借校風好、師資強、質量高、有特色而享譽省內外,先后被評為全國中學實踐教育先進學校、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依法治校先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省勞模集體、省文明單位標兵、省師德先進集體。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四川大學、東北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優秀生源基地,是哈爾濱市首批航天教育試點學校。
多年來,在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哈一中勵精圖治,敢為人先,不斷發展壯大,擴建后的哈一中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由教學區、行政區、閱覽區、運動區、休閑區五大區域構成。為了促進哈爾濱市教育的均衡發展,在哈爾濱市教育局的籌措下,創建了哈一中道外校區和霽虹校區,三個校區比翼齊飛,育人質量不斷提升。2020年,哈一中國際部成立,開設了中日德國際課程,拓寬了學校的育人路徑,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在百年哈一中歷史上又書寫了濃重一筆。一所承載百年文化底蘊,又緊跟時代脈搏的現代化精品學校屹立于龍江教育沃土之上。
精育良才 啟智興邦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110年前,哈一中在這片土地上播撒下文明的火種;110年后,哈一中在民族復興的時代浪潮中依然屹立潮頭。哈一中的歷史,永遠鐫刻著這些名字,他們矢志教育,銳意興學,肩負神圣的時代使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育人佳績;哈一中的歷史,永遠銘記著這些身影,他們言傳身教,深耕博采,恪守崇高的職業操守,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國之棟梁。
今天的哈一中擁有一支師德高尚、理念先進、業務精湛、樂于奉獻的高素質教師團隊。這里良師薈萃,治學嚴謹,博采諸家,堪為師表。學校現有教師217人,其中,正高級教師4人,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82人,一級教師95人;國家級模范教師、國家級優秀教師、省市級勞動模范、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十余人;省級骨干教師9人,省級教學能手1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5人,市級骨干教師87人。
近5年來,學校師資結構日趨均衡,師資水平不斷優化,名師薈萃,引領卓越,樂教善導,創新求是,學校以打造學府、培養學者、研究學問為指引,積極打造名師工程,扎實推進青藍工程,助力教師專業成長。依托雙新領航示范發展共同體、市區共建合作體、肖廣勝校長發展共同體、兄弟學校聯盟、名師工作室,搭建學習平臺,強化教師培訓,優化育人策略,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有118人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獎;完成國家級、省級課題73項;在國內重要期刊公開發表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30余部。3項成果分獲黑龍江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和科研成果一等獎;4項成果分獲黑龍江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成果分獲哈爾濱市“雙新”優秀成果一、二等獎;1項成果入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指導的普通高中“雙新”建設工作經驗成果匯編,在全國進行交流。
深耕博采 弦歌不輟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一中勇立新一輪教育改革潮頭,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五育并舉”育人目標,在肖廣勝校長的引領下,不斷優化育人策略,在創新管理模式、完善課程體系、深化課堂改革、營造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與實踐。
哈一中致力于全面打造學習型團隊,強化管理團隊和教師團隊的理想信念,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構建網絡化管理模式,形成了發現問題、責任到人、部門聯動、反饋及時的閉環式管理模式,實現了學校務實、精準和實效的管理目標;探索聯動式校區管理策略,立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采取兩個校區同步管理與差異發展相結合的方式,發揮校區主體優勢,優化育人成果。
哈一中將百年辦學傳統融入時代發展需求,以“五育并舉”為統領,構建“廣益達德”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育人。各學科先后開發出校本課程近百門,社團課程50余門。積極開展專題式項目化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設學科融合式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深研情境化教學,引領學生走向深度學習;豐富思政課程體系,賡續學校紅色基因;組織各類學科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創新藝體勞特色課程,實現學生全面發展;進行敘事取向與職業體驗相融合的生涯規劃指導,喚醒學生發展潛能;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在海量的線上學習資源中暢游。
此外,學校還借助活動育人、文化育人、協同育人不斷優化育人策略。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迄今為止,哈一中已舉辦61屆田徑運動會、36屆團員學生代表大會、34屆雪花冬令營、32屆校園藝術節、26屆體育趣味運動會、15屆磨礪訓練營、9屆社團聯合大會。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研學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擔當精神、合作意識、創新品質和奉獻情懷。
110年的辦學實踐,積淀出厚重的校園文化,涵養了一代代哈一中學子。多年來,哈一中始終堅持打造“三四五六”校園文化工程,每年舉行三個儀式:開學式、畢業式、成人式;承辦四項賽事:演講比賽、辯論賽、合唱比賽、結構設計大賽;開展五個節日:讀書節、科技節、社團節、體育節、藝術節;打造六個品牌活動:愛心敲門活動、冰雪文化活動、遠足拉練活動、模擬政協活動、冬夏令營活動、雙代會民主治校活動。學校還積極整合校友、家長、社區、高校、文化場所、企事業單位等優質社會資源,通過參觀、講座、職業體驗等形式,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引導學生發現自我、關注生活,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
仰望星空 再續華章
多年來,哈一中從未停止在優化育人質量上實踐與探索的腳步。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本科率達到100%,重點率近90%,每年都有多名哈一中學子考入全國各地知名學府。多名學生在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全國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數理化生等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獲獎;多次在全國軍事五項展示比賽、哈工大結構大賽和建造節大賽中獲獎;在全國創意編程大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名列前茅。哈一中作為全國冰雪項目基點校培養了大批冰上運動健兒,多次在全國、省級冰壺錦標賽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可以說,哈一中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了大批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個性突出的棟梁之才。
今天的哈一中古樹仍舊挺拔傲然,校舍依然樸實而內斂,晨功夜課銀燈下是對過往的回顧,丁香綻放的樓宇中是對未來的憧憬。從當年的廣益講堂,到今日的龍江名校,百年滄桑傳薪火,千秋偉業譜華章。“公誠愛任”的校訓傳承百年,催人奮進,它昭示著往者的奠基與創業,也召喚著來者的傳承與進取,更將賦予未來無限的機遇與榮光!
編輯/李 ?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