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璽
摘 要:作品登記制度已正式寫入我國新《著作權法》,這是以基本法立法的方式提高了作品登記的法律地位。但是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的相關事項還需要進一步更細化的立法安排。本文通過簡要考察和梳理韓國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體系和登記實踐流程,分析其登記立法特點,探討對我國登記立法的啟示,為完善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立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軟件著作權登記 著作權法 韓國軟件登記 韓國著作權法
歷時十載,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工作終于塵埃落定,新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實施。此次著作權法修改有多處重要改動,其中之一就是在“著作權歸屬”一節中新增了作品登記條款。第12條規定:作者等著作權人可以向國家著作權主管部門認定的登記機構辦理作品登記。
此次登記入法的修改,強化了對著作權的保護,不僅是對國際立法潮流的順應,更是對多年來著作權登記現實的回應。[1]作品登記制度正式入法,是我國《著作權法》自1990年頒布以來,第一次出現與登記有關的內容,為包括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在內的作品登記提供了法律層級的規范依據,以基本法立法的方式提高了作品登記的法律地位,是著作權法發展過程中一個里程碑的進步。
我們在為立法進步歡欣鼓舞的同時,也要看到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對作品登記制度承載的價值使命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新《著作權法》僅在第12條規定了作品登記制度本身,更進一步細化的作品登記有關的立法安排需要相配套的法規、規章來完成。2021年12月底,國家版權局印發的《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已明確提出將制定、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以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等著作權法配套行政法規、部門規章。
目前,我國軟件登記實踐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立法完善、理論建構和實踐上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諸多困難與挑戰。作為較早建立了作品自愿登記制度的韓國,對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登記立法保護經歷了單獨立法到統一保護的歷程,其登記立法呈現出鮮明的強保護性和詳細性特點。因此,本文以韓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制度為考察對象,分析其登記立法特點,梳理概括其登記實踐,探討對我國登記立法的啟示,以期能為我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的法規、規章的修改提供有益參考。
一、韓國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概述
1.登記保護體系簡介
目前,韓國通過對其版權法的修訂,已將之前對計算機軟件單獨立法的形式合并至著作權法中予以保護,不再采用單獨立法保護模式。韓國版權法以國家立法的形式專門規定了著作權登記的有關事項,其版權登記涵蓋了一般作品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以維持著作權保護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等的一貫性和系統性。
經過多年的發展,韓國已初步形成了以《著作權法》為核心,《著作權法施行令》和《著作權法實施細則》相配套的三層登記保護的法律體系。
2.登記保護的立法沿革
資料顯示,自1957年頒布以來,韓國版權法已經修改了28次,[2]包括1986年和2006年的全面修訂,以主動適應和應對數字技術的進步,適應版權作品的不斷變化的環境以及國際版權保護趨勢。其中關于計算機軟件的第17修正案是比較重大的修改,于2009年4月22日以法律第9625號公布修訂,并在同年7月23日生效并開始實施。此次修訂廢除了《計算機程序保護法》,將原先與著作權法分立的計算機軟件保護特別法統合至著作權法中,將涵蓋計算機程序的“計算機程序保護法”納入“版權法”,涵蓋受版權保護的作品,以反映相同或類似條款的一致和系統整合的必要性,同時考慮到其獨特的特征,包括計算機程序的特殊規定。
此次版權法的修訂,在形式上將計算機軟件保護法合并至著作權法中。同時,還將各自的主管機關著作權委員會與計算機軟件保護委員會合并為韓國著作權委員會,旨在有效地開展保護版權的項目,并為合法使用版權作品創造環境。
3.加入國際公約提高版權保護水平
自1987年成為《世界版權公約》(UCC)的簽署國以來,韓國加入的版權國際條約主要有:《伯爾尼公約》(巴黎文本)、《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WCT)、《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WPPT)等,2020年韓國加入了《視聽表演北京條約》。隨著這些版權國際條約的加入,韓國廣泛借鑒版權國際條約和主要國家的著作權制度,不斷修訂調整其版權法,使其版權保護水平達到國際標準。
4.韓國著作權委員會是法定登記機構
在韓國,包括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在內的作品著作權登記機構是韓國著作權委員會。該機構成立的法律基礎是《版權法》第112條,其在2000年8月被授予了額外的版權登記職責。作為版權登記機構,其地位是法定的。
韓國《著作權法》在第55條明確,本法規定的登記,應由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記載到著作權登記簿中(如果是計算機軟件,指計算機軟件登記,以下也同樣適用)。[3]根據韓國《著作權法》第113條,韓國著作權委員會執行著作權登記工作。[4]因此,根據法律法令規定,韓國著作權委員會是韓國的版權登記機構。
現在的韓國著作權委員會成立于2009年7月23日,現有員工94人,[5]由1987年7月成立的著作權委員會(前稱為“審議與調解版權委員會”)及1987年12月成立的計算機程序保護委員會(前稱“程序審議委員會)合并而成,負責包括計算機軟件在內的作品著作權登記工作,是韓國法定的著作權登記機構,同時也是韓國致力于版權相關事務的重要公共組織之一。
二、韓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實踐
1.軟件著作權登記概述
在韓國,著作權登記是一種追求權利推定和交易安全的公示制度,與專利等工業產權登記不同,不屬于權利生效條件。[6]軟件登記是指對有關計算機軟件的一定事項(作者姓名、創作年月日、首次發表日期等)和著作財產權的轉讓、處分限制、設定質權等權利變動的事項記載和公示。軟件登記的意義重大,不僅是享有著作權法賦予的法律效力,使著作權人的權利更容易得到保護,而且可以根據軟件的公示取得間接的宣傳效果。
2.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方式
在韓國,申請人可通過在線登記、直接遞交和郵寄申請三種形式提交登記申請。首先,在線登記申請的,在韓國著作權委員會官網(www.cros.or.kr)在線登記系統提交。為鼓勵在線提交,與線下申請相比,每個在線登記申請將減少10000韓元。其次,現場辦理。直接向委員會申請,需準備申請表、所需文件、登記費用及軟件副本。最后,郵寄申請。申請人可通過普通、快遞等郵件進行申請,隨信需要附上申請書、所需文件、登記費用及軟件副本后郵寄給委員會。登記費和登記稅以郵局匯票交換后同封。
具體到證書的領取方式,由申請人在受理時按指引選擇,可以直接領取,郵件領取(必須提交準確的地址信息)、網絡輸出(僅在使用在線注冊系統申請時才可以)。[7]填寫登記證領取方法及聯系方式(發生登記申請相關問題及發送證書時需要)。目前,在韓國登記申請處理時間是4天,如果是10件以上申請時可延長處理時間。
3.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所需材料
在韓國,申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所需材料與我國大體相近,基本都包括登記申請表、鑒別材料、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及權利歸屬證明等。不同的是,在韓國需要提交的鑒別材料是軟件的副本,并以特定形式提交。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提交登記申請表,還需要提交軟件明細表,具體包括適用領域、主要內容、軟件環境等8項內容。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韓國軟件著作權登記費用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跟隨登記申請量的多少而變化。基本的登記費用是63600韓元,包括60000韓元的登記費用和3600韓元的登記稅,如果超過10件申請時,每件追加登記費10000韓元。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韓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上,會直接提示虛假登記的法律后果。在申請表簽章之前,會明示根據法律的規定,故意進行虛假登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以下的罰金,以非常直觀的方式提醒申請人誠信登記,如實提交申請材料,這是韓國登記保護立法的直接實施體現。
三、韓國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的立法特點
1.突出詳細性,以法律形式專節規定了登記的有關事項
根據韓國國家法律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8],目前韓國現行的版權法最新一次的修改生效時間是在2020年12月8日。正文共11章,142條。其中,韓國著作權法在第二章作者的權利中,以法律專節第六節的形式系統規定了登記有關的事項,包括4個法律條款共計12項立法規定,明確了著作權登記的事項及登記效力、權利變動登記的效力、登記的程序、保密義務的設立及權利人的審核四個方面的內容,是韓國著作權登記制度的根本法律依據。
值得關注的是,韓國著作權法明確了登記事項,以列舉式和委任性規范兜底相結合的方式,向社會公眾明示了作者可以登記的主要事項。具體規定在第53條第1款,包括了作者姓名、國籍、地址、作品的名稱、類別和創作日期以及作品的發表情況等7大類的登記事項,以及根據大總統令規定的其他事項。如此詳細的版權登記立法規定在世界上版權登記立法的國家都是不多見的。其以基本法立法的方式向社會傳遞了鼓勵作品登記的法律信號,并通過細化的法律安排引導社會的登記實踐,強化著作權的登記保護。
2.強化了登記效力,明確了沖突各方之間登記權利優先
在韓國,盡管在創建作品時版權是自動受到保護的,登記不是版權保護的要求,其版權法還是為登記的作品提供了特定的法律利益,主要包括法律推定和沖突各方之間的權利優先權。通過版權法的確定性立法規范,強化了登記效力。
(1)法律推定。實名登記為登記作品的人應被推定為作品的作者。作品登記的創作日期或首次發表日期視為創作日期或首次發表日期。但是,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之日起一年后才登記的,則登記時的日期不能視為作品創作的年、月、日。此外,當登記作品遭到侵權時,應推定行為人至少因疏忽而發生被侵權行為。
(2)沖突各方之間的權利優先權。轉讓(一般繼承或其他繼承除外)或對作者經濟權利處置的限制可以登記,并且在未經登記的情況下,對具有合法利益沖突的任何第三方無效。在轉讓情形下,意味著已登記的受讓人優先于重復的受讓人,取得了登記對抗的法律效力。韓國版權法建立了沖突各方之間的權利優先判斷標準,通過法律的規定,確定了在權利沖突時的法律適用規則,明確了法律的價值取向,提醒人們在權利發生轉讓的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積極進行登記。
通過賦予登記事項法律推定的法律利益,韓國引導創作者積極、及時地進行版權登記,同時版權法增加了推定侵權行為人的過失責任,將法律推定的效力延伸至侵權行為人的侵權過失責任,以及進一步明確了沖突各方的權利優先權,建立了覆蓋版權創作、權利運用與版權司法保護全鏈條的登記立法保護體系。韓國版權法賦予的登記法律效力,使著作權人的權利更容易得到保護。
3.運用刑事責任保護著作權登記
韓國版權法明確規定,故意進行虛假登記將受到嚴懲。具體在刑罰條款第十一章第136條關于侵權的刑事責任中,明確了虛假登記的法律后果,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以下的罰金,以立法的方式給予虛假登記行為以嚴懲。與世界上其他建立了版權自愿登記制度的國家相比,韓國對虛假登記的法律后果規定更為嚴苛,直接運用刑事責任手段予以嚴懲,表明了其更好保障著作權人權利的決心和力度,在社會營造誠信登記的法律和社會環境,使韓國文化等產業持續繁榮發展。
四、啟示與借鑒
1.立法完善可注重詳細性,明確登記事項
我國現行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都沒有明確規定登記事項包括哪些具體內容,沒有運用法律和立法技術規范對登記事項進行指引,這與登記效力密切相關。對于廣大想要進行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的人來說,通過查閱登記法律規范,他們沒有辦法清楚地知道登記的事項是什么,不知道可以登記哪些具體內容,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法律結果期待;對于登記機構來說,由于沒有法律規范的明確規定和委任性規范指引,目前有關登記記載的事項,主要由登記機構根據實踐中申請人的需求確定。[9]通過申請人填寫登記申請表所采集,如軟件著作權登記的事項包括:軟件名稱及版本號,著作權人姓名或名稱,開發完成日期,軟件是否發表或首次發表日期等。登記事項是軟件登記的基本要求,如此重要的內容應該由軟件登記的法律規范予以明確。韓國在明確登記事項上的立法技術值得借鑒。只有軟件登記法律規范明確了登記事項,那么“軟件登記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效力,才能體現登記事項法定的嚴肅性和登記法律規范的統一性。
2.完善登記的法律效力,明確合同登記的法律效力
韓國著作權法非常清楚地明確了實名登記、創作和首發日期的法律推定效力,對登記效力的規定突出了法定性和倡導性。在明確登記享有法律推定利益的同時,對享受登記法律利益設置了進行登記的時間條件。也就是說,軟件著作權人要在創作完成之日起一年內登記,否則無法享有登記賦予的推定利益。即登記時的日期不能視為作品創作的年、月、日。這樣的立法方式充分完善了登記的法律效力,有利于軟件著作權人著作權登記保護意識的形成與建立,并通過細化的法律制度安排引導權利人及時登記,便利其權利的行使。
在合同登記法律效力方面,韓國建立了沖突各方之間登記權利優先的判斷標準。目前我國的軟件著作權登記法律規范沒有對合同登記的效力進行明確規定,實踐中軟件著作權人對合同登記的了解也不夠,這與合同登記的效力規定密切相關。在完善軟件著作權法律法規過程中,明確合同登記的法律效力并積極開展宣傳引導是一項十分重要且迫切的工作任務。如此,在合同登記制度設計和實施方面才能有效發揮其應有的制度價值和作用,切實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3.充分運用多種法律手段保護軟件著作權登記
對著作權登記的保護,韓國著作權法不僅規定了登記效力,而且充分運用多種法律手段和法律責任,促進其權利更容易得到保護。其在版權立法中將法律推定的效力延伸至侵權行為人的侵權過失責任,以立法的方式給予虛假登記行為以嚴懲,還建立了法定損害賠償制度。即在發生侵權行為之前,如果事先進行了著作權登記,即使原告沒有證明實際損失,根據著作權法事先規定的一定金額,法院也會進行1千萬韓元的賠償。[10]此外還有海關保護的制度規定,登記作品可獲得侵權物品通關保留申報資格。取得著作權登記的,可向海關申報著作權登記事實等,從侵權物品進出口中保護自己的著作權。
我國的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立法還比較單一,還沒有運用多種法律手段對軟件著作權登記予以保護,在對登記的軟件侵權和損害賠償方面還沒有相關法律規范。《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規定了對登記的軟件予以重點保護,但是沒有明確重點保護的內容。在完善軟件著作權登記立法保護的過程中,可以借鑒上述立法思路,加強登記立法的頂層設計,切實推進軟件著作權登記實踐,保護軟件著作權人這一創新主體的著作權,服務國家經濟主戰場。
五、結語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軟件版權保護制度的發展變化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作為版權保護的重要制度和重要內容,如何完善立法,使其更好地促進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是軟件登記保護及其實踐的重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韓國軟件著作權登記保護的立法特點和登記實踐,為數字時代的軟件登記保護及其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可資借鑒的范例和經驗。當下正值我國著作權法配套軟件登記相關法規規章修訂的關鍵時期,面對其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的立法完善,只有結合自身的基本國情和現實情況,以我為主,合理借鑒世界各國的軟件登記保護有益經驗,充分考量我國軟件登記具體實踐,才能更好地促進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
(作者單位系中國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