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新版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上線運行
9月2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新版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上線運行的通告。通告稱,為貫徹執行《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辦法》,加強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提高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評價工作效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進行升級完善,新版系統將于2022年10月1日起上線運行。
自2022年10月1日起,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化妝品經營者、醫療機構在發現或者獲知化妝品不良反應后,應當通過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報告。暫不具備在線報告條件的化妝品經營者和醫療機構,應當通過紙質報表向所在地市縣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報告,由其代為在線提交報告。其他單位和個人可以向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境內責任人報告化妝品不良反應,也可以向所在地市縣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或者市縣級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由上述企業或者單位代為在線提交報告。
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02 實施化妝品電子注冊證,提高產品上市效率
近期,與化妝品生產經營規范管理有關的一系列規范政策文件密集出臺或醞釀出臺,向社會各界傳遞出強烈的信號:我國化妝品行業的強監管時代即將來臨。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公告稱,自今年10月1日起,按照《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將向獲準注冊的特殊化妝品和化妝品新原料,及獲準注冊證變更、延續的特殊化妝品,發放電子注冊證。此前已發放的紙質注冊證在其有效期內繼續有效。專家表示,電子注冊證的實施將更有利于提高化妝品上市效率,也將有利于相關監管部門之間備查互認,而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查詢相關化妝品的注冊備案信息。
來源|光明日報
03佰草集、玉澤入選“上海設計 100+”“時尚 100+”
日前,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 于上海舉辦。在本次大會中,2021-2022“上海設計100+”“時尚100+”重磅頒獎,集中展現了上海“設計之都”建設成果,彰顯了設計的價值和力量。上海家化旗下品牌佰草集“太極肌源修復系列”“玉澤臻安潤澤修護藍銅勝肽精華液”分獲兩項榮譽。
佰草集新太極系列產品詮釋了佰草集品牌科技+中醫中草藥的美膚理念;玉澤此次入選的產品“臻安潤澤修護藍銅勝肽精華液”,在設計中運用巧思,體現了玉澤品牌打造適合中國消費者肌膚特質的匠心,二者都彰顯了品牌的硬核實力。
品牌還通過新興技術加持,徜徉美妝“元宇宙”。上海家化通過數字化、人工智能、AR/VR 等技術融合,使得美妝護膚產品也能實現“虛擬現實”。據介紹,2023年佰草集品牌新年禮盒,將會成為一款運用元宇宙技術創作的未來禮物。
來源|證券日報
04收購破局,資生堂步入微生態護膚市場
9月28日,資生堂集團官網消息稱,收購微生態護膚品Gallinée。資生堂表示,Gallinée 專注于美容和健康,在皮膚微生物領域有著差異化定位,這將為資生堂現有的品牌組合提供差異化補充。作為資生堂集團的一部分,Gallinée 將能夠利用集團商業基礎設施的資源、廣泛的研發能力領導 EMEA 地區皮膚微生物群的發展,并利用跨職能專業知識來繼續推動品牌增長。
或許微生態護膚將成為下一個護膚高地。近年來,皮膚微生態成為護膚賽道上的熱門研究方向,例如,2019年6月,歐萊雅在中國研發和創新中心舉辦的肌膚微生態探索日,就已明確指出“皮膚微生態”將是未來歐萊雅的重點。
無論是美妝巨頭的引領還是消費者對微生態護膚的認知度提升,伴隨著不斷到來的入局者,持續走高的市場熱度,加上有堅實的理論學術支撐,“微生態護膚”有望成為護膚市場未來竟爭新高地。
來源|資生堂
05中國十大化妝品上市公司半年報:幾家歡喜幾家愁
2022年9月份,中國各大公司陸續發布最新半年財報,據統計,剝離非化妝品業務后,2022年上半年,國內營收前十的美妝上市公司依次為:上海家化、珀萊雅、水羊股份、華熙生物、貝泰妮、逸仙電商、魯商發展、丸美、拉芳、片仔癀。上市企業的化妝品相關業務銷售額共計171億元,相比去年上半年的187億元,同比下降了8.56%。
據報道,貝泰妮、珀萊雅及華熙生物三家營收體量相差不大,并且均以護膚品類為主要業務的企業作為觀察樣本,梳理業務結構共性發現:三家企業護膚業務板塊集中度較高,占總營收八成上下,其中線上平臺貢獻營收大頭,短視頻等新渠道比重上升;銷售費用三家都居高不下,但華熙生物增長最猛;珀萊雅在研發的投入上幾近翻倍,其拓展的彩妝品牌在上半年的收入同比暴漲110.57%。
來源|新華社
06本土化妝品企業重科技,設立“科學崗”
2022年9月份,珀萊雅的首席科學官、水羊股份的首席科學家“橫空出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有五家本土化妝品企業增加了“科學崗”,還有不少新銳化妝品品牌表示要向科研人員拋出橄欖枝。本土化妝品企業之所以重視科研人才,為了提升化妝品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撕掉“重營銷、輕研發”的傳統標簽。
短短一年內,國內的化妝品企業似乎有了新共識,紛紛擴大科研隊伍。近日,珀萊雅對外宣布魏曉嵐任職首席科學官,據悉,其在化合物合成、高分子材料、配方以及功效原料等方面均有研究成果。同日,御泥坊母公司水羊股份也宣布任命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為首席科學家。今年以來,花西子、百植萃等多個本土新銳品牌紛紛宣布了首席科學家人選。
來源|新華網、中國商報
07研發力量再升級,華熙生物濟南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2022年9月,華熙生物濟南研發中心正式啟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同步落戶并正式揭牌。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孫殿義院長、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女士等出席研發中心啟用暨揭牌儀式。
濟南研發中心是華熙生物全球研發布局的戰略重心之一,目前該中心主要涵蓋“合成生物學、生物活性材料基礎研究、護膚品和食品領域的應用研究”四大研究方向。
作為綜合性的企業研發中心,此次正式啟用的濟南研發中心與北京合成生物研發中心、上海功能性護膚品及功能性食品研發中心、無錫研發中心等國內研發中心,及法國、日本、美國等境外研發實驗室,共同形成了華熙生物在全球多點覆蓋的研發戰略布局和協同作用,為公司的全產業鏈業務及長期主義發展提供科研力量支撐。
來源|華熙生物
08監管部門提醒:“外泌體化妝品”其實是個偽概念
2022年9月7日,廣東省藥監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當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宣稱“外泌體”的網紅化妝品。部分生產企業或商家大肆編造所謂的“動物外泌體”“植物外泌體”是“黑科技”等概念,甚至在標簽或廣告中宣稱此類產品具有抗衰、抗皺等功效,以此博取了大量消費者的眼球,涉嫌存在誤導、欺騙消費者和虛假夸大宣傳、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等違法違規行為。
根據有關文獻,外泌體一般是指動物或人體細胞分泌的具有磷脂雙分子層結構。目前,外泌體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效果尚未受到科學界的廣泛認可,相關應用試驗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中未收錄“外泌體”相關化妝品原料,也未有“外泌體”相關化妝品新原料獲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準或者完成備案。
消費者應當理性對待,警惕商業噱頭,避免受到不法經營者的侵害。
來源|廣東藥監
09廣東化妝品出口額全國第一
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占全國超一半、工業總產值全國第一,出口額占全國35.1%、居全國第一,專利申請數量全國第一、是第二名的2.4倍……近日,廣東省藥品監管局發布廣東“美麗經濟”的成績單,從規模到質量均亮點紛呈。
《廣東省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出臺兩年多來,全省化妝品產業快速發展,企業創新能力與競爭力不斷增強,政策環境與產業生態日益完善,從“大體量”向“高質量”轉型。廣東化妝品產業加快行業高質量發展。專利申請數量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風向標,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截至2021年底,廣東化妝品專利申請數量多達4.33萬項,居全國首位,是第二名的2.4倍。
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廣東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化妝品產業集群。廣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多市陸續出臺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來源|南方日報
10化妝品小樣雖小,監管不能少
近來,以化妝品試用裝為經營核心的“小樣經濟”火出圈。小樣,即化妝品試用裝,是品牌開掘市場、引流顧客的一種策略。因成分與正裝相同,小樣可以幫助消費者降低篩選產品的成本,且體積小、便于攜帶,成為不少商旅人士外出的首選。一些商家卻利用消費者愛體驗、愛新鮮的心理,將小樣與“大牌自由”“高性價比”等詞匯結合起來,將本是“非賣品”的小樣明碼標價進行銷售。
小樣雖小,規范有效的監管不能少。2022年5月1日起實施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第五條要求,化妝品的最小銷售單元也應當有標簽,且“標簽內容應當合法、真實、完整、準確,并與產品注冊或者備案的相關內容一致。”第二十一條條還專門強調以免費試用、贈予、兌換等形式向消費者提供的化妝品,其標簽也適用此辦法。這表明試用裝市場的監督管理已經開始被重視起來。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