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
老年人求職有3個方面的需求:繼續養育子女的經濟需求、繼續發揮職業技能的價值需求和繼續追求職業發展的精神需求。
近日,一則掛在中國老年人才網首頁的招聘廣告火了。招聘需求來自北京一家麥當勞,招聘廣告寫到,年齡不限,學歷要求為小學。招聘人員包括全職、兼職、學生以及退休人員。其中,退休員工要求女50歲以上、男60歲以上。彈性工作制,每周上4~5天班,每天4~8小時,工資為1800元~3500元/月。目前,這條廣告已無法打開。
據媒體報道,于8月24日上線的中國老年人才網曾一度釋放了81個面向老年人的崗位。截至發稿,仍留在網站中的崗位為34個。
用工企業:老年人,正合適
據資料顯示,中國老年人才網,由中國老齡協會責成協會下設的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具體負責。縱覽該網站,除了個人求職、企業招聘入口,還設有大小板塊40余個,涵蓋老年人關心的人才政策、調研報告、志愿公益、老年教育等方面內容。
網站上線伊始,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信息中心副主任蘇輝在接受央視主持人白巖松采訪時表示:“中國老年人才網上線兩天時間,現在有注冊企業100多家。這些企業是抱著要招聘的目標來的,現在感覺企業的積極性還是挺高的。求職的退休人員方面,我們最近接聽的電話,包括網站的訪問量,包括注冊量,都是很快就上來了,比我們預想的也要熱烈得多。”
針對于媒體報道的81個崗位變成了34個崗位,中國老年人才網工作人員表示,有很多崗位目前還在審核中,待審核后會進一步上線新的招聘信息。
從目前提供的34個崗位來看,絕大部分為兼職崗位,例如攝影師、書法老師等,也有個別全職崗位。用“靈活用工”方式招聘退休人員解決用工,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畢竟,“彈性工時”讓企業無須負擔龐大的人力成本。
在中國老年人才網上提供兼職的某文化公司創始人李先生表示,自己的企業在招聘的崗位是“紅娘”。
“我們企業線下有10個兼職紅娘,如今在線上渠道招聘,是希望有更多愿意發揮余熱的老年人加入進來,越多越好。”在李先生看來,老年人無論是在人生閱歷、婚姻觀念上都具備年輕人所沒有的經驗,自己希望,有人事、人力資源背景的老人來從事。
除李先生外,浙江省一家景區企業也在中國老年人才網中發布了兼職招聘的要求:了解景區基礎情況,為游客提供咨詢引導服務;維護現場秩序,引導游客有序排隊購票、入園、入場。該公司人力資源代表洪女士表示:“招聘退休人士的想法很簡單。首先,我們認為現在退休老人還是比較年輕的,有些老人也并不一定愿意在家幫助兒女撫養第三代,還是有一些想發揮余熱的想法。其次,我們可以提供的崗位是景區服務崗位,工作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有一定熱情且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老年人通過培訓應該就可以勝任。”
據洪女士透露,發布崗位招聘信息僅僅2天,已經有3名已退休的求職者聯系了企業,其中一人已經約定了面試時間。
老年人:我也覺得我合適
中國老年人才網不僅為用工企業提供了招聘的窗口,同樣為求職的老年人提供了發布信息的平臺。梳理網站可以看到,退休人員求職頁面共有11頁,以每頁10人統計總計不到110人。這其中,絕大多數求職者年齡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超過70歲。求職者的學歷中,高中、中專、大專者居多,還有中央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名校畢業者,甚至還有博士、教授。
對于退休后再就業,BOSS直聘分析師單恭表示,老年人求職有3個方面的需求:繼續養育子女的經濟需求、繼續發揮職業技能的價值需求和繼續追求職業發展的精神需求。
60歲的包女士,退休前是一名會計。50歲到點退休的她接受了單位的返聘又干了10年,60歲徹底退休后,如今還在通過一些資源承接一些兼職給企業客戶管理賬目的工作。
包女士表示,會計這個行業,市場需求量很大,曾經的手工記賬,如今都逐漸電子化了,對電腦操作不熟練的退休老人,是有考驗的。
之所以在50歲退休后接受返聘,60歲后仍選擇做一名“打工人”,包女士坦言,是因為自己要孩子比較晚,孩子面臨出國留學等計劃,自己想要多給孩子攢點錢,返聘時父母年齡接近80歲,也要為他們的晚年多做打算。“我很難接受50歲就徹底退休。”包女士說。
和包女士不同,盧大爺今年春節剛退休,退休前是一名媒體的攝影記者,如今,包括老年人才網在內的很多網站都在招聘兼職攝影師。一般按天計費,一天300元至1000元不等。盧大爺的心思也活動了。
“我雖然退休了,但相機不離手,畢竟干了一輩子媒體,還保持著接受新鮮事物的習慣,300元一天也好,3000元一天也罷,我就是想找個事情做,人不能閑著啥也不干。攝影這個事我從腦力體力來說都還能干,不愿意一退休就天天躺著。”盧大爺說。
老年人找到工作以后
單恭分析稱,自從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后,“銀發經濟”和老年人就業的熱度就一直很高,雖然很多人并不看好老年人再就業的問題,但是數據不會騙人。以BOSS直聘平臺的數據為例,自2022年以來,活躍的55歲以上求職者數量同比上漲27%。崗位描述里明確“歡迎退休人員”的崗位同比上漲33%。
雖然從理論上來看,絕大多數50~70歲的退休老年人仍然思維活躍,身體健康,足以參與社會勞動并能發揮在各自行業中長期積累的優勢,但老年人再就業,安全保障始終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包女士和盧大爺均表示,自己退休后的兼職工作,按照國家規定,是沒有社會保險的,對方單位和個人也從來沒有給自己上過商業保險。
對此,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正航表示,已退休的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進入勞動力市場,獲得勞務報酬、工傷賠償等方面還缺乏全面的保障。這是因為退休群體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通常被界定為勞務關系而非勞動關系,很少簽訂正式、規范的勞動合同。這意味著,這些老年人在獲得勞務報酬、工傷賠償、責任事故等方面的權責不夠清晰,容易產生風險。
在就業形勢不好的大環境下,老年人大量入局,是否會擠壓原本屬于年輕人的崗位?部分受訪企業表示,老年人和年輕人是兩個群體,無論是企業需求、提供的崗位和期待的薪資,都截然不同,雙方并不互相構成競爭或者沖突的條件。老人和年輕人之爭,不會是勞力層面,而是技術、經驗、學問等多方面的因素。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 2022年9月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