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忠誠 朱偉清 馬冠平
摘 要 浙江省金華市通過實施“發展綠色農業,推進種植污染治理;轉型升級產業,深化養殖污染治理;建設美麗鄉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高標準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夯實基礎。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強化農田廢棄物污染治理,加強畜禽養殖糞污臭氣治理,深化農村人居環境鞏固提升”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農村人居環境;浙江省金華市
中圖分類號:S18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9.032
浙江省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省金華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深入踐行“兩山”發展理念,將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工作作為“美麗金華”建設的重要任務,緊緊圍繞新時代浙江“三農”工作“369”行動(3大定位、6項要求、9方面重點)要求,以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業廢棄物回收、土壤污染防治、養殖業污染防治,以及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等為重點領域,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高標準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夯實基礎。
1? 基本情況
1.1? 發展綠色農業,推進種植污染治理
1.1.1? “肥藥兩制”改革,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以“肥藥兩制”改革為切入點,持續推進肥藥減量增效,金華市肥藥年度使用量逐年下降,已連續8年實現負增長[1],有力推動了種植業綠色發展。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應用,推進實施精準施肥,逐步推進化肥施用定額制,率先在規模經營主體中試點化肥定額施用,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有機肥補貼政策實現全覆蓋。2021年,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推廣商品有機肥15.22萬t,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0.341萬hm2,不合理施用化肥減量1 169.2 t,建成化肥定額制施用示范區21個,8個縣“浙樣施”智慧施肥平臺上線運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大力推廣生態調控、理化誘控、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應用等綠色防控技術,農作物綠色防控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發布金華地方標準《水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規范》。2021年,全市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面積6.95萬公頃次,統防統治實施面積5.59萬hm2,不合理施用農藥減量149.64 t,培育縣級以上示范性統防統治服務組織35家,建成綠色防控技術(農藥定額制施用)示范區17個。
1.1.2? 構建回收體系,推進農田廢棄物污染治理
不斷完善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機制。各縣(市、區)制定《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與處置工作實施細則》等方案,著力構建全市農藥廢棄包裝物“統一回收、集中處置、獎勵資金、監督考核”體系,落實廢棄包裝物常態化、長效化回收處置機制,回收中轉處置閉環運行,不定期開展臨時儲存倉庫檢查,防范二次污染風險,回收處置實行月報制度,及時掌握進程。全市農藥實名制購買實現全覆蓋,進一步助推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處置工作。2021年,全市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458.51 t、處置452.51 t,回收處置率均超過90%。不斷加快廢舊農膜回收處置機制建設。各縣(市、區)因地制宜開展廢舊農膜(地膜)回收處置,制定農膜(地膜)回收處置方案,落實財政補助政策,科學合理布局回收網點。結合“美麗田園”建設,定期組織開展農田廢棄物集中清理行動,日常管理推行田間網格承包責任制,設立田間網格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網格巡查制度。強化監督考核機制,將農膜回收處置列入“鄉村振興”“五水共治”等重要考核,按月通報進展情況。2021年,全市廢舊農膜回收5 606.6 t,回收率達96.81%。
1.1.3? 推進凈土行動,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
圍繞打贏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要求,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分類管理原則,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開展土壤防治工作。先后出臺《金華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和《金華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實施方案》等,系統謀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農田土壤污染監測預警體系,動態掌握土壤環境質量變化,提升全市土壤污染防治監控能力。全面完成全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針對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三類耕地,通過整體謀劃,分類管控,因“地”施策,有序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工作。針對安全利用區域內水稻安全生產問題,落實有力的安全利用綜合技術措施,確保“米袋子”安全。重度污染耕地落實嚴格管控措施,對種植現狀進行全面摸底,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做到“應調盡調”,并制定常態化、長效化巡查管控機制。2021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95%以上。
1.2? 轉型升級產業,深化養殖污染治理
1.2.1? 大力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
進一步優化調整養殖業區域布局,嚴格落實禁限養區各項規定,以環境約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機器換人”步伐,著力提升養殖污染治理設施裝備,創新資源化利用模式。全市設施化養殖比例達到85%,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100%。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模式覆蓋全市98%的規模養殖場。構建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機制,實現大小生豬政策性保險全覆蓋,建立養殖環節病死豬統一收集、集中處理體系。建成7個病死動物無害化集中處理中心,年處理能力1.729萬t,采用焚燒和高溫化制兩種無害化處理模式。2021年,全市畜禽糞污產生量311.65萬t,資源化利用量293.84萬t,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94.29%;病死豬產生量、無害化處理量291 510頭,集中專業無害化處理量273 080頭,收集率、無害化處理率100%,集中專業無害化處理率93.68%。截至目前,全市已創建241家省級美麗牧場,“兩化”(獸用抗菌藥減量化和飼料環保化)試點場143家,打造23家國家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數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1.2.2? 大力推進漁業養殖污染治理
以“漁業轉型促治水”,推進漁業健康養殖示范創建,強化漁業養殖尾水治理。編制發布所有縣域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對轄區范圍內的水域灘涂進行空間布局規劃,科學合理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并依法落實管控措施。建立漁業用水區域水質和底質常規監測點,動態掌握轄區內漁業水體生態。根據《浙江省漁業健康養殖示范實施方案》部署,以水產養殖節能減排、生態技術推廣和養殖規范管理為重點內容,全面啟動以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為主要內容的示范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創建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73家,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3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667 hm2以上,規模以上水產養殖主體養殖尾水處理率達96%。
1.3? 建設美麗鄉村,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
1.3.1? 深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自2014年啟動來,成效明顯,全國首創農村生活垃圾“兩次四分”金華模式,即源頭上由農戶按“會爛”和“不會爛”分揀,第二次由村分揀員再檢查和分類,在糾正農戶分類錯誤的基礎上,對“不會爛”垃圾再分為“好賣”(可回收)與“不好賣”(不可回收)兩類,會爛垃圾就地進入陽光堆肥房,好賣垃圾由再生資源公司回收,不好賣垃圾經鄉鎮轉運后由縣(市、區)統一處理[2]。落實縣級垃圾分類工作分級考核和可再生資源回收制度、鄉級分揀員評優制度、村級衛生費收繳和環境衛生榮辱榜制度、村級黨員干部網格化管理責任制度。金華經驗得到住建部發文《關于推廣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經驗的通知》在全國推廣,入選2017年中宣部等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出臺全國首部農村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規《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截至目前,金華市配置戶分垃圾桶209萬套,配備農村保潔員、分揀員、清運員1.26萬名,建成并投入使用資源化站點125個、陽光堆肥房1 390座,全市垃圾分類處理行政村覆蓋率100%,無害化處理率100%,資源化利用率100%,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負增長”。
1.3.2? 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深化農村用戶廁所無害化改造,普及衛生廁所。強化規劃引導,推進農村公廁合理布局,規范農村戶廁、農村公廁建設改造與管理服務技術標準,提升鄉鎮農村改廁管理指導人員的工作水平。大力推進農村公廁改造提升,按照衛生實用、環保美觀、管理規范的要求,高標準打造農村示范公廁,注重鄉土文化設計,努力實現“一廁一景”。建立農村公廁“所長制”,深化農村公廁實行“三有四無”管理(有水有電有人管,無塵無垢無味無積水),建立“一牌(公示牌)一本(工作日志)”工作規范。強化衛生宣傳教育,依托平臺與載體營造氛圍,提升公眾衛生健康意識。截至目前,金華已累計規劃新改擴建農村公廁7 389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全市2 840個行政村共配備鎮級公廁所長276人,村級所長3 164人,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公廁所長全覆蓋[3]。
1.3.3? 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深入貫徹《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條例》,按照《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全域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管理工作。建立以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街道)為管理主體、村級組織為落實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以及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縣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建立全市農村生活污水運維管理信息平臺,實施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有序推進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運維終端6 961座,受益戶數108.9余萬戶,受益率98.88%,累計完成2 135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實現已接收日處理能力30 t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4]。
1.3.4? 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
深入實施“千萬工程”升級版,全域推進新時代和美鄉村建設。出臺《中共金華市委金華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高水平建設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實施意見》,圍繞浙中大花園目標,以環境更宜居、產業更興旺、社會更和諧、生活更美好為基本要求,推進實施村莊品質、富民產業、文化素養、鄉村治理、民生改善等五大提升行動,持續深化新時代和美鄉村建設,加快形成和美金衢組團,對接浙江大花園建設,助推高質量鄉村振興。截至目前,金華市已累計建成“四好農村路”7 600 km,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40個,建成精品示范路192條[5],農村飲用水達標人口覆蓋率達99%以上,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5個、示范鄉鎮52個,建成美麗鄉村風景線72條、特色精品村178個,基本實現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全覆蓋。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田廢棄物回收處置存在難點
農藥廢棄包裝物和廢舊農膜等農田廢棄物不及時回收,殘留在田間地頭,容易造成環境污染,也會降低土壤肥力。部分種植散戶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并且地膜使用后體積變大、強度降低易破碎、摻雜較多泥土等雜物,收集起來費時費力,且無回收利用價值,自覺回收處置意愿不強。農藥廢棄包裝物、廢舊農膜、營養缽、防曬網等廢棄物回收處置體系需進一步完善,回收處置能力有待健全。
2.2? 畜禽養殖臭氣擾民投訴不容忽視
第一輪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金華市涉農投訴信訪件共82件(除現場核查9件不屬實),其中涉及養殖場臭氣擾民52件,占比高達71.2%。畜禽養殖場治水治氣不平衡,養殖場臭氣治理明顯滯后,面上的治臭基本沒有啟動[6]。養殖污染治理環節多,情況復雜,目前臭氣治理應用的模式、技術不夠成熟,效果不夠理想,尤其夏天氣溫高、臭氣易擴散,導致部分養殖場附近村莊能聞到明顯不適臭味,臭氣擾民投訴需引起重視。
2.3?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有待完善
農村生活污水運維模式主要由第三方運維企業運維,部分運維企業投入人力、物力不足,運維水平不高,鎮、村兩級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不足,對運維監管還不到位。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監管平臺覆蓋面較小,數據庫數據不完善,信息化管理能力上需進一步完善。處理設施使用、管理、運維需加強鎮、村參與度,村民集體意識與責任意識有待加強。
3? 對策建議
3.1? 強化農田廢棄物污染治理
深化“肥藥兩制”改革,加大有機肥替代化肥、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動,強化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發展,集成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等技術,深入推進肥藥定額制施用落地,減少施肥用藥,通過投入減量帶動包裝減量,從源頭上減少廢棄物產生量。強化回收點位建設,加大財政投入,不斷完善農藥廢棄包裝物和農膜回收機制,著力解決農田“白色污染”問題。加大開展可降解地膜、營養缽等試驗與推廣工作。推廣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五化”技術, 全面禁止露天焚燒。
3.2? 加強畜禽養殖糞污臭氣治理
強化源頭管控,嚴格規范獸藥、飼料及添加劑使用,推廣使用微生物制劑、酶制劑等飼料添加劑,從源頭減少氨氣、硫化氫等臭氣排放??茖W建設封閉式集糞棚,嚴格執行糞便及時收集清理,采用干清糞工藝,使干糞和尿污水分流,減少污水量及污水中污染物的濃度,增加清潔養殖場頻次,糞污收集場所定期噴灑除臭劑,減少臭氣擴散。加大推廣應用先進除臭模式、技術,新改擴建養殖場全部配套當前先進綜合除臭設備,降低臭氣濃度,最大程度減少擾民情況。
3.3? 深化農村人居環境鞏固提升
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再深化,持續抓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提高垃圾分類精準率。推進廁所革命,全面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提升農村公廁和旅游廁所服務質量。持續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行動計劃,不斷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出水達標率,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長效常態。充分利用好信息平臺,加快形成“終端站點—區縣運維中心—市級監管平臺—省級監管平臺”的四級物聯監管網絡。加強宣傳發動,普及農村生活垃圾、廁所、污水治理相關知識,動員村民積極出力,相互加強監督,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金華市統計局.金華統計年鑒[EB/OL].[2022-05-19].http://tjj.jinhua.gov.cn/col/col1229166308/index.html.
[2]? 胡新民,鄭俊杰,何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金華模式[J].浙江農業科學,2021,62(10):1906-1909.
[3]? 章馨予,朱海洋.浙江金華7389座農村公廁好看更好用[N].農民日報,2021-05-06(06).
[4]?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金華市著力打造生活農村污水治理新樣板顯成效[EB/OL].(2021-02-19)[2022-05-19].http://jst.zj.gov.cn/art/2021/2/19/art_1569972_58925939.html.
[5]? 金華市交通運輸局.建成7600公里,省級示范比例60%,金華“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共同富裕采風活動啟動. (2021-11-23)[2022-05-19].http://jtysj.jinhua.gov.cn/art/2021/11/23/art_1229164679_58926110.html.
[6]? 張小琴,汪潔.農業綠色發展的浙江實踐[J].浙江農業科學,2020,61(9):1717-1720,1818.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