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凱 劉萱兒
新時代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對幼兒教師良好師德養成給予了更高的期望。2021年11月教育部召開師德師風建設重點工作落實推進會,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行深入部署;2022年2月,為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印發《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隊伍評估的關鍵指標;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明確將堅持師德為先作為基本原則,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突出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推動教師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新時期,我國學前教育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幼兒教師師德養成的現實需求為背景,以問題為導向加快幼兒教師良好師德養成尤為重要。
幼兒教師的職業觀 幼兒教師職業觀包含愛國守法、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團隊合作等四個主要內容。幼兒教師的職業觀要求其自身擁有正確思想,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等的引領。研究表明,幼兒教師在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崗位、喜歡幼兒教育工作方面均值較低,表現為幼兒教師對職業的認同感和職業發展自信心不足,當幼兒教師職業熱情不足時,難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更多的像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很難自愿將良好師德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指南并遵循,熱情的消耗總會在某一刻爆發,這類教師的離職率會更高。
幼兒教師的兒童觀 當前,我們應繼續研究并深入學習教育部下發的有關學前教育的文件,始終要求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中尊重兒童,以幼兒為本。研究表明,幼兒教師能做到為幼兒營造安全健康的教育環境、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不體罰幼兒。同時注意到新時代自媒體環境下對幼兒教師兒童觀的影響,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新時代環境下,網絡輿論的力量不容小視,在訪談中我們能深刻感受到幼兒教師在面對網絡中的惡意中傷、帶有強烈個人主義色彩的偏見等過激的行為時,內心的不安、委屈甚至恐懼。幼兒教師對幼兒付出的愛和心血換來的卻是不滿,當再次面對幼兒時就會出現自我保護從而減少付出,更嚴重的還會對幼兒產生“敵意”,對工作產生不滿。一系列對幼兒教師產生的負面作用會嚴重影響幼兒教師的兒童觀,不僅不利于師德養成,還會使幼兒教師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幼兒教師的保教觀 幼兒教師的保教觀要求幼兒教師注重保教結合,重視環境和游戲對幼兒發展的特殊作用。研究表明,幼兒教師在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養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方面表現較好。我們應當關注到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對保教觀的影響,幼兒教師在保教過程中出現師德問題,往往與教師的心理健康有關。調查中發現幼兒教師成了一份“高壓職業”,它需要幼兒教師在保教過程中有很好的情緒調節能力,而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做到。當幼兒教師無法面對壓力、調節自身情緒時,更容易采取簡單粗暴的保教方式,會嚴重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教師的自我發展觀 新時代對于幼兒教師師德的要求更加具體。研究發現,幼兒教師師德的自我提升動力不足,一方面幼兒園對教師師德發展心理需求把握不夠,幼兒園沒有創新師德培養方式鼓勵教師從“你應該這樣做”到“我要這樣做”的思想轉變;另一方面幼兒教師自身存在對這類師德培訓講座的形式主義思想,更像是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并沒有用心去體會。新時代我國幼兒教師師德的養成有了更多的制度依據,那么如何使更加具體的外在要求,內化為更有效的內在動力,是向幼兒教師師德發起的新挑戰。陶行知曾說:“要想學生學得好,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鼻谟趯W習既是幼兒教師職業的現實要求,也是當代幼兒教師師德成長的必由之路。
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明確提出將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在資格認定、教師招聘、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等工作中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完善教師榮譽表彰制度,加大優秀教師典型表彰宣傳力度。深入落實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嚴肅查處師德失范行為,加大師德失范行為通報警示力度,持續開展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通報。指導各地各校開展師德警示教育,德法并舉,提高警示教育實效性。
強化幼兒園園長的師德示范引領 園長是履行幼兒園領導與管理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應堅持以德為先、幼兒為本、引領發展、能力為重的辦學理念,履行法律賦予園長的權利和義務,踐行職業道德規范,立德樹人,關愛幼兒,尊重教職工。園長作為幼兒園的思想旗幟,最應當以身作則,明確自身所肩負的責任,發揮其榜樣示范作用,將良好師德之風吹進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心中。
加強園內人文關懷,營造良好人際氛圍 幼兒園中,教師的人際關系尤為重要。幼兒園管理者、幼兒教師、家長之間良性互動是教師積極工作的引擎。幼兒園管理者應該從“教師發展為本”出發,關懷每一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德行的提升,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和情感關懷。教師是師德建設的主體,只有主動積極的師德建設才是良性的師德建設,因此,幼兒教師師德建設必須堅持以教師的發展為本,尊重和理解教師,著力推動創建有利于其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氛圍,促使廣大幼兒教師良好的師德養成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土壤和環境。
利用網絡媒介正面宣傳 互聯網+學前教育的發展十分有利于改善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再認識。大眾傳媒要對幼兒教師進行正面客觀的報道,向人民群眾展現真實、立體積極的幼兒教師形象。在宣傳媒介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操作便捷的抖音、小紅書、微博等社交軟件,在這些軟件上可以以文章、視頻等方式將幼兒教師的一日生活、幼兒教育經驗、幼兒在園趣事、幼兒教師先進事例等正能量內容進行記錄,與大眾分享。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眾多幼兒教師自媒體脫穎而出,高質量的視頻內容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幼兒教師這一行業的真實現狀,新聞事件中的“虐童”只是很小部分,絕大部分幼兒教師都是熱愛幼兒、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以此逐漸消除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偏見和不信任。
助推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激發自我提升內動力常態化推進師德培育涵養,將各類師德規范納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教師全員培訓必修內容。通過職后繼續教育進一步培養幼兒教師已成為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幼兒教師應時刻激發自身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需持續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強師計劃的提出也貫徹了終身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終身學習理念,需要轉變學習方式。轉變以往“僅滿足了評職稱、考核等要求”等態度,認識到師德培訓的必要性,以及對幼兒教師在從業工作中的指導作用,使幼兒教師能夠持有正確的動機、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培訓中?!敖K身學習”是教師應有的師德,也是提高教師師德的重要途徑。
總之,幼兒教師師德已經成為能否順利實施“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一環,幼兒教師良好師德的養成不僅是職業賦予的責任,也是新時代賦予的責任。新時代,幼兒教師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教師要積極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這個職業,無愧于自身。新時代幼兒教師師德養成是滿足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是促進高質量學前教育發展,打造一批真正熱愛,對學前教育充滿希望的幼兒教師的必經之路。
【本文系山東省教育教學研究青年課題“城鎮居住區配套普惠性幼兒園教育質量評估與提升策略研究”(編號:2020JXQ0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