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圣
“鄉村振興有我,書記繪藍圖,我們來了”。7月25日晚,長泰人民會場燈火通明,30位村書記一一上臺亮相,開啟了長泰區首場“村書記繪藍圖”角逐競技的“擂臺賽”。登上舞臺,村書記向社會承諾,說到就要做到,為“鄉村振興”而戰。
當晚的第一期活動,共有9位村書記登臺,大家緊緊圍繞“我們村的未來”這一主題,以生動的語言、精美的課件,暢談對本村未來發展規劃的美好愿景。每個村書記6分鐘的演講結束后,對應的各鄉鎮黨委書記在臺下進行現場1分鐘推介發言。評審組即時打分、點評。各鄉鎮的鄉賢代表也紛紛為選手站臺鼓勁,暢談了對家鄉巨變的自豪感和發展思路。活動還邀請了在長泰奮斗的30名企業家代表,現場填寫村企結對共建意向表,為村書記們的藍圖建設帶來真金白銀的項目支持,促成一批村企合作共建。

“這種水稻成熟后最高能長到兩米多,如果試種成功,我們也想推廣種植。”在巖溪鎮高瀨村的“巨型稻”田里,種植戶們興奮地說。“巨型稻”是一種水稻新品種,高瀨村于今年4月中旬開始育秧、種植,面積30余畝,目前禾苗已有1.5米多高,長勢良好。“巨型稻”身形筆挺,穗長粒多,品質優良,大米口感好,單穗最高實粒數達500粒左右,畝產800公斤。這一品種是從重慶引進的,全省其他地方尚未有此品種,待到10月前后“巨型稻”成熟,各地游客可以前往體驗“禾下乘涼”。其實,這一項目的實施,是當地村企共建的成果之一。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長泰區工商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長泰樣板”建設,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村企共建活動成效明顯,出現以點帶面,多點開花,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各競賽村抓對接、建機制、找準契合點,促使村企合作健康發展。目前,全區44個行政村參與村企共建競賽,湖珠村、西湖村成為漳州市工商聯村企合作示范點;32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培育了9個10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
“村企共建”緣起于基層、發展于基層、服務于基層、推動于基層,通過這項活動實現了鄉村振興,帶富了村民,壯大了集體經濟,提升了企業發展效能,實現了村、企、民三方互惠共贏。實施過程中,長泰的秘訣就是生成共建機制,提升共建質量,促進共建融合。
加強組織領導,生成共建機制。創新服務方式,建立村企共建微信群,定期走訪調研、定期召開村企共建工作推進會和每月20日工作進展報送制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積極為共建活動搭建平臺、提供服務,長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昕親自帶新峰科技領導班子到夫坊村進行考察調研,現場辦公,促成該公司與夫坊村在員工培訓、扶貧助困、公益捐贈、村企共建活動中心等多方面合作;區工商聯領導班子分組對44個競賽村進行指導,掀起村企共建競賽熱潮。
發揮村企優勢,促進共建發展。幫助結對村按照工業化思路謀劃新農村發展,在產業共建、公共設施、社會保障、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共同發展。高層天繪生態綜合體項目位于高層村前湖,由福建天繪旅游發展有限公司2021年12月注冊成立,擬規劃用地約300畝,計劃總投資6億元,依托現有的環湖生態、田園風光、畬族文化、鄉村古厝等資源,建設以農旅田園、文創基地、五鳳民宿、研學課堂等為基礎功能的田園綜合體,創新共享莊園模式,此舉還盤活了舊糖廠等村集體閑置資產;通過舊村復墾、巖溪林場生態補償、水電用地款等,村財收入72萬元。大暑時節,走進武安鎮城關村和農貿市場,只見攤位整齊劃一,地面潔凈,商品按類分區、明碼標價,市場秩序井然。原來,2020年5月,城關村引進泉州食達康投資800萬元進行市場改造管理,改造升級“大變臉”,干凈整潔似超市,攤位由原來的348個增加至465個,店面由原來的40間增加至51間,每年凈收入由原來的100萬元提升到150萬元。該村實行企業用工本地化、村企議事民主化,實現村企組織融合、經濟融合、文化融合,村財收入從1984年的10多萬元到2000年的180萬元,直到現在的年收入1500萬元,位居全區前列。
創新結對模式,豐富共建內容。不斷研究和解決共建活動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共建活動注入新內容,拓展共建活動的新領域,努力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推動此項活動深入持久健康地開展。比如,西湖村劉發來利用精通抖音、電商運營等自身優勢,協助村里創建新媒體直播電商人才孵化基地,每月承辦不少于3期培訓班,致力培養一批“新農人”。積極探索多種行之有效共建模式,一企對多村有利于類似產業推進,從而更好地保證村企共建的成功。如合茶道茶葉有限公司在與頂山村的合作基礎上,積極與青陽村合作,計劃投資650萬元新建占地1600平方米、輻射2000畝茶葉的共享茶廠,引入一批茶葉企業,實現場地、技術、資源共享,帶動村企合作,提升產業附加值。
堅持村企聯動,提升共建質量。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向互動、謀求雙贏的原則,有重點地開展結對共建活動,積極尋求新的合作領域和合作項目,不斷提高結對共建的質量與水平。比如,夫坊村實現行政力量、社會資源等有效對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性互動機制。與立達信、宏發等企業建立常態化扶貧助學、就業扶貧機制,建立勞務培訓基地,投資4290萬元建設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的公共租賃房,供企業員工居住,同時鼓勵村民把閑置的房屋出租給企業供員工使用,并與新峰科技達成危房改造及參與公益產業等幫扶共建。林溪村逐步推動農村產業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三位一體”可持續發展。目前,該村整治撂荒地150畝進行流轉,與廈門陳熟艾醫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種植艾草項目,已種植40多畝,林溪村負責地塊整理組織人力種植,公司先行墊付種苗費用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并負責艾草、生料的精加工與銷售。項目的成功運作,既解決了村里撂荒地復墾問題,增加村民收入,又年增村財收入30萬元;村里投資170萬元,建設1000平方米的半月山夜間經濟帶;打造溪美圩、牛山后等美麗鄉村示范點,以及“藏林映溪館”“林墩寨”等黨建服務特色品牌。
發揮商會作用,推動共建融合。為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創造條件,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做得好,走出一條村企共建、互惠互利的路子。湖珠村變“公司+農戶”的模式為“商會+村+農戶”,集合了村商會的力量在鄉村振興上大作文章。商會會員洪春福把廢棄養豬場改為卷板廠,帶動全村致富。目前,商會與村委會聯合申請建造商會展覽館,倡導廣大會員愛會愛村、反哺鄉村。近年來,湖珠村商會每年拿出20萬元進行獎教助學,拿出3萬元對在長泰二中讀書的湖珠村學子進行關愛,每年開辦暑假公益班,在全鎮辦起第一家長者食堂。6月28日,漳州市委統戰部舉行統戰系統“愛鄉愛企促發展 同心同行興萬村”行動啟動儀式。儀式上,11家商會現場分別與漳州11個村(社區)簽訂鄉村振興結對幫扶共建協議書,其中,福州市漳州商會掛鉤湖珠村,漳州市江西商會掛鉤西湖村。此外,長泰9個鄉鎮商會和9家會員企業已結對,形成“以企帶村、村企共贏”良好局面。
7月19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布《關于確認全國“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的通報》,公布2022年全國“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名單,確認208個縣級工商聯為全國“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福建省11個單位獲此殊榮,其中,長泰區工商聯榜上有名,為全市唯一。
同一天,為進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長泰區統戰系統“愛鄉愛企促發展 同心同行興萬村”暨“村企共建”推進會召開,區工商聯與閩南師范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4個簽約儀式,8家商會、企業代表與結對共建村簽訂共建協議。“萬企興萬村”氛圍濃厚,措施扎實,各項工作正在有效推進。
善弈者謀勢。其實,類似這樣實實在在的舉措還有很多,釋放出一個信號,助推鄉村振興,統一戰線和工商聯有責任、有義務,更有優勢、有能力做好。

長泰區工商聯是全國“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幾年來,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拓寬服務領域,助力長泰連續12年蟬聯“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連續3年獲得“福建省經濟發展十強縣”,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均位居漳州各縣區前列。長泰區工商聯先后獲得國家、省、市多項榮譽,古農農場商會2020年被全國工商聯授予“抗疫先進商會組織”(全市唯一);2015年成立漳州唯一村級商會——湖珠村商會,被確認為2019—2020年度全國“四好”商會(全國唯一村級商會)。
為何能夠密集獲得如此多的有含金量的全國性榮譽?長泰有努力有付出有回報,交出靚麗成績單。
強化主體責任,完善齊抓共管的運轉機制。在“領”字上下功夫,區委指定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昕分管工商聯,區政府一名副區長聯系工商聯,配備干部7名,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在“優”字上下功夫,2022年3月,擇優選拔了118名政治素質好、參政能力強、組織領導水平高并且熱愛工商聯工作的非公經濟人士組成執委會。在“廣”字上下功夫,注重成立建制鄉鎮商會,也注重在工業或旅游業較為發達的行政區域成立園區商會、在行業發展較好的領域組建行業協會,于2014年實現鄉鎮商會全覆蓋,全區共有6個鄉鎮商會,3個園區商會和6個行業協會。
創新服務載體,拓寬引育并舉的工作路徑。通過搭建“政企溝通、銀企對接、法律服務、招商引資”四大平臺,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和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化政企溝通,區工商聯堅持一季度召開一次懇談會,依法依規及時幫助協調解決企業家合法利益訴求,三年幫助企業解決問題68件。推動銀企合作,吸收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泉州銀行為總商會副會長單位,每年開展一次政銀企對接會,牽頭協調88家企業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貸款總額超25億元。增強司法供給,成立區法院駐工商聯非公企業法律服務站和總商會調委會,配合區檢察院聘請28名企業家為檢企聯絡員,經常性地開展法企懇談會和檢察開放日活動,全方位服務企業法律訴求。創新招商引資,在外9個長泰商會全部加掛“長泰區招商引才聯絡處”,以在外長泰商會為抓手,全力推介和宣傳長泰;區工商聯推薦28名優秀企業家被聘為“區政府招商顧問”,2021年以來引進項目9個,總投資額超20億元。
緊扣發展大局,發揚善作善成的優良傳統。2021年11月11日,長泰區文化教育工作座談會召開,區委書記胡濱、區長尤宇川等領導出席會議。會上,立達信教育基金正式成立,開設專用賬戶并撥付500萬元支持長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且今后每年將撥付不低于50萬元用于獎學獎教、助學補助等教育公益事業。這幾年,長泰區工商聯積極引導企業家發揚“樂善好施”的福建精神,在社會上引起重大反響。僅今年就籌集教育基金1000萬元,做大教育基金蛋糕;發動總商會和直屬商會捐贈1000臺電腦給全區中小學校,解決教學設施老化的問題;各級商會和熱心企業家累計捐贈820萬元重獎優秀師生和捐助貧困學子,營造尊師重教獎學的濃厚氛圍;助力疫情防控,一手協助企業抓好穩產、擴產,一手發動商會和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向區慈善總會、紅十字會及各鄉鎮(場、區、辦事處)捐贈疫情防控物資和現金超1000萬元;助力鄉村振興,推行“商會+新鄉賢”、“村企共建+項目帶動”、“黨建+基層商會”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7月14日,長泰區順利通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級預審,下一步將按程序報生態環境部審批。一直以來,長泰積極推進生態縣(區)建設,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爭當福建生態建設排頭兵,2012年獲評全省首個國家生態縣,2013年率先在福建省啟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全面推動國家生態縣創建向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提檔升級,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長泰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閩南文化底蘊。代表閩南文化底蘊的古跡文物留存甚多,全區文物點和古遺址共有244處,其中古遺址26處。這里山水旅游資源豐富,境內“六山”連綿(天柱、梁岡、天成、鼓鳴、董鳳、吳田),“七水”縈懷(龍津溪、馬洋溪、黃土溪、高層溪、活盤水庫、大枋水庫、枋洋水庫),自然景觀優美,生態環境良好。其中天成山為歷史園林名山和佛教名山,天柱山為國家森林公園,吳田山為全區最高峰(1128.7米),其它諸山也植被良好,景色迷人。馬洋溪、黃土溪、天柱山、天成山又形成“兩山夾兩溪”的獨特地形地貌,織就一幅“百里山水、百里畫廊”的生態山水景觀。
按照“全域旅游、全域景區、全域發展”理念,長泰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推動全域旅游深入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旅游發展檔次水平。目前,全區擁有景區13個、景點50多個,國家、省市級復合型知名旅游品牌63個,創建品牌數位居全省前列。以“旅游+”促進融合發展,全面拓展生態觀光、鄉村體驗、康養娛樂、休閑度假等關聯產業,引入花仙谷、寶龍健康小鎮、獅山健康谷、海豚灣大酒店、英琪馬術、悅杉湖國際跳繩中心、恒源水世界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戶長泰,促進了旅游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互動增效。今日長泰,已形成“春賞花、夏漂流、秋登高、冬溫泉、文之旅、慢生活”六張旅游名片,“清新福建,慢客長泰”的名氣逐步打響。長泰鄉村旅游也從馬洋溪逐步向龍津溪流域拓展,到長泰鄉村嘗農家菜、干農家活、住農家屋、聽農家故事,日益成為廈漳泉周邊城市游客休閑旅游的首選。
應該說,旅游精品項目集聚發力,其中蘊含著長泰區工商聯(總商會)的一份貢獻。近年來,長泰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建立全域旅游生態資源項目庫,策劃生成一批涵蓋自然山水、田園風光、森林度假、溫泉康養、民俗風情、文物古跡、旅游民宿、研學旅行、健康養老、文創體育等重點旅游招商項目,先后引進內外資旅游企業30多家,總投資300多億元,其中投資上億元的有28家。長泰好所在,四季等你來!
村企共建,鄉村振興正其時
陳昕(長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長泰開展“愛鄉愛企促發展 同心同行興萬村”主題行動,是統一戰線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和“萬企興萬村”行動部署的創新實踐,是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政治責任,是助力民眾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共同富裕的民心工程。
當前,要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繼續保持原有村企結對幫扶關系總體穩定,組織動員更多的商會、企業開展結對幫扶,加大鄉村教育、醫療、文化、道路等公共建設的投入,繼續廣泛匯聚各方統戰力量,采取投資興業、人才幫扶、就業幫扶、公益捐贈等舉措,力爭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著力助力產業項目發展,堅持項目為王、項目為大、項目為重,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支持優秀鄉賢回鄉創業,引導民營企業將產業布局在鄉村振興項目;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支持統戰人才走進鄉村、留在鄉村,引導統戰代表人士參與鄉村事務,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新動能。接下來,我們將保持良好的勢頭和拼搏的沖勁,整合統戰各領域各方面的資源力量,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一翼貢獻統戰力量。
長泰區工商聯(總商會)
長泰區工商聯(總商會)第十屆執委會共有成員150名,設主席、會長1名,常務副主席、常務副會長(黨組書記)1名,執行副主席5名,副主席21名,副會長48名,常委19名,執委55名。執委會成員中共有區級人大代表19名,政協委員34名(其中市級2人、區級 32人)。執委會成員涉及一二三產業,其中第二產業占85%以上。
商會組織遍地開花,區內9個鄉鎮(場、區)全部組建商會,是漳州首個鄉鎮商會全覆蓋的縣份;2015年1月成立的巖溪鎮湖珠村商會是漳州市首個村級商會;區外有廈門、上海、杭州、寧波、無錫、嘉興、蘇州、南通、漳州、南寧、西安、福州、東莞、深圳、北京等15個異地商會,在外長泰商會既是在外長泰人的“家”,也是推介和宣傳長泰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主動服務,展現作為。通過搭建“政企溝通、銀企對接、招商引資、法律服務”四大平臺,以“媽媽式”服務民營企業,努力做到“無事不擾,有事必呼,有呼必到”,會員企業深深感受到“家”的溫暖。
自2014年起,長泰區工商聯連續8年被全國工商聯確認為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2022年作為漳州唯一縣區被全國工商聯授予全國“五好”標桿縣級工商聯;常年與公安、檢察、法院建立溝通聯系機制,2022年被福建省公安廳、省檢察院、省法院、省工商聯授予“溝通聯系合作機制建設示范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