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惠娟
不知怎地,許榮鑫這位晉江商人讓我感覺與其他晉江人不一樣。
初見長泰鑫順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榮鑫先生第一感覺就是:年輕。得知80后的他已經從商二十幾年,我心里嘀咕了一下,莫非是富二代?如不然,怎么這么年輕就是區里的納稅大戶?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對他進行了第二次訪談。

那天,我比預約的時間早到了半個小時,有時間打量一下他的辦公室。除了常規的辦公桌、茶桌外,吸人眼球的是墻上那一排大大小小的牌匾,不過內容很簡單:一是納稅大戶的,一是捐贈慈善的。
“藍老師好!讓你久等了。”我一回頭,許總已經來到門口,我偷偷看一下時間9點30分,非常準時。我連忙答道:“不會不會,是我來早了。”
我是一個直性子的人,茶未過三巡,就單刀直入:“許總是富二代吧?”只見他笑了一下,“哈哈,要說做生意賺錢,那還得從我十歲賣炸菜粿開始。”沒有過多的言語,以真實富有煙火氣的經歷完美解除我的疑惑,這人實在。當我問及他經營企業的秘訣,他沉吟了一下鄭重地回答道:“兩個字——信譽”。
經商注定要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也離不開以利相交的目的。許榮鑫牢牢把握“信譽”這兩個字的密鑰,在商海里乘風破浪。
“我們做生意,不管定沒定合同,答應人家的事必須做到,什么時候發貨,什么時候打款,釘是釘鉚是鉚,含糊不得。離開‘信譽這兩個字,企業是走不遠的。”
許榮鑫這么說也是這么做。2015年至2016年間,銀行收回信譽貸的項目,原先工商銀行可以年貸1600萬的資金,縮水為抵押貸款900萬,中信銀行年貸2500萬元縮水為2000萬元,兩家銀行共縮水1200萬元。這一信貸制度的改變,給企業帶來很大壓力。那年年關將至,員工的工資要發,山東那邊的貨款要結賬,怎么辦?許榮鑫想盡一切辦法,向各方籌措資金,終于在12月31日按時結清貨款,及時給員工發放工資。
“那段時間,太難了。”
“都是合作那么久的伙伴了,就不能拖一下嗎?”我說。
“哪能?大家定下的規矩,晚一天也不行,那家山東客戶還是上市公司,一定要按時結款,一次不講信用,可能會失去十幾年的伙伴。”
說了你也許不信,十幾年的生意伙伴有的還沒見上幾面,合作基于信任。這老板講信用,公司的員工從不擔心被拖欠工資,都能安心在他的企業工作。自1999年許榮鑫從一個成功的代理商,到2010年于長泰開始創建自己的企業,一路走來,“信譽”永遠是許榮鑫立足商海的定風珠。
“做企業的,要時時關注社會,回饋社會。”作為長泰區政協委員,晉江安海人大代表,許榮鑫不忘回饋社會,急社會之所需,解民之所困,永遠是他做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為民發聲,為政府獻策是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使命。”許榮鑫這么說,也這么做了。要發展長泰的GDP,就要激活企業的活力,要激活企業的活力,就要解決企業的難題。他從本位出發,深入基層,走訪各個企業,聽取同行們的訴求,促動“政銀企對接會”,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發揮了企業家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得到廣大企業家的好評。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長泰區還沒有口罩廠,許榮鑫第一時間前往上海買回兩噸熔噴布,親自押車到同安換了八萬個口罩,全部無償捐贈給長泰政府。當他得知安海父老鄉親急需口罩,又馬不停蹄的帶上三千個口罩疾馳回家鄉安海新店村捐贈,解決鄉親們的燃眉之急。

“我們要有自己的口罩廠!”許榮鑫急社會之所需,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第一時間著手公司轉型轉產。在原有生產超纖無紡布的生產線的基礎上,斥巨資增加兩條口罩生產線。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鑫順發公司成為長泰本土第一家生產醫用口罩、外科口罩和N95防護口罩及熔噴布的企業。至今公司有5條先進的1.6米和2.4米熔噴法非織造布生產線,公司噴絲板等關鍵設備進口,口罩用熔噴法非織造布年產能3000噸,符合國標及歐美P2、P3標準;公司通過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認證,這3000平方米10萬級凈化車間,具備日產30萬片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100萬片一次性民用口罩生產能力,公司還獲得歐盟CE認證,是國內商務部認可的白名單企業。
更讓人動容的是,公司生產出來的口罩大部分用于捐贈。據有關部門統計,自2020年鑫順發公司轉產口罩以來,及時助力了長泰、平和、南靖、同安等地的防控工作。許榮鑫本人累計向社會捐款122萬元、捐物55萬元。鑫順發公司被授予“長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抗疫愛心企業”等稱號。
“現在疫情沒有2020年那么嚴重了,口罩廠也很多了,相對來說,供大于求吧,你們還生產嗎?”
“當然還生產,疫情不除還要生產,只要有需求我們賺不了錢也要生產。”
今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許榮鑫又先后向長泰紅十字會、武安鎮、枋洋鎮、工商聯、經濟開發區等捐贈口罩累計15萬個。
這就是來自晉江商人——許榮鑫先生,一個有溫度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