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季華
2022年一季度產值0.64億元,同比增長10.34%,全年預計產值3億元。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位于漳州長泰巖溪工業區的福建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業績卻顯得格外耀眼。福建省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科技型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漳州市企業技術中心……面對接踵而來的榮譽,外界對華塑充滿高度好奇。
很多慕名而來的人顯然都奔著華塑制造的那一粒粒透明“晶體”而去。走進福建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辦公樓,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整面墻的榮譽榜和一間間整潔干凈的實驗室。面對同質化競爭加劇,華塑為什么這幾年能在國內穩居領先地位?面對別人艷羨的成績,華塑又為什么能始終保持不竭的進取心?在走訪華塑期間,通過與公司相關負責人交談、到車間廠房實地參觀,我從中找到了答案。
福建華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創建于2012年,是廈門金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子公司,致力于研發與生產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廠房占地面積50畝,年產10萬噸。在短短10年間,已發展成為福建省內改性塑料生產成長速度最快的領頭企業,近三年來,產值均在3億元以上。2021年,它的畝均稅收達到4.98萬元/畝,成為長泰制造業閃亮的“黑馬”。

在華塑,我聽到的是“聽不懂”的名詞——PBT、ASA、PPO、PP……這些多數人聽著陌生,卻又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廣泛應用于光電、衛浴、電子電器、新能源等領域的PC/ABS,都可以在華塑的實驗室里找到它們的身影。“我們公司的光擴散PC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說話間,接待我的蔡鵬飛廠長從實驗室里拿出幾個白色透明的樣品介紹起來:“這就是我們研究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制件中的一種。這些部件看起來有些色彩斑斕,有些晶瑩剔透,有些還會敲出金屬的聲音,這其實都是塑料制品。”
PC,學名聚碳酸酯,作為五大工程塑料之首,以其高模高強和光學透明的優異性能,在汽車制造、電子電器、光學顯示、建筑板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這個看似簡單的小部件,著實耗費了公司科研團隊許多心血。蔡廠長說,華塑的科研之路從來不是坐而論道,而是從實驗室走到車間再到市場,走出了產學研一體化之路。多年來,公司團隊研發了28個產品專利,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
市場的發展總是跌宕起伏,工程塑料品種和用量的急劇增加,生產原料的更高要求,對于工程塑料行業來說無一不是洶洶襲來的巨浪,只有把握了風向的企業才能趕上時代的浪潮。“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在采訪中,公司董事長、長泰區工商聯執行副主席林建民表示,這是華塑一直踐行的發展理念。當時大家對我們要搞PC都是將信將疑,一致認為這種技術難度大、復雜程度高的項目是做不了的,而且公司剛成立沒多久,缺乏經驗,更是做不了。
沒做怎么知道做不了?就是在這樣一片質疑聲中,華塑PC產業化項目在公司一間非常簡陋的實驗室里正式啟動。“大量的手動操作,原料預處理、過程控制和聚合后處理勞動強度很大。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系統開始了PC生產的實驗室研究。”參與研發的工作人員告訴我。
2015年1月,華塑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C生產技術實現產業化投產。如今,華塑PC裝置各項單耗、能耗等重要生產指標均達到行業一流水平,裝置自動化水平高,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已形成4萬噸/年PC產能,而這只是華塑眾多創新產品中的一個。“華塑PC產業化項目的成功實施,實現了高品質PC穩定的國產化供應,填補了國內多項PC高端產品和專用料空白。”對此,林建民語氣平靜。或許對華塑而言,從0到1、“無”中生“有”已經成為常態。
“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瞄準產品差異化競爭策略,在新材料的研發上,華塑注重提升產品科技含量。采訪中,蔡廠長舉了一個例子:傳統塑料的突出優點是質輕、易加工,弱點是不耐高溫,但在許多高科技領域,恰恰急需輕質高強耐高溫的高端材料。像一些燈具用到大量的塑料制件,包括封裝器件、光學透鏡、光散射元件、高效散熱元件、光反射和光漫射板等,要不斷滿足和超越客戶的要求。

創新不僅在產品上,更在智能化投入中。走進華塑車間,一臺臺排列整齊的智能設備正在緊張作業,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生產。雙螺桿擠出機、失重式喂料器、德國進口切粒機、全自動包裝系統……近年來,華塑斥巨資啟動智能改造,用工成本大大下降,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整個系統智能化運行,確保產品的高穩定性,低能耗,高產量。”蔡廠長表示。
近年來,華塑先后獲得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福建賽區)優勝獎、漳州市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而這些得益于華塑把人才作為的第一核心戰略資源。華塑建立了嚴格的晉升機制,讓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理想的員工能得到更好的事業舞臺,時刻保持組織的活力和激情。通過實施嚴格的親屬回避制度、利益沖突申報制度,發揮管理者以身作則、公正嚴明的表率作用,形成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同時,在人才的上升通道上,華塑針對研發人員、一線生產操作人員、生產工程師等不同崗位,設立與管理序列并行的專業序列,并可在兩個序列間進行身份轉換,打破晉升天花板。
當年渴望著引進技術的華塑,如今正一步步成長為有全國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它正闊步走出福建,業務拓展至全國,與宏發、立達信、歐普、公牛、小米、華為等全國多個知名品牌合作,建立覆蓋華南、華東、華北、華中的市場網絡,在廈門設立營銷中心,在東莞、上海、江蘇、武漢、內蒙古等地設立分支機構。
未來的華塑,依然不會止步。林建民說,新材料產業是朝陽產業,“十四五”期間,華塑將在高性能、輕量化、環保化等方面持續發力,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前瞻性的技術研究,秉承“精進創新、誠信共贏、成人達己”的經營理念,推動產業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