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幾位語文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情景。我永遠忘不了年青的黃老師教《故鄉》一文時的眼神。……他描述得那么生動,那么富有感情,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猶如身歷其境,品嘗著其中的歡樂。……我永遠忘不了高中的趙老師在課堂上大聲朗誦岳飛的《滿江紅》、李后主的《虞美人》等詩詞的情景,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搖擺著,讀得出神入化,音調十分感人。一室寂靜無聲,我們全班同學都深深感動了,他教完,我們也都能流暢地背誦了。……有一次上作文課,有個同學惡作劇,課前竟偷偷地把我的凳子搬走,我只好站著寫。那次是自由命題,于是我就針對這件事大發議論。其實,事屬雞蟲得失,而那時,我竟不知哪里來的那么多意氣,也不知哪里來的那么多文思,筆端汩汩滔滔,寫下一篇類似“檄文”的東西。寫好一看,覺得不妙,大概老師要責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師竟然大為欣賞,在文后批上一大段,至今還記得這樣幾句:“……于生失座,成此佳什,遂使孟嘉落帽韻事不專美于前矣!”
年華似流水,而今自己已是年逾半百的老教師了。然而,每當以眷念的心情撿拾帶著生活露水的朝花時,總覺得還在繼續接受老師的教誨,并不斷從中獲得新的啟示。
——摘自于漪《我深深地愛》
(原載于劉國正主編《我和語文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出版)
于漪,1929年生,江蘇鎮江人。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曾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前身)副會長。出版有《于漪全集》(21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