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爾克·賽爾哈孜
摘 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及市場變革的新時期,中小企業在發展創新的過程中面臨著內外兩部分環境的影響,外部環境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個方面,內部環境則包括組織結構、人才創新和企業文化等三個方面。只有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作,實現內外環境的不斷優化,才能實現中小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文章以新疆中小企業為例,探討其當前面臨的發展環境,并分別以政府層面和企業自身層面提出相應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環境因素;創新發展
一、中小企業發展創新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外部環境
中小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外部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環境因素、市場環境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三個方面。從政策環境因素層面來看,中小企業受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限制,在創新與發展的過程中必然需要相關政策的保護,如通過稅務減免、融資擔保、技術支持等政策保障,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各項活動才能順利開展;從市場環境層面來看,企業只有深刻把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變化,才能有針對性的創新和研發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這一切必須要有科技水平、人才支撐為基礎。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技術水平、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創新能力均決定了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從社會環境層面來看,中小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在資金、技術、人才等各方面都限制了其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必須借助社會創新服務等機構。結合目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其主要是通過產學研等模式,通過社會平臺和資源的協同凸出自身優勢,形成創新、研究、開發與生產一體化。
(二)內部環境
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必然要具備健康、優良的內部環境建設,中小企業的內部環境建設主要包括組織結構、人才創新和企業文化等三個方面。從組織結構層面來看,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相對而言更為靈活,這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創新是具有極大優勢的,因此企業領導層的創新意識是保障決策制定科學性、高效性、可持續性的關鍵因素,企業部門之間的協同性是確保決策執行主動性、創新性的重要保障,員工層面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是保障企業發展創新的重要基礎;從人才創新層面來看,人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任何企業的發展創新都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支撐。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競爭能力較弱,人才保障機制不足,所以其創新型人才的缺乏是中小企業的普遍難題。除此之外,中小企業人員流動性較大,這也是阻滯企業發展創新的重要因素,頻繁的人員流動會導致產品研發進度緩慢,成果轉化不足,因此完善的人才保障制度、多元化的人才引進渠道是提升中小企業人才創新的重要保障;從企業文化層面來看,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發揮著凝聚力作用,是企業發展創新的不合或缺的內在源泉。實踐中來看,開放性強、靈活性大的企業文化要比封閉式、制度化強的企業文化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創新。因此,中小企業要要著力建造靈活、開放、包容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員工參與發展創新的積極性,助力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新疆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剖析
(一)“三難”問題依然突出
“三難”問題是新疆中小企業發展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資金、用工以及市場三個方面。從資金層面來看,保持資金的流暢性是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小企業庫存積壓嚴重,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導致資金回籠困難;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導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增加,很多中小企業的負債率快速攀升,信用評級不足,抗風險能力下降,融資難問題客觀存在。從用工層面來看,新疆土地廣袤,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對新疆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外來務工人員大幅增加,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人員的流動性較大,穩定性不足,這也導致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除此之外,從人才發展上來看,由于中小企業缺乏人才保障機制,導致對技術型、創新型人才吸引能力不足,這也進一步阻滯了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從市場層面來看,受國內外復雜環境影響,市場層面商品價格有較大浮動。結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新疆2021年全年衣、食、住、行、生活服務、醫療保健等價格相較于2020年分別上漲了2.0%、0.7%、1.2%、4.5%、0.4%、0.2%,全年CPI上漲1.2%[1];生活成本的上漲導致中小企業市場競爭陷入被動,亟需紓困。
(二)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
“三難”問題是制約新疆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小企業作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必須予以關注。近年來,新疆在國家頂層政策的支持下密集出臺了多項針對中小企業的紓困解難政策,助力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例如,2022年以來,新疆出臺了“1+2”組合拳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其中“1”是指2022年8月份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助企紓困力度若干政策措施》從復工復市、降本增效、租金減免、稅收減免、融資擔保、政府采購、社保緩繳、失業保險、普惠貸款、旅游復蘇以及法律保障等多個方面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2”則是指《自治區貫徹落實<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的工作措施》、《自治區貫徹落實<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若干措施>的工作措施》等對創新型企業、“專精特新”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夯實政策基礎,進一步提升其競爭能力。近年來新疆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之大、政策出臺之密集是前所未有的,據《新疆日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新疆累計培育了“專精特新”型中小企業483家,其為地方市場主體的發展創新注入新的力量,實現了新疆特色優質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新疆中小企業發展創新的主要策略
(一)政府層面
首先要加大相關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中小企業政策扶持的長效化機制。新疆近年來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為創建“專精特新”型中小企業夯實了政策基礎,同時有力應對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等導致的不確定性風險對中小企業的阻滯。為確保中小企業發展創新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地方政府應在政策上將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扶持、成果轉化保護、政策暢通機制等納入其中,夯實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扶持長效化機制;其次要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新疆地方政府要立足地方科研實際,積極引導并推動中小企業和地方高校、研發機構等達成產學研創新合作項目,充分發揮各主體優勢,實現產業、教育、研發的三方共贏;第三要加大創新型人才培育資金投入。地方發展需要企業,企業發展需要人才,新疆要充分利用人才援疆政策,吸引各地優秀人才來疆發展,同時在學校教育層面做好職業教育規劃,實現人才建設的全面化發展。
(二)企業層面
首先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形成高效化的創新發展戰略。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展開,對于內部組織結構要不斷調整和優化,實現組織體系的科學性和高效化,為創新發展戰略夯實基礎。對于創新項目的開展切忌盲目實施,應對相關信息資源做出有效研判,并實施科學管控和優化,減少資源浪費;其次要構建創新團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中小企業一方面要積極投入產學研項目,結合地方高校和科研機構優勢實現創新發展,同時也應該積極招攬創新人才,構建創新團隊,實現企業發展的“專精特新”;第三要建設優秀企業文化,打造持續性、高質量發展的學習型企業。中小企業要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學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結合新疆實際情況打造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同時應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實施靈活開放、富有彈性的組織管理制度。在薪酬績效、員工選拔等方面不斷完善,打造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具備優良企業文化的現代化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2022-3-23.
[2]宮寧.“一帶一路”視角下新疆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路徑選擇[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2(04):6-10.
[3]李季鵬.新疆中小企業發展能力評價體系與發展對策研究[J].新疆財經,2017(05):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