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軍

“我愛姜山中,禪師望五峰。摩讀碑上字,妙意有幾同?”6月15日,余姚市政協姚江詩詞楹聯社組織社員到余姚市牟山鎮湖山村姜山古村采風,來自臨山鎮的社員施建江站在宋代碑刻方丈碑前,口占這首《姜山·宋方丈碑》。
近年來,在牟山鎮黨委、政府的推動下,湖山村依托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秀美的山水資源,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農旅融合產業,取得豐碩成果。村莊一改舊顏煥發美好新姿,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打卡。
突出優勢/打造產業精品
湖山村由湖西陡村、西湖岙村、竺山村、姜山村、磚瓦村等村合并而成,村莊東依獅子山,西、南與上虞相接,北瀕寧波第二大湖牟山湖,占地14平方公里,因倚山臨湖而得名。
村莊生態環境優勢明顯,農業產業基礎好,是西山白楊梅的主要產地之一。西山白楊梅是楊梅界中的稀有品種,售價不菲,尤其是通體乳白的水晶種楊梅。1公斤粉紅種白楊梅的售價在30—160元,而1公斤水晶種白楊梅售價在120—400元。由于西山白楊梅較高的經濟效益,湖山村從2000年開始引導村民大面積種植西山白楊梅,積極發展農旅融合產業。目前,全村共建有2個西山白楊梅觀光基地,面積達123.3公頃,占牟山鎮白楊梅種植的半壁江山。
為了提升西山白楊梅的品質,湖山村每年都要開展“牟山楊梅王”擂臺賽,設“最大楊梅王”“最甜楊梅王”獎項,以重量、糖度為重點,結合果形、口感,對參賽的楊梅進行綜合評測。一年一度的擂臺賽促使湖山村的梅農不斷提升種植技術,引入優良品種,培育出更大、更甜的西山白楊梅。
“今年雖是楊梅小年,但是我根據以往的種植經驗,加強管護,合理施肥、疏果,西山白楊梅的產量比去年還要高,品質也好于往年。”說起楊梅種植技術,村民魯琴紅津津樂道。她家有60多畝的楊梅林、700多株楊梅樹,其中500株是西山白楊梅樹。白楊梅年均產量超過7500公斤,每年可為她帶來二三十萬元的可觀收入。魯琴紅說:“每到白楊梅銷售旺季,我早上4點多就要起床,和工人們一起上山采摘楊梅,晚上整理第二天的訂單,要忙到22點以后才能休息,每天可銷售白楊梅200公斤以上。”
湖山村的農業特色主導產業除了西山白楊梅,還有牟山湖大閘蟹、茶葉、園林花卉等。針對這些特色精品產業,牟山鎮政府和湖山村村委一邊引導村民把控農副產品品質,定期開展質量抽查,一邊幫助村民加強推廣,拓寬市場,打響品牌。2021年,湖山村實現農業產值約1億元、第三產業產值近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3.7萬元。
彰顯人文/保留古村意境
“目前可確定至少有兩位歷史人物歸葬姜山古村,一位是南宋參知政事李光,另一位是明代閣老呂本……”6月22日,在接待文史專家考察湖山村遺存時,牟山鎮文化干部施文斌對姜山古村的人文歷史娓娓道來。
湖山村的姜山古村位于山巒環抱之中,樟樹成群,青竹滿坡,景色優美。村中有一口澄凈古池,被稱為“美女池”。“美女”為姜,姜山古村的村名便由此而來。
村中古跡不少,除名仕墓外,還有靜凝寺遺址和方丈碑。靜凝寺始建于唐朝,曾經香火鼎盛,高僧云集,天臺、五臺、普陀等地高僧都慕名前來拜謁。目前,寺廟原身雖已淹沒在歷史塵海中,但依托其而立的南宋時期方丈碑至今尚存。
方丈碑是湖山村較為顯性的文旅資源。方丈碑鐫刻于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質地是梅園石,呈豆沙色。碑高1.4米,寬近1米,厚0.1米。全碑文字基本完整,皆為楷書。一面寫有“唐叆禪師姜山五詠”,包括5首分別以金雞峰、峨眉峰、積翠峰、凌云峰、白馬峰為題的七絕詩和1首《通律師別姜山詩》,詩下橫鐫“方丈”二字,筆力遒勁,頗具風骨。另一面寫有李光的《舍黃檗裴公真像文并偈》,該文主要記述了宣州廣教禪寺昔寬禪師與通公對禪律的問答。 1997年,余姚市將方丈碑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11月,又耗資30萬元為其建亭,避免其被風化。
為更好地發掘姜山古村的文化旅游資源,近六年來,牟山鎮和湖山村先后投入100多萬元,設置路標、指示牌等,修建停車場,暢通古村道路,將古村中的景點一一串聯。在牟山鎮和湖山村的共同努力下,姜山古村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呵護生態/繪就共富新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山村擁有牟山湖的部分水域和不錯的山林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湖山村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如何維護好生態環境,把美麗風景轉化為生產力以及供給美麗鄉村建設的持久動力,是湖山村在共富路上的一道必答題。

“我們一直把綠色發展放在首位。”牟山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徐水軍說,“湖山村因其自然稟賦和人文資源,更是如此。”多年來,湖山村持續開展地籠網籪等非法捕魚行為整治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對畜禽養殖業的管控力度,強化對農藥化肥使用的監督管理。同時,積極發展綠色農業、休閑農業,依托鎮“西山白楊梅歡樂游”“牟山湖大閘蟹休閑節”等節慶活動,探索休閑農業新路。目前,湖山村農家樂年接待游客量達12.5萬人次,老百姓的錢袋子也因鄉村旅游鼓了起來。十余年前,村民褚麗君在湖邊開了一家“水上人家”農莊,靠一門燒魚的好手藝,為農莊吸引了無數食客。“我們家菜好吃主要是因為魚好。”褚麗君笑瞇瞇地解釋道,“這些魚都是用牟山湖的螺絲、水草等喂大的。為了保護水源,村民們堅持生態養殖,幾乎不用飼料,所以各種魚類不僅肉質鮮嫩,而且沒有土腥氣,自然受歡迎。”自從開了這個農家樂,餐飲加上各種湖鮮的銷售,褚麗君一家的收入年年高,去年超過50萬元。
生活富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提升了,好人好事不斷涌現。有村民銀行賬戶上突然多了30萬元,費盡周折將別人錯打的款項退回;有村民連續多年在重陽節為敬老院老人送水果、免費理發;還有不少鄉賢主動資助村莊建設和公益事業……“把美麗環境轉化為美麗經濟,再讓美麗經濟滋潤美麗風尚,實現從物美到人美的升華,這樣的變化正是湖山村人所期待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湖山村村干部李一平說。■
小貼士
怎么去:導航“牟山鎮湖山村”,自駕前往。或乘坐余姚城鄉公交517路,在姜山站下車,步行前往。
吃什么:西山白楊梅、大閘蟹、牟山湖甲魚。
玩什么:牟山老街、姜山古村、牟山湖垂釣中心。
住哪兒:景西賓館、牟山旅館、牟山鎮陽光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