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讓學生進行手作,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讓學生用生活中的常見材料做出一件手作,是我一直在思索并致力解決的問題。
生活中,學生不是不知道材料的存在,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且對生活設計之美有一定的認知局限。今天的“木藝·手作”課堂,我想教學生用一雙慧眼去發現生活中的設計之美。
設計,可以讓我們從對生活的美好追求中,賦予物體生命感和儀式感。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設計之美啊!
我們可以從自然中、從生活中,尋找到任何可以創作手作的材料,只要你善于發現——路邊的小草、野花、樹枝……都可以成為靈感的來源;公園的五彩長凳、海邊斑斕的貝殼、充滿古風的長亭、一顆顆漂亮的石子……都可以激發人們的創意!
只要去發現、去尋找,靈感也會如溪水一樣自然流淌。
我們生活在被創意積淀的環境中,而這正是設計的妙趣所在。
一個平常沒有被注意到的材料,我們以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觀察、設計并賦予它生命,就能看見另外一個鮮活的世界。
任務布置下去,學生們“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使用自然的環保材料,造一件獨一無二的手作。
當學生能夠發現生活中的設計之美,他們就能以自然的、超脫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許多煩惱,一些平淡的瑣事也可以是生動活潑、趣味盎然的!學生做手作時的心情,也一定是快樂、美好的!
果然,下一次的手作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令我大開眼界:用五彩雪糕棒做的美麗別墅、摩天輪秋千,裁剪樹枝、羽毛做的鹿角、筆筒、燈飾、動物造型,由一塊肥皂華麗變身的“玉葫蘆”,一塊木頭雕刻的“紅心”,廢舊水管和光盤做成的鐘表,旺仔牛奶瓶做的風扇,太陽能電池小車,羊毛氈小熊,美麗的花籃……
學生進行手作的過程里,更多地關注情感、心靈的享受時,手作便成了物質與精神的統一載體,那么,作為手作設計師的他們,也在享受著精神文化的大餐吧!
“創造自己的生活美學,放慢生活的腳步,享受慢生活帶來的樂趣?!蔽蚁肱銓W生們一起,過一段詩情畫意的典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