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學理念、管理思路與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性發展遭到忽視,以至于他們的學習效率一般,缺乏課堂體驗。不少初中英語教師都在借助思維導圖優化課堂形式與流程,且取得不錯的教學成效。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如何借助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課堂作探討,同時提出部分個人建議。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課堂
作者簡介:郭穎穎,福建省龍巖市第九中學。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式思維工具,雖然簡單,卻非常有效,實用性極強。英語是一門典型的語言類學科,既涉及工具方面的知識,還蘊涵著一定的育人價值。初中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關鍵階段,初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應借助思維導圖優化英語課堂,幫助學生理清楚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他們的記憶效果。
一、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優化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是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離開詞匯的支持,聽力訓練、口語交流、語篇閱讀、書面表達等活動均無法進行,詞匯量不足還會成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常見障礙。但目前仍有許多初中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和記憶詞匯,不僅效率低,容易遺忘,還會影響學生靈活地運用單詞進行表達。為解決這一問題,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合理運地用思維導圖優化詞匯教學的方式,選擇一個中心詞作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把同類或有聯系的詞匯放置在一起,引領學生高效記憶,幫助他們積累更多詞匯。
比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Our school life”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教授詞匯。本單元主要介紹學校的一些事物,包括所學科目、教室分布等,單詞也是關于這幾個方面的。在具體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幅思維導圖,中心關鍵詞為“School ”,一級分支是“Subjects”,下面有Art(美術)、Biology(生物)、Chinese(語文)、English(英語)、Geography(地理)、History(歷史)、Maths(數學)、Music(音樂)、PE(體育)等,并增設Chemistry(化學)和Politics(政治);第二個一級分支為“School place”,下面有Playground(操場)、Classroom building(教學樓)、Classrooms(教室)、Art room(s) (美術教室)、Music room(s) (音樂教室)、Computer room(s) (電腦教室)、Library(圖書館),school hall(學校禮堂)等,引導學生根據這些詞匯的類型進行系統化學習,讓他們學會分類整理與歸納詞匯。這樣做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效果,還可以讓他們系統化地掌握詞匯,學習效率更高。
二、巧妙利用思維導圖,優化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有著明顯不同,而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復雜多變,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他們在運用時更是容易混淆不清,以至于錯誤頻出。面對這一不利局面,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優化語法教學,結合思維導圖完整展現各種語法的區別與聯系,或者通過思維導圖展示某一種語法的結構形式、應用規范與構建框架等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該語法的結構及使用規則,促使他們能夠牢固記憶,并提高語法運用能力。
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2要教授的語法知識主要是人稱代詞,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據此設計一個思維導圖,把“人稱代詞”當作思維導圖的中心關鍵詞,幫助他們理解、記憶與運用。如設計思維導圖時,第一個一級分支是“主格形式”,包括:I(我)、We(我們)、You(你、你們)、He(他)、She(她)、It(它)、They(他們)等。出示思維導圖并加以講解:人稱代詞的主格形式在句中只做主語和表語。例如“We are in Class 4, Grade 7.”(我們在七年級四班),其中的We就是做主語的,所以用了主格形式。第二個一級分支是“賓格形式”,包括me(我)、us(我們)、you(你、你們)、him(他)、her(她)、it(它)、them(他們)。人稱代詞的賓格在句中只能作賓語,不能作主語。例如,“Miss Wang teaches us English”(王老師教我們英語),其中的us作teach的賓語,所以用賓格;而“I give him a ball”(我給他一個球)中I 是主語,用主格,him作give的賓語,所以用賓格。通過思路清晰的思維導圖,加上形象的例子可以幫助學生深層次學習語法知識,幫助他們夯實語法基礎。
三、靈活運用思維導圖,優化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雖然從表面來看是眾多單詞堆積而成的篇章,但是涵蓋著不少詞匯、短語、語法、句型等語言學知識,還有著與漢語語篇截然不同的結構框架。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為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靈活采用思維導圖,將閱讀文本內容融入思維導圖中,確定好中心關鍵詞、各級分支關鍵詞及其他內容,將閱讀語篇顯得知識條理化、結構清晰化與意思清楚化,輔助學生真正理解文本。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 3“Let's celebrate!”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慶祝節日”,涉及多個國家的多個節。其中Section B Reading部分的課文是“Christmas”,是一篇介紹圣誕節的短文,描述發生在圣誕節的事情,主要介紹有關圣誕節的一些風俗習慣與慶祝方式。在閱讀環節,教師可以靈活采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將“Christmas”確定為中心關鍵詞,下屬各個分支的關鍵詞分別為When,Who,prepare, what to do等,使其自主閱讀課文,從中找出同關鍵詞對應的信息,輔助他們完整地理解課文內容,獲取有關圣誕節的知識。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將思維導圖補充完整,加入一些細節信息,使其結合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復述課文,幫助他們理清文本內容,初步了解說明文的寫作方式。如此,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優化閱讀課堂,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使其理解能力得到鍛煉。
四、借助思維導圖優勢,優化英語寫作教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屬于知識的輸出環節,不僅對學生輸入的信息有所要求,還需他們具備一定的知識整合能力與運用能力,同時,作文架構的設計對學生的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想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在寫作環節中教師同樣要引入思維導圖,先布置寫作任務或直接給出作文題目,再指導學生采用思維導圖確定寫作框架或結構,然后引領他們聯想到可能用到的單詞、短語、句型等,使其順利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3“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的中心話題是“校園生活”,其中Section C Reading部分的課文“My school life”主要介紹Hu Bin的校園生活。通過閱讀,學生了解與掌握有關描述校園生活的重點詞匯與句型,學會談論學校及校園生活。之后,教師可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設計寫作教學,要求學生描述自己的校園生活,使其先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寫作提綱,如:中心關鍵詞是“My school life”,各個一級分支分別為所學科目、作息時間、課外活動等,讓他們根據這幾個方面展開創作,如“I am a student of Class 1, Grade 7.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I study Chinese, English, Politics and some other subjects. I like English best because I think it is easy and interesting. School is over at about 5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and in my free time I oten go swimming with my friends. ”。
五、有效使用思維導圖,優化學生學習方式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不少學生缺乏互助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意識,他們甚至將同學完全當作學習中的競爭對手,不注重相互配合,完全沒有認識到英語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互助學習、雙贏的活動。為轉變這一不利局面,初中英語教師可有效使用思維導圖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根據具體所授內容設置問題或布置任務,組織他們在小組內先獨立思考、再合作探究,使其嘗試將所學內容繪制成一個思維導圖,借此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比如,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主要教授常見的各種天氣的英文表達,閱讀部分的課文“Four seasons in China”介紹了一年四季不同的特征。教師可以有效使用思維導圖指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與合作探討,先要求他們圍繞天氣繪制一個思維導圖,如:中心關鍵詞為“weather”,下面有cloudy、foggy、rainy、sunny、snowy、windy等常見的天氣類詞匯,使其用簡筆畫形式來展示,且標注出漢語。之后,在閱讀環節,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輔助閱讀這篇短文,使其一邊閱讀,一邊繪制思維導圖,如:中心關鍵詞是“Seasons”,四個一級分支為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要求他們根據文中內容繼續添加關鍵詞,歸納與掌握有關四季氣候和特征的詞匯、短語、句型。如此,學生學會自主閱讀短文,在合作中讀懂短文,了解四季變化,讓他們學會用英語描述出四季氣候特征和變化。
六、科學應用思維導圖,優化學生復習模式
英語語言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由于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同我國學生的母語——漢語相比有著顯著差異,學生學習以后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復習,就容易遺忘,而且遺忘速度比較快,影響正常運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復習,應該科學地應用思維導圖優化復習模式,帶領學生圍繞一節課或一單元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把重點知識都呈現出來,大大提高他們的復習效率,使其記憶得更為牢固。
舉個例子,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 2“The summer holidays are coming”閱讀部分有一篇課文是Jack以信件形式向Cao Yan介紹自己的四川之旅,屬于一篇游記。在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將課文內容作簡化處理,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呈現,如:中心關鍵詞是“Jack's trip in Sichuan”,先找出文中的人物(who),地點(Where),時間(How long)等基本要素,再找出Jack一路上的活動,即“visited some places of interst, took some photos, enjoy delicious food, bought some gifts”等,使其有順序地回顧課文內容。接著,教師指引學生繼續完善思維導圖,主要是一些重要詞匯、短語、語法和句型等知識,使其整體復習該部分內容,讓他們清晰明了地鞏固舊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通過快速地閱讀和整理信息,并且不斷有新的發現,提高探究新事物的能力。如此,教師科學地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提供自主復習的機會,使其根據課本知識自主繪制與完善思維導圖,讓他們記憶得更為牢固,且有助于知識的內化與吸收。
七、結語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知識體系,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同時明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深刻意識到思維導圖的作用和價值,盡可能地將思維導圖運用于知識的各個教學環節以及讀、寫、聽、說各項技能的訓練中,為學生帶來更為高效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英語基礎,使其獲得全面發展,為后續深入學習扎實根基。同時,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對知識點內容的再一次分析和歸納,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和總結知識點,從而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所學內容,依照自己的理解去繪制思維導圖,從而建立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
參考文獻:
[1]解發云.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求知導刊,2021(22):42-43.
[2]馬東爝.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中學生英語,2021(20):36.
[3]杜嘉怡.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1(20):101.
[4]董芳玲.拓展思維,強化理解:論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1(20):78.
[5]王玥.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析[J].中學生英語,2021(18):48.
[6]謝鮮.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新探[J].文理導航(上旬),2021(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