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這本書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資料室移交至寧夏博物館。此書的版本為華東新華書店“一九四九年四月再版”,七OO一——三七OOO (即這次印刷是從7001冊印到了37000冊),因為第一版只印了7000冊,在社會上供不應求,所以這本書的第二版加印了3萬冊。雖然《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只是華東新華書店出版的第二版,卻依舊是彌足珍貴的。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書長17.7厘米,寬12.4厘米。全書使用繁體字,鉛字排版。排版方式為豎版從右向左,裝幀為平裝,書籍設計風格樸實無華、簡約端莊。紙質非常輕薄,印刷油墨會稍微透出紙背面的字,全文約16300字。全書共35頁,拿在手上輕便易翻閱。書背面寫有“定價9元”。書籍的封面印有頭戴八角帽微笑的毛澤東素描繪畫頭像,繪畫寫實精準、形象生動逼真。標題呈深藍色字樣。封面底部寫有“華東新華書店出版”。扉頁有深藍色墨印標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字樣和“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九日發表于解放日報”(會議內容于 1943 年 10月 19 日在《解放日報》第一時間全文公開發表),扉頁下方印有一幅版畫圖案:飄揚漫卷的旗幟下襯著四條麥穗,中間是一個五角星圖案和一片樹葉,兩邊飄有絲帶;底部印有“華東新華書店出版”。
華東新華書店是新華書店的前身。1948年,解放軍占領了濟南西部商埠地區,接管了國民黨官辦的幾家書店和印刷廠。經過積極籌備,華東新華書店濟南分店及華東新華書店印刷廠隨后宣告成立。華東新華書店后來又搬遷到上海,改名為新華書店。此書就是華東新華書店早期出版的書籍。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行的版本非常多,有1943年延安解放社版和 1949 年太岳新華書店版、新華日報社版、大眾日報社版、香港燈塔出版社版、西北抗戰書店等版本,當然還有后期大量出版的簡體字版。另外還有盲文版及各個國家出版的外文版40多種,比如朝鮮語版、英語版、俄語版、阿拉伯文版……每個版本的書籍設計、裝幀、排版、用紙都有所不同。有的版本封面用的是毛澤東側臉的銅像,有的版本沒有頭像;有的版本紙質偏白,有的版本是黃紙。
寧夏博物館館藏的這本華東新華書店版最早收藏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作為單位內部資料室的借閱書,供本單位職工閱讀,因此書中夾有棕色牛皮紙借書卡信封和一張借閱記錄卡片,信封上手寫了此書在資料室的編號:“153/65—4”,書名:《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和4條借閱規則,主要是不得轉借、不得圈點、污損、撕壞,還有賠償事宜、借閱時間等借閱規則。借閱記錄卡片表格上方寫了“借者”“借期”“還期”。作為華東新華書店出版的第二版,此書從全國范圍來講存世數量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為了進行更好地保存和保護,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資料室特將此書移交給了具有專業保管、保護、修復和研究能力的寧夏博物館收藏并展出。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能夠妥善安置此書,工作細致嚴謹,值得稱贊。試想,如果此書一直用于借閱,所造成的損害將不可估量。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一本關于中國革命文藝理論的書籍,談論了革命文藝的發展方向。開篇寫道:“(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同志們!今天邀集大家來開座談會,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換意見,研究文藝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中間的正確關系,求得革命文藝的正確發展……”。會后胡喬木同志將文藝座談會的講話內容整理成書籍以便于毛澤東思想的傳播。
通過“歷史紅流——陜甘寧邊區革命文物特展”,此書發揮了印證歷史、宣傳歷史的作用。使觀眾更加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
(作者系寧夏博物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