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
為了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新陣地,將互聯網打造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讓網絡思政資源更加豐富和多樣,有效形成線上線下思想政治育人的合力,文章研究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策略。要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深刻把握新興媒體的發展態勢,針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利用與融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多元化主題教育,通過不斷加強融媒體與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深度融合、融媒體與各類特色網絡平臺協同合作、融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密切結合、高校融媒體隊伍職業能力提升體系建設,從而有效提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陣地建設,進而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融媒體;網絡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政;主題教育
2017年12月6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切實構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的育人體系的基本任務,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實提高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不斷開創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因此,為了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新陣地,將互聯網打造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思想政治引領教育的重要平臺,高校要建設好集思想政治教育性、知識應用性、活動趣味性、貼心服務性于一體的各類教育主題平臺和網站,廣泛開展活潑生動的在線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活動,形成線上線下思想政治育人的合力。同時,高校要拓寬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在新形勢下探索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的有效路徑。
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各類媒介載體,加強全面整合,形成“資源融合、內容互通、宣傳互動、利益共生”的新時代媒體,具有便捷交互性和傳播及時性的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融媒體,借助技術與平臺優勢,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方法,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和空間限制,有效開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讓萬物互聯加速。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線下課堂教育為主,其傳統教學模式側重單向傳播,且受限于授課活動及其交流不足,無法整合各方資源和高效運用融媒體,不能發揮聯動機制作用,實現網絡交互式內容傳播和交流,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與育人預期存在一定的差距,思政教學容易流于表面,缺乏精準度,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足。同時,網絡傳播媒介深度融入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日常,這對高校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媒介適時轉變,對現有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路徑進行整合和重構。因此,高校要順勢而為,把握新興媒體的發展態勢,積極應用H5頁面制作平臺、快搭輕應用和短視頻平臺、直播彈幕平臺等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成果及其技術,不斷盤活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并針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努力推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的建設和教育形式的創新,充分利用與融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多元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活動,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輿論的傳播和引導,做好新時代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育人氛圍,建設高校“立德樹人”的新陣地,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開放性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時空限制,其教學方式方法更加多樣和靈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向大學生能夠輕松實現“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教育教學,有效地開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同時,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平臺更加廣闊,其借助騰訊會議、學習通、釘釘、企業微信等新興多媒體平臺,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教育內容與形式更具開放性,使大學生能夠不受時空約束,并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完成相應學習。
(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深入性
依托融媒體的高效性、即時性、社交性、互動性、全面性等特點,高校通過融媒體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思想政治育人方式,融合可看、可聽、可讀、可交互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交流環境逐步形成,推進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和融媒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從而全面影響大學生的認知行為、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有效。
(三)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自主性
隨著融媒體的發展及其在高校的廣泛應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生了深刻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由教師主導轉向學生自主,融媒體平臺具有的雙向互動性也有效激發了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動性,使其積極開展在線交流。同時,高校也通過融媒體來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平面化的教育內容轉變為立體化的教育內容,滿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需求,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三、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一)樹立各類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理念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斷更新理念,以更加“融合、融匯、融通”的理念來加強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易班平臺、抖音平臺、MOOC平臺、學習通平臺等各類新媒體平臺資源的互融互通,從而實現“1+1>2”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同時,高校要充分發揮各類新媒體的優勢,將原本單一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平臺相互關聯整合在一起,促進多角度、多方位、寬頻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合,拓寬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眾面,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樹立互聯網教育管理的理念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善用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互聯網即時性、開放性、包容性、協同性、創新性的優勢,加強各類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及時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機,緊扣重要時間節點和時政熱點事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因時因勢因情地分類開展網絡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活動,構建融媒體信息的互動平臺,發揮網絡思想政治主題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三)樹立虛擬現實融合的理念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要充分運用線上線下虛擬現實融合的理念,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據大學生的行為、身心特點,一方面充分發揮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加強在網絡中圖片、視頻、聲音、文字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整體構建;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線下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大學生個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性,促進其個性的優化和塑造,從而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四、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不斷加強融媒體與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深度融合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要想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就要積極構建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緊密結合互聯網時代特點,通過網絡融媒體,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活動,規范推進思想政治主題教育內容課程化、精品化建設。例如,高校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各類融媒體,可以圍繞以下類別開展網絡思想政治主題教育:一是開展黨史黨情類教育,圍繞“四史”學習,開展“學黨史、知黨情、強黨性”的主題教育,使大學生加深對黨的歷史、黨的知識、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的認識,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二是開展愛國衛生類教育,圍繞“愛祖國、講衛生、樹文明、重健康”等方面,開展常見傳染病防控、文明宿舍創建、綠色校園創建、垃圾分類等主題教育,引導大學生踐行“健康強國”理念,培養文明衛生習慣,從而筑牢傳染病防控第一道防線;三是開展心理健康類教育,圍繞心理健康開展主題教育,普及科學心理知識,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使其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培養健全人格;四是開展勞動健康類教育,圍繞“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開展主題教育;五是開展學業規劃與學習能力提升類教育,圍繞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提升、學業成就目標與規劃實施等內容開展主題教育;六是開展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類教育,圍繞就業創業能力內涵與提升策略、就業意向與職業發展規劃、職業道德教育等內容開展主題教育。由此,高校依托融媒體豐富與創新思想政治主題教育內容,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引導作用,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觀、健康觀、道德觀和勞動觀等。
(二)不斷加強融媒體與各類特色網絡平臺協同合作
高校要想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就要明確各類新媒體平臺的定位,根據其內容特點和流量優勢,積極建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融媒體特色平臺,強化高校各類新媒體資源的配合,加強融媒體與各類網絡平臺的有效協同合作。例如,高校可以加強易班平臺建設,通過YOOC、主題班會、微社區、快搭等輕應用和模塊,不斷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此外,高校也可以加強“三微一站”特色平臺構建,即微博、微視、微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官方網站。在微信平臺建設方面,高校可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及時推送其所關注的內容,以動畫的形式生動傳達國家政策和方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實效性和新穎性,并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鼓勵學生投稿和建言獻策,實現微信公眾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課堂教學的有效互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官方網站建設方面,高校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與熱點社會時事相關的鏈接,及時更新網站內容,完善各類文獻資料,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宣傳報道,建設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提高學生的關注度。
(三)不斷加強融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密切結合
高校要想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就要廣泛開展“立志 修身 博學 報國”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心理健康”宣傳普及教育系列活動、“榜樣的力量”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事跡宣講活動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實現教育實踐活動有效覆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凸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和校園文化內涵。此外,高校還要依托融媒體豐富思想政治育人的形式,激發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興趣、動力和信心,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不斷加強高校融媒體隊伍職業能力提升體系建設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要不斷完善體制建設,鼓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既熟悉應用傳統媒體制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又能夠利用新媒體知識和技術,開展“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融媒體隊伍的職業能力。同時,高校加強融媒體隊伍職業能力提升體系建設也要堅持內容為王,緊扣時代脈搏,推進高校的各類媒體與人才融合發展,從而助力提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五、結語
在融媒體視閾下,高校融媒體成為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和重要載體,能有效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具象化、立體化、動態化。文章從四個方面探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的策略,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政治堅定、品德高尚、專業扎實、身心健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22-05-31].http://education.news.cn/2017-12/06/c_129758619.htm.
[2]張寶君,常瀟楠.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優的實踐進路[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1):106-113.
[3]江曉暉.全媒體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探析[J].教育評論,2019(09):113-118.
[4]楊新瑩,李軍松,白曉宇.“融媒體”視域下的高校思政課教學供給側結構改革[J].現代教育科學,2018(07):43-49.
[5]梁飛,周魯.融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創新[J].山東開放大學學報, 2022(01):51-53,60.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華南師范大學)2021年度開放課題(項目編號:SCNUKFZC044)研究成果;廣東白云學院2021年校級科研項目“‘融媒體視閾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提升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21BYKY08);廣東白云學院“立言立行”網絡育人輔導員工作室(項目編號:BYXG20210103)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段立(1985—),男,湖南湘潭人,廣東白云學院學生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