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俊銘 龐靜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是數字資產交易的內容之一,體育賽事版權也一直是版權保護的熱點和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而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為體育賽事版權保護提供了方法和途徑。文章分析當前體育賽事數字版權管理現狀,闡述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應用情況和體育賽事新媒體傳播版權保護的困境,提出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機制。
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機制;區塊鏈技術;版權保護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體育賽事版權交易進入大眾視野,備受重視。但同時,互聯網體育賽事被大量盜播。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就涉體育賽事知識產權案件的司法統計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該法院共受理涉體育賽事知識產權案件1902件。其中,2017年受理357件;2018年受理數量出現激增,達到729件,比2017年上漲了104.2%,而2019年第一季度,受理的案件就已經達到了816件,超過了2018年全年受理該類案件的總數。可見,體育賽事版權保護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2019年4月28日,“體知興強國夢”第一屆中國體育知識產權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開幕,各界人士圍繞我國體育知識產權展開了廣泛研討。體育賽事版權保護受到業界和版權管理機構高度重視,亟須完善相關法律和機制,亟待區塊鏈等有效技術的深度參與。
一、區塊鏈技術
2008年11月1日,日裔美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了一篇名為《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論文,提出了“chain of?blocks”的概念,隨后轉化為英文“blockchain”,并被翻譯為中文“區塊鏈”。區塊鏈在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數據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
區塊鏈技術依托互聯網解決了數字產品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首先,其形成多節點交易賬本,交易由多個不同地方的節點完成記賬,每一個節點均為完整的賬本,從而避免單一記賬的風險,保證賬目數據的安全。其次,其采用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使區塊鏈的賬戶信息是加密的,對應的交易信息則是公開的,只有被授權者才可訪問,保證數據的安全和用戶的隱私。再次,區塊鏈技術形成了“少數服從多數”和“人人平等”的共識機制,在區塊鏈的節點足夠多的情況下,通過滿足超過半數以上記賬節點控制權來偽造虛假記錄的情況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假賬的出現。最后,其應用了智能合約技術,將交易合約條款嵌入互聯網硬件和軟件,當滿足交易條件時則自動發生法律相關的行為。
筆者舉例說明,假如你是一家商店的財務員,讓你來記賬,每個售貨員的銷售款都交給你,如果你挪用了一部分銷售款,賬本的記錄就可能少一部分錢。要防止這種情況出現,財務員和售貨員就要采取共同記賬的方式,雙方都能看到總賬,且不能修改。區塊鏈就是共同記賬的方式,這個公布式的數字賬本共同記錄所有發生的并得到交易雙方一致認可的交易,每一個區塊就是一個賬本。
二、體育賽事版權與區塊鏈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大型體育賽事傳播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互聯網的體育賽事盜播行為屢禁不止,這使版權權利人和用戶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也嚴重阻礙體育產業的發展。近幾年,體育賽事版權保護問題一直是版權保護領域的熱點。筆者分析認為,體育賽事在互聯網上被大量盜播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法律保護力度不足。我國著作權法并未明確將體育賽事直播節目納入法律保護范圍,理論探討和司法實踐對此也存在較大爭議。第二,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滯后。現行的數字版權管理技術主要通過數字加密和權限控制來防止非法傳播和限制使用方式,對故意盜版侵權者來說約束作用甚微。第三,維權成本高。當前,體育賽事版權維權取證難,且打擊盜版行為需要權利人在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承擔巨大的成本。
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的不足和維權取證難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解決,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了新機遇。零點數據董事長袁岳在第一屆中國體育知識產權論壇上指出,區塊鏈作為技術工具可在體育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當前體育賽事數字版權管理現狀分析
(一)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應用情況
當前,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的應用主要圍繞兩個方向展開:一是采用數字水印技術,二是采用數據加密、防復制和防盜鏈技術。
1.數字水印技術應用
數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是一種應用計算機算法嵌入載體文件的保護信息。數字水印技術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字媒體版權保護方式,其將一些版權方掌握的標記嵌入數字內容,而這種標記通常情況下是隱蔽的,只有通過專用檢測工具才可以識別和提取。數字水印技術通常應用于經過處理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的版權保護。
目前,由于受到技術發展的限制,體育賽事直播內容還沒有應用數字水印技術進行版權保護的案例,而體育賽事短視頻的版權保護應用了數字水印技術。阿里巴巴公司為保護短視頻版權開發了數字水印。阿里巴巴公司大文娛內容線法務總監李巍在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中介紹版權保護經驗時指出,“如果內容本身是經過授權的,水印就沒問題,一旦檢測到可能是侵權平臺,數字水印會放大,甚至會占滿整個屏幕,導致看不到這個內容”。
體育賽事直播畫面也會出現LOGO之類的水印,但這種水印并不是數字水印,只是版權方或被授權方的標志呈現。在多媒體版權保護過程中,這種水印雖然也具有一定的防范和警示作用,但是侵權方通常會使用其他的標志或圖片覆蓋水印來實施侵權行為。
2.數據加密、防復制和防盜鏈技術應用
數據加密和防復制是數字版權管理常用的技術之一。其通過運用加密算法對數字內容進行加密存儲,避免人為直接地獲得數字內容的使用權,而只有獲得序列號或密鑰的用戶才能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數字內容的安全性,防止了非法使用和復制,有效地達到了版權保護的目的。數據加密和防復制技術雖在數字版權管理技術上是相對完善的,但在現實的互聯網視頻版權保護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大。當前,有一些盜版侵權視頻網站利用個人獲得授權的方式來觀看版權方的視頻,并通過流媒體推流軟件或侵權網站直播工具進行錄屏,甚至邊播邊錄,然后在侵權網站上進行二次傳播,這嚴重損害了版權方的權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體育賽事版權保護還面臨盜播網站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直接把版權方的體育賽事直播或視頻信息資源嵌入自身的網站,并吸引網民觀看的風險。因此,具有正當授權的網站通常會在體育賽事直播或視頻頁面應用防盜鏈技術,即在相關頁面的URL中加入時間校驗級別、時間戳、MD5 等參數,當非法終端用戶讀取相關盜播頁面時,頁面會出現不符合約定規則的提示,并阻止訪問或跳轉到指定頁面。
(二)體育賽事新媒體傳播版權保護的困境
1.體育賽事盜播“易”
國內的中超聯賽和國外的英超聯賽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版權方對相關體育賽事的直播或轉播場次也越來越多,這也使投入巨資購買版權,擁有國內多個聯賽獨家新媒體版權的PP體育面臨巨大的防范盜播侵權的壓力。根據中國網絡版權監測中心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超前20輪共160場比賽,累計監測到侵權鏈接約3.18萬條。此外,2018年上賽季各歐洲聯賽的全部場次,直播侵權鏈接近6萬條,點播侵權鏈接高達31.8萬。2019年,新賽季英超聯賽截至第三輪,監測發現侵權鏈接9864條,發現160家盜播網站、33個盜播APP和27家盜播OTT平臺。可見,體育賽事侵權盜播問題異常突出,這使得版權方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嚴重侵害,嚴重影響了體育產業的正常發展。
2.體育賽事版權維權“難”
對版權方來說,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權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其維權訴訟之路較為艱難。第一,取證難。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一條規定:“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提供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版權方提出訴訟需要自行取證,除了運用技術監測,以及通過網頁截圖的方式取證,其能獲取的實物性證據有限。同時,法院不一定會采信網頁截圖證據,法院需要對網頁截圖的真實性進行公證,并還原獲取該證據的完整過程,方可采信。第二,索賠難。一些盜播侵權網站要么無法確定具體所在,要么已更換運營主體,這使版權方索賠陷入困境。
3.體育賽事侵權形式“多”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體育賽事盜播現象愈發嚴重,盜播侵權形式和手段也層出不窮。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第一,重新包裝體育賽事原視頻源再播出。一些盜播侵權網站運用錄屏技術截取版權方的體育賽事直播視頻,并關閉原視頻聲音,覆蓋版權標識,然后配合自制演播室,重新對體育賽事原視頻進行制作和包裝,加入解說主播,再次形成視頻流在盜播網站播出或分流播出。第二,把體育賽事直播流嵌入盜播網站。盜播侵權網站通過接入境外版權的衛星信號,在本地盜播體育賽事直播內容,或嵌套版權方的播放器源進行盜播,且去除版權方網站的周邊廣告,加入盜播網站的廣告資源。第三,錄制體育賽事視頻通過盜播網站點播。盜播網站運用數字錄制技術來錄制版權方的體育賽事直播視頻,再上傳到盜播網站服務器供不明實情的網民點播觀看。第四,盜播網站截取體育賽事原視頻片段轉為集錦短視頻或動態GIF圖片,通過盜播移動平臺或App提供點播觀看,在移動社交時代,這種侵權形式更廣泛,也給版權方權益造成嚴重損害。
4.增強版權保護意識任務“重”
當前,體育賽事的版權保護形勢非常嚴峻。一方面,盜播平臺或網站侵權成本低。其在不購買版權的情況下,對版權方的直播資源進行盜播,即使面臨被查實并起訴、要承擔違法責任的風險,也會因版權方受限于舉證效力和“避風港原則”等,而履行不對等或減少賠償,甚至逃避侵權賠償。另一方面,版權方維權成本高,如前文所述,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版權方的版權保護意識和維權行動。同時,受眾需要形成付費觀看體育賽事直播的習慣,加強版權保護意識。根據企鵝智酷對視頻付費用戶的調查數據,42.6%的視頻付費用戶的態度是“很不情愿,但沒辦法”,而35.4%的視頻付費用戶表示“以前不認可,現在能接受”。可見,我國加強版權保護意識任重而道遠。
四、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機制
隨著我國體育產業的深入發展,切實維護體育賽事版權,打響體育賽事版權保護戰是各大體育媒體和體育產業公司共同的愿望。要加強體育賽事版權保護,應對層出不窮的盜播技術,就必須從立法入手,引入區塊鏈技術,充分發揮監測取證平臺的作用,實行全面維權,構建良好生態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機制。
(一)設立互聯網法院,強化互聯網立法執法
2017年8月18日,我國第一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的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成立。隨后,相繼增設了北京互聯網法院和廣州互聯網法院。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對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進行了公開宣判,首次對采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數據的法律效力予以確認,并明確了區塊鏈電子存證的審查判斷方法,這是我國首例區塊鏈存證判決。可見,互聯網法院的成立大大加快了網絡空間法治化、規則化的進程,加大了執法力度。
2018年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發布,其第十一條專門對審查電子數據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該規定非常清晰地確認區域鏈收集的電子數據具有法律效力,這為構建良好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2018年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主導并建立電子證據開放生態平臺天平鏈,解決了電子證據的存證、取證和認定的問題。
(二)降低管理成本,解決維權難問題
據報道,蘇寧旗下的PP體育分別以7.21億美元、2.5億美元和13.5億元人民幣取得了英超2019—2022年三個賽季的新媒體版權、德甲2018—2023年賽季的全媒體獨家版權和中超2017—2018年的新媒體轉播權。2019年7月,騰訊體育以15億美元簽下了“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伙伴”5年合約。然而,侵權網站的盜播行為勢必嚴重損害版權方的合法權益。一方面,盜播網站導致版權方用戶流量損失,進而損害版權方權益。另一方面,版權方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維權,進一步加大了版權方的運營和管理成本。據艾瑞統計,2018年,盜版體育賽事視頻內容至少給行業帶來133.8億元的用戶付費損失(賽事直播和錄播權益),盜版體育賽事短視頻和集錦花絮的觀看也給行業帶來27.8億元廣告收入損失。因此,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體育賽事版權保護,可以依托區塊鏈數據具有的不可逆、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溯源和高透明等特性,降低版權方維權和管理成本,有效解決版權方維權取證難等問題,實現體育賽事版權的有效保護。
(三)建立信任機制,提高版權交易效率
要實現體育賽事版權保護,版權方就需要避免用戶的信任危機。一方面,版權方需要通過體育賽事直播穩定用戶流量,增加用戶對體育賽事內容的關注,使其增強對平臺的黏性。另一方面,版權方需要打擊盜播網站及其行為,避免因盜播侵權引發的用戶流失,甚至用戶信任危機。而區塊鏈上生成的數據是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的,其能夠真實地記錄和追蹤版權的每一次授權或轉讓,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并為版權方維權提供準確的電子司法證據。同時,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性也確保受眾隨時可以在互聯網上查詢和瀏覽區塊鏈的數據。區塊鏈技術不需要版權方和用戶互相擔保信任或第三方中介參與,就能實現版權方與用戶之間的完全可信,使交易雙方建立信任機制。
此外,版權方與用戶還可以達成智能合約,該合約不受任何一方的控制,可自動追蹤版權使用情況,當出現違約情況時,其可以執行限制交易,從而有效地降低侵權發生的概率。可見,區塊鏈技術可以記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的全過程,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促成公平、透明、高效的體育賽事版權展示和交易平臺。
(四)提高支付意愿,培養網民的版權保護意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在滿足物質消費的前提下,人們的消費逐步傾向于精神領域,用于文化、體育和娛樂等方面的消費支出有所增加。同時,版權價值基礎削弱,作品市場價值回歸,在互聯網視域下,網民具備付費購買精神產品的能力,尤其是年輕網民,他們更愿意為所喜歡的內容支付小額費用。因此,版權方除了大力發展包年包月的預付費用戶,還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體育賽事內容的碎片化銷售,甚至做到銷售單場或單個賽事,并參考共享經濟技術按時間段進行微支付,即消費者可以通過小額付款來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要的數字娛樂產品。當消費者通過使用微支付獲得快樂時,其所感知的微支付易用性也會更加顯著,從而進一步影響其使用意愿。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結合不斷應用成熟的移動支付,版權方可以通過透明的交易鏈來不斷擴大版權收益,從而形成良好的版權保護生態,進一步培養網民的版權保護意識。此外,政府部門也加強了互聯網內容的版權保護和監管,使網民的版權保護意識逐步增強。
五、結語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下,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與成熟,并已經開始融入各行各業。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為體育賽事版權保護提供了解決問題的途徑。但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與版權保護的融合還處于初級階段,統一的技術標準還有待確立與形成。因此,加強體育賽事版權保護,提高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效率,還需要各方力量加快區塊鏈技術與法律融合的進程,建立區塊鏈版權聯盟體,加大宣傳,擴大其影響力,從而形成可行、規范、高效的體育賽事版權交易機制。
[參考文獻]
[1]李莉莎,洪嘉君,張筠曼.如何保護體育賽事產業知識產權?海淀法院涉體育賽事知識產權案件的司法統計分析[EB/OL].(2019-04-18)[2022-06-01].https://bjhd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9/04/id/4017390.shtml.
[2]張健.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3]齊愛民.體育賽事直播節目性質亟待明確[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9-05-16.
[4]韓雪霏,盧羽晨.專家:體育產權保護任重道遠[EB/OL].(2019-04-29)[2022-06-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074589701759081&wfr=spider&for=pc.
[5]孫曉霞,佟國香.一種使用機器學習方法的數字水印算法[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2021(02):387-392.
[6]董興生.短視頻UP主頭疼的侵權問題如何解決 各大平臺都發話了[EB/OL].(2019-05-28)[2022-06-01].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9-05-28/1336963.html.
[7]林飛.英超前3輪遭近萬次盜播,這樣的版權蛀蟲豈能僅是“罰酒三杯”?[EB/OL]. (2019-09-02)[2022-06-01].http://www.sportsmoney.cn/article/86760.html.
[8] 林德韌.英超3輪近萬條侵權鏈接 PP體育要打贏版權保衛戰[EB/OL]. (2019-08-31)[2022-06-01].http://sports.xinhuanet.com/c/2019-08/31/c_1124945110.htm.
[9]楊碩.網絡視頻付費市場“跑步”進入繁榮期 你愿意花錢“追劇”嗎?[N].新民晚報,2017-10-11.
[10]羅聰冉.杭州誕生全國首例區塊鏈存證判決[EB/OL].(2018-07-04)[2022-06-01].https://www.sohu.com/a/239253633_100146089.
[11]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2019年中國網絡視頻版權保護研究報告[EB/OL].(2019-03-26)[2022-06-01].http://www.199it.com/archives/843732.html.
[12]李云云,張晉朝.消費者使用微支付意愿的實證研究[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14(04):60-68.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數字化環境下我國體育賽事全媒轉播權交易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8YJA890002)。
[作者簡介] 崔俊銘(1975—),男,廣東電白人,廣州體育學院體育傳媒學院副教授,體育新聞與傳播學碩士生導師;龐靜(1979—),女,廣東遂溪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