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的愛是師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師愛可以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向老師敞開內心世界。師愛是教育之魂、師德之魂。只有真正地愛學生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我的生活圈里,有許多令人動容的師愛故事,在這里把這些故事的一部分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在一次學校的德育活動中,我需要從學生那里征集一些感動學生心靈的真實教育案例。因此我選擇在高二年級的一個班內收集。在征文之前我的心情可以用“忐忑不安”和“心虛”來形容,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開口,因為我怕讓學生寫這些東西會占用他們的時間,其實我更害怕學生會認為這是所謂的“唱高調”,怕學生對這個事情反感或讓學生為難。基于以上考慮,我決定讓學生匿名、自愿完成。但是當我跟學生講完原委的那一刻,我發現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余的,整個教室里鴉雀無聲,有些同學馬上就提筆開寫了,還有部分同學在幾秒鐘安靜的沉思之后也開始動筆了。最后全班沒有一個不交的。這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
全班29篇小故事涉及了他們班每一位任課老師。原來老師們的真心付出孩子們都留心著呢!當然,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在想這些性格迥異、風格不同的老師們是怎樣征服這幫看似桀驁不馴的孩子們的?結合我們年級不同老師的個性特點,我想老師們在教育教學中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同老師有不同的招法,但只要是能打動孩子的、起到良好教育效果的無不基于對學生真切的關愛,因此我想到了“八仙過海,‘愛顯神通”。
現在高二年級的孩子還在高一的時候,我在教初一,對目前高二年級的孩子不甚了解,只是在與年級老師的交流中經常會聽到一些孩子如何超乎想象的調皮搗蛋的真實案例,可以想象年級老師們當時的心情。當然我更擔心如果讓我教這些孩子們我該如何應對,我能不能駕馭得了他們。所以我懷著期待而又惶恐的心情加入了高二年級的老師團隊。經過接觸我才發現,孩子們比我想象的好多了,而且現在他們正在不斷進步著。我知道,這是一年多來學校及全年級的老師們盡心盡力、共同奮斗的結果。
有個學習困難、行為習慣問題頻出的學生跟我說他曾經在一個周六的早晨接到盛老師的電話,基于盛老師年級主任的身份,孩子接到電話后被嚇了一跳,哪知道是盛老師找他背數學公式,看到如此用心的老師,本來對孩子學習不太用心、一直當甩手掌柜的家長趕緊主動督促孩子認真學習。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前,為了保障年級的晚自習秩序,盛老師幾乎每天晚上都檢查學生晚課情況,直到自己身體吃不消了才作罷。在盛老師的帶領下,年級不管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都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詮釋著教師的崇高和偉大。
在學生眼里,曹曉晨老師是大姨,是小可愛,還是心理輔導師。晚自習學生肚子疼她會一陣風似的跑回宿舍為學生取藥,大冬天也能跑得一身汗。學生心情不好胃不舒服,曹老師哄著學生到自己家里給她熬粥喝,開導學生,甚至有學生周末在家里遇到家庭矛盾還半夜給曹老師發短信,每次曹老師總是小心安慰并耐心開導。作為退休返聘的老老師,曹老師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包容與大氣為學生稚嫩的心靈撐開了一片廣闊的天空。因為唐志強老師,有很多學生喜歡上了書法,為了鼓勵學生練習書法,唐志強老師把學生寫的作品展示在書法教室。唐老師像慈父一樣,尊重、關愛著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同學發言時,他總是微笑著聆聽,期待并欣賞著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李麗蓮老師在用行動演繹著特級老師的風采。她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和敬業精神無人能比,考試前為了給學生輔導答疑,李老師利用共享時空時間給學生補習,認真地講解著每一個知識點!雖然腳崴了但仍然一瘸一拐地出現在班級的每個角落里,雖然嗓子啞了,但她的講課激情絲毫不減!
年輕老師們雖然教齡短經驗少,但他們對學生的關愛和付出一點也不少。我們學校為全寄宿制學校,晚上宿舍里經常有孩子半夜出現突發狀況,有的班主任不比孩子大幾歲,但關鍵時刻都能充當稱職的爸媽。上學期李志強老師班上一位外地同學眼睛腫了,宿管通知李老師后,為了不耽誤病情,他急忙從家開車趕回學校帶孩子去醫院。還有一次學生突發高燒,晚上10點半給學生送過去體溫計后,怕學生半夜高燒不退,又在12點、凌晨2點的時候專門去男生宿舍給學生測體溫。我想親父親也莫過如此了吧。但這種狀況對我們的班主任來說都是常事。有一次兩個男生洗澡時玩鬧,不小心其中一人眼中進了沐浴露,頓時眼睛紅腫,怎么都睜不開了。朱彤老師得知后,急急忙忙地從教工宿舍跑到學生宿舍,將受傷的同學送去醫院。路上又是遞毛巾,又是詢問他的情況。到醫院后又開始跑前跑后,掛號、繳費、開藥,照顧受傷的同學,等返回學校時已經半夜三點多了。但早上6點40朱老師仍然堅持到操場上監督學生跑早操,給學生上英語早讀。這不僅讓當事人,也讓全班同學心里都暖暖的。老師們的付出學生有目共睹。
學生學習不在狀態時,蔣大鵬老師用各種方式調整學生狀態,找學生談話,幫助學生確定目標,上課時在班級后門查看學生聽課狀態,特別是周五下午學生容易放松時。趙明名老師利用午休去學生宿舍對疊被子不合格的同學進行統一培訓;給班級同學配備了外傷敷藥,學生受涼感冒時,給學生沖姜糖水、送吃的。蔣小莉老師上學期期末和學生一起在班級聽課,給自己班每位學生寫表揚信,圣誕、元旦和劉亞男老師一起給學生買禮物。劉亞男老師為了給國際班學生上好英語課,每天都要花4個小時做題,幾乎每天中午都在辦公室備課。花中欣老師過節時給學生買巧克力,上學期用“科舉制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深受家長歡迎。齊光華老師自習課經常去班級輔導。作為班主任,他細心地記得每位同學的生日,在班里會為學生舉辦集體生日會。余國利老師每天總是最早到班級準備早讀。襲丹老師經常和學生談心,是學生的知心姐姐。
在上學期的會考復習中歷史學科的于淑英和張群老師,物理學科的李志強和肖淑娟老師,化學學科的趙明名和石娟老師,還有地理學科的王靜華和張家臣老師每天都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學生補課,每天下午6點半學生開始晚自習以后這些老師才急急忙忙趕到食堂吃一口已經涼了的飯菜。本來周五是老師們最期待的日子,但周五放學以后年級總有老師監督、輔導沒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檢查本周學習內容直到過關后才回家。這樣的故事舉不勝舉,我想這就是為什么經過一年半的時間一群桀驁不馴的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會發生巨大改善!師愛一旦在學生心田播撒了種子,收獲的就一定是學生幸福的人生。因為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歡樂之中,他就學會了去創造幸福。顯然,“愛生育生”中,“愛生”是前提,是一種出自無私崇高目的的師魂。充滿科學、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師愛,來源于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師愛要力求做到愛而得體、愛而有理、愛而有度、愛而有方、愛而有理,這樣,才能把正確的愛生動機和真正教育好學生效果統一起來,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這樣努力去做的老師,才堪稱師德高尚的老師!
高爾基曾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到底什么是愛?雖然我們無從考究“愛”的定義,但我想我們可以從無數身邊的小事中看到愛的影子,“愛”就是凝結在我們身邊這些小事中的耐心、責任心、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