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 “美育要面向人人,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表演機制,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合唱、合奏等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班級、年級等群體性展示交流。”粵北山區小學人音版音樂教材中有不少合唱歌曲,題材廣泛,風格各異,為開展班級合唱提供了有利條件。針對粵北山區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現狀,筆者帶領本地音樂教師對班級合唱教學進行實踐研究,得出適合粵北山區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粵北山區小學班級合唱存在的問題
1. 學生基礎薄弱,合唱興趣不濃厚
班級合唱有別于合唱團合唱,是以自然班級為單位,運用教材合唱歌曲,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合唱教學。但由于專業音樂師資的缺乏,部分學生音樂基礎薄弱。而班級合唱對學生演唱技巧要求較高,學生缺乏合唱體驗,對合唱興趣不大。這些都直接影響著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開展。
2. 教師合唱專業技能欠缺,教學方法不科學
合唱教學對組織管理能力、指揮能力、聲樂技巧、伴奏能力等都要求較高。目前,粵北山區小學大部分音樂教師沒有主修合唱指揮專業,合唱指揮素養較低;不少剛從學校畢業的音樂教師對音樂教學缺乏經驗,沒有有效的合唱教學方法。出現教材里的合唱曲目有的只教一個聲部、合唱變成齊聲,有的干脆跳過不教等情況。
二、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
1. 激發合唱興趣
(1)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播放他們喜歡的合唱歌曲
很多經典的合唱作品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改編而成,當學生聽到熟悉的旋律時倍感親切、心情興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會發現這首作品和之前聽到的不完全相同,多聲部的和聲效果更動聽,從而激發學生的合唱興趣。可以在每節音樂課開始前幾分鐘,播放童聲合唱視頻。學生可以從視頻中更直觀地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2)基于學情,設置教學目標,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對學生情況做簡要分析,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設定目標。對于音樂基礎較差的班級,可以適當降低教學難度。合唱選材從簡單、從興趣著手,再根據教學內容和重難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比如:對合唱部分的低聲部進行改編或選擇簡單的一兩個樂句進行教學,隨著學生合唱水平的提升,增加難度,或者學生唱高聲部,老師唱低聲部,初步體驗二聲部合唱,以此消除學生畏難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從改編的本土童謠入手,激發合唱興趣
粵北山區優秀的地方特色音樂資源非常豐富。把地方童謠改編成簡單的二聲部合唱,用方言歌唱,既激發學生對家鄉音樂文化的自豪感,也能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帶動學生合唱積極性。如筆者所在地區的童謠《月光光》《當紅軍歌》等,經課題組老師改編,學生用方言合唱,學生學得很有樂趣。
2. 重視班級合唱的基礎能力訓練
(1)科學正確的發聲訓練
正確的發聲方法和狀態是提高音準的前提條件。合唱是以高位置科學發聲方法為基礎,在訓練時,針對學生氣息淺、吸氣抬肩等錯誤呼吸方法,采用學生能夠理解并能做到的方法進行練習,如“打哈欠”“聞花香”等。平時注重教學中的點滴滲透,每節音樂課都進行簡單的二聲部和聲練習。
(2)循序漸進的音準訓練
音準訓練是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的重要內容。首先是音高聽辨訓練,從聽單音開始,在一個八度內,老師彈一個音,學生輕聲模唱一個音,及時糾正,反復訓練。接著進行自然音階上下行的練唱,采用跟琴模唱音階—清唱音階—校對音準的順序,循環練習。音程練習是鞏固音準的重要方法。當音程音準基本達到要求后,就可以分兩個聲部進入三度或六度音程的聲部和聲練習。
(3)由易到難的節奏訓練
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這不僅是合唱教學訓練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掌握音樂節奏的重要途徑。進行基本的節奏型訓練,再進行不同時值的符點節奏、切分音節奏等較難掌握的節奏型訓練;由單聲部節奏訓練,再到卡農節奏訓練,最后二聲部節奏訓練。這種由淺入深的訓練方法適合幫助班級合唱中基礎較弱的學生。
3.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基于教材,編寫發聲練習曲,讓學生進行有效的發聲練習,完成練習后,再逐步地加入完整的高低聲部旋律合唱,變繁為簡,由易到難;先低后高,指導學生先學習低聲部演唱,掌握了低聲部演唱后,再學習高聲部演唱,最后合唱;循序漸進,在學生熟練演唱各部分的基礎上,采用學生的歌聲與老師的琴聲合、高聲部歌聲與低聲部小器樂合、師生合唱、生生合唱、部分合唱、最后整體合唱的方法自然過渡,層層遞進,最后達到完美的和聲效果;使用豎笛、口風琴、葫蘆絲等器樂進行輔助教學,促進聲部和諧。
4. 采用班級合唱課堂教學模式
運用“導聽與感受—初探與激趣—學唱與探究—突破與提升”四步課堂教學模式。第一步,教師指導學生對合唱作品有效聆聽,引導學生關注合唱作品的二聲部特點,建立和聲感;第二步,在合唱難點部分的各聲部中提取“骨干音”后,完成僅有“骨干音”組成的簡單二聲部發聲練習,接著對“骨干音”進行豐富充實,完成整個合唱難點的學習;第三步,分聲部學習,學會各自聲部后,采取分聲部無伴奏演唱的方法,另一聲部聆聽,引導學生從音準、音色、節奏、情感表現力等方面去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去解決和改進;第四步,在前三個步驟的基礎上反思和總結,突破難點,完善歌曲展現。
班級合唱教學需要音樂老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堅持不懈地投身其中,帶領學生在和聲中享受合唱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