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仰臣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和統帥,它是作者針對某一個問題或某一類事件而明確表示自己的看法、觀點、主張,是解決“證明什么”的問題。認真梳理2021年中考議論文試題,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對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考點。
【設題舉隅】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2.選文是針對什么現象提出中心論點的?
3.全文是圍繞哪句話展開論述的?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
5.根據第X段的內容,在段首橫線處補寫一句能表明本段觀點的話(句式要與前后段段首句一致)。
【應考錦囊】
那么,如何才能提取(煉)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呢?
一、品讀明察,提取中心論點
閱讀議論文最主要的是要找準論點,而把握文章的論點,是有規律可循的。考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直接提取出來。
1.著眼標題,斟酌拈取
議論文的標題往往鮮明地揭示作者要論述的觀點或論題,以達到綱舉目張的表達效果。所以,尋找論點先要研究文章標題。如果題目為一句話且是肯定的判斷,它本身就是中心論點。比如《全民閱讀,一個都不能少》(江蘇宿遷)、《耐心成就人生之美》(青海卷)、《利用“暗時間”,不疾不徐地進步》(湖南岳陽卷)等。
2.注重開頭,審度見旨
有的議論文是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中心論點;有的初步議論之后,段末才擺出論點;有的先引述事例或現象或名言并進行分析闡述,再提出論點。比如廣西河池卷《精進之道》,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提出了中心論點:“成就美好人生離不開‘精進。”
3.留意結尾,卒章顯志
有些議論文將論點放在文末,在層層深入論述的基礎上,最后總結全文,亮出中心論點。此種情況,要注意“我深信”“綜上所述”“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提示語。比如內蒙古包頭卷《莫讓自制力成為稀缺品》一文,首先以調查結論表明現在許多人缺乏自制力。接著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提高自制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自制力的建議。最后在第7自然段明確中心論點:“信息時代,莫讓自制力成為稀缺品。”卒章顯志,一錘定音。
二、分析歸納,概括中心論點
有些文章沒有明確的中心論點,或者沒有符合中心論點表述要求的句子,但作者的觀點就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這就需要我們通過閱讀,歸納整理,然后概括出中心論點。
1.論題為支點,補充擴展
如果文中沒有現成的中心論點,我們可以以“論題”為核心,看作者對論題的態度是贊成還是反對,并將之擴充為“我們應當(要)怎么+論題”或者“論題是……”等句式,從而提煉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比如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是一篇說理性散文,論題是“精神的三間小屋”,從論題出發,可提煉出作者的中心論點是“我們應當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2.揣摩分論點,合并提煉
有些議論文在論證過程中呈現了分論點,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歸納分論點來提煉中心論點。比如四川廣安卷《“咬牙”是一種修煉》一文中,作者分述了三個分論點,即“‘咬牙體現的是堅韌”“‘咬牙彰顯的是智慧”“‘咬牙蘊含的是擔當”,我們把這三個分論點合并歸納起來,便可知道作者在文中表達的觀點是“干事創業需要堅韌、智慧和擔當的‘咬牙精神”。
3.關注重點句,組合比較
我們可以關注論證部分各段落的中心句,將之組合,從而概括出共性觀點。另外,還可以借助論據反推法,因為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都是為證明中心論點服務的。通過分析論據,解讀出它所證明的看法或問題,從而可以概括出核心觀點。比如四川眉山卷要求考生閱讀《喚起勞動教育的內在自覺》,完成第10題第(1)小題:
下列對本文的中心論點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當前勞動教育的開展,更需要喚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內在自覺。
B.勞動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強化他們的責任擔當。
C.“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幸福”,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D.沒有勞動,所有的教育活動也就失去了意義,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考生通讀文章,可知作者是對“如何開展勞動教育”這一問題的回答。結合全文來看,文章不只是強調勞動的重要性,重在探討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勞動教育的問題。其實,考生只要抓住第4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從根本上說,勞動教育真正實施到位,有賴于教育者在與學生的積極互動中,喚醒內在的勞動自覺”,稍加思考,便可概括出中心論點是:“當前勞動教育的開展,更需要喚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內在自覺”,故A項正確,B項主要強調的是勞動教育的目的,不是中心論點,C項講的是提出問題的背景,不是中心論點,D項強調的是勞動的意義,不是中心論點。
誠然,議論文基本遵循著“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模式,其中心論點的呈現方式也不一而足,我們只有根據具體文本,靈活思考,才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
(236513 ?安徽省界首市顧集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