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麗麗
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寫道:“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但是,每到學年末,總有一些班主任內心會經歷一番艱難的選擇:下學年要不要繼續當班主任?對于他們而言,班主任是一份令人“既愛又恨”的工作,“愛”的是班主任這一工作帶來的諸多益處,“恨”的是當班主任之后的諸多付出和辛勞。與普通任課老師相比,班主任工作繁忙,肩負著主要的學生工作。他們承受著來自諸如學校、家長、學生、自身、家庭等多方面的心理壓力。因此,尋找壓力之源并學會自我解壓,就成為班主任們的一門必修課。
一、不把班級當作籌碼
眾所周知,班主任的工作量大、瑣事多,壓力大,因此少有老師主動申請擔任班主任。但是,一些學校評獎評優的政策向班主任傾斜,而且教師的職稱評定常常需要有若干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鑒于此,我們往往“違心”地擔任著班主任。我們認真地管理班級事務,努力讓它成為優秀班級,意圖增加我們評獎評優、職稱評定的籌碼。在這種“功利心”的驅使下,我們的眼中沒有學生們靈動的成長,只有各種冷冰冰的班級排名。我們對學生犯的小錯誤暴跳如雷,因為它影響了班級的量化排名;我們對學生的成績過度關心,因為它影響到班級的成績排名。我們與同事暗自較勁、關系微妙;我們與學生矛盾不斷、關系惡化。在這種情形下,班主任的心理壓力怎能不大?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拓寬視野、提升格局,不把班級當籌碼,而是將其當作師生共同成長的平臺,那我們與學生之間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與叛逆反抗的被管理者,而是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伙伴;我們與同事之間也不再是暗自較勁的競爭者和假想敵,而是共享教育智慧、踐行全新教育理念的合作團隊;我們不再對學生的小錯誤和一分兩分的得失斤斤計較,而是通過學生的這些小錯誤和一分兩分的得失感悟學生成長的神奇之處,正如葉瀾先生所說“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這些感悟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班主任的心理壓力。
二、關注自身專業發展
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管理者,而且是某一學科的專業任課老師。因此,班主任在重視班級管理的同時,決不能忽視自身的專業發展。但我們常會以“班級事務多,沒有時間”為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會聽完同組老師的課后便匆匆去上課,甚至忙到沒時間認真聽課和備課,僅憑以往的經驗上課。久而久之,我們只知班級管理,卻不知教師專業發展為何物。我們的視野隨之變窄,心胸也隨之變小,眼里只有班級,心里只關心班級考核。在這種情形下,班主任的心理壓力怎能不大?相反,如果我們能給專業發展留一些時間,學習一些新的教育理論,上幾節優質公開課,寫幾篇有深度的文章,我們便會在自我專業發展中得到成長和認可,進而做好自我定位、自我完善。不僅如此,作為班主任,我們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長,更容易了解學生的各種狀況,走進學生的心靈,發現他們的問題。因此,我們還有一個特別的專業成長點,即用研究的眼光看待班級管理的點點滴滴。比如:班級(或具體學生)出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能提出系統的解決方案,并能將其整理成文正式發表,引發他人思考,給他人提供些許借鑒,那我們的價值就會得到更充分的體現。久而久之,我們不再執著于競爭,而是用研究的心態對待周遭的一切;我們不再深陷于班級瑣事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不會再受制于學校的各種考核難得灑脫,而是會潛心地探究教育教學的規律和實質,實現自身的能力提升和專業發展。相信這種心態的轉變和目標的設定,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班主任們的心理壓力。
三、巧妙利用學科課堂
班主任不僅承擔著班級管理的工作,需要解決各種各樣的班級問題和學生們的個性化問題。與此同時,班主任還承擔著學科教學的任務。這兩項工作有著共同之處:強調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能力;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熏陶;注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歷。這些共同之處使班級管理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成為一種可能。例如,新課改下各學科教學都主張生活教育,注重將生活思想、生活理念融入教學實踐中,以便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識。作為班主任,見證并參與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他們在學生和生活中的問題恰恰是班級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學科課堂,將班級問題和學生的個性化問題作為課程資源適時靈活地引入課堂,巧借相關學科知識的講授嘗試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學生一定的啟示。這種做法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在傳授學科知識的過程中融入社會理念和生活理念,實現“潤物細無聲”。如此,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本已緊張的師生關系,進而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班主任們的心理壓力。
四、工作之外還有生活
班主任之中從來就不乏兢兢業業的工作狂。他們的眼中只有學生,心里只有班級,只有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淹沒在班級工作中,他們才能獲得安心和滿足。這種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這種工作方式卻很值得商榷。將全部精力投入班主任工作,無非是為了追求好的工作效果。然而,工作效果的好壞并不只與工作時間的長短正相關,還與工作效率的高低正相關。換言之,長時間但低效率的工作并不能帶來好的工作效果。如果我們將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班級管理上,會導致身心俱疲,進而會增加我們的心理壓力。這是因為,過多的付出會讓我們希冀更多的回報,一旦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我們心理便會受挫,甚至氣急敗壞。相反,如果我們認真工作之余,能花一些時間陪伴家人,邀約朋友,享受生活之樂,我們就能享受工作之樂,提高工作效率,及時調整工作中的不良情緒,用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影響和感染學生。這些生活樂趣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班主任的心理壓力。
總之,班主任工作只是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一個方面。有了天真爛漫的學生們的陪伴,老師的工作和生活應該是五彩斑斕的。如果壓力“山大”的班主任們能夠不斷探尋自身壓力的來源,并懂得如何自我減壓,那么班主任工作就會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而不是覆蓋掉其他所有的色彩。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