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座高山,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珠峰隊長”,引導自己不斷攀登,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塑造頑強的自我。
【劇情簡介】2019年4月,8個普通人帶著各自的夢想,在民間專業高山向導、隊長蘇拉王平的帶領下,踏上了憧憬已久的攀登珠峰之旅。他們在尼泊爾的珠峰南坡集結出發,越過重重冰川,克服艱難險阻,最終實現全員成功登頂,將普通人的夢想與期待帶上世界之巔。
2022年7月2日,紀錄電影《珠峰隊長》正式上映。本片是我國首部沉浸式體驗攀登珠峰全過程的電影,創下了在8470米以上海拔完成無人機起飛航拍的新紀錄。觀眾跟隨鏡頭“空降”珠峰攀登現場,在隊長蘇拉王平的專業指導下,與這群不甘平凡的追夢人一起體會攀登途中的驚險與刺激。
蘇拉王平出生在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三奧雪山腳下的八家寨。2001年,國家登山隊到三奧雪山考察山峰資源,邀請村民們幫忙背東西,蘇拉王平參與其中,第一次體會到了雪山的壯美與攀登的奇趣,自此決定把攀登作為自己人生的事業。
對于每一個攀登者來說,那座聳立云端的珠穆朗瑪峰始終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2019年,蘇拉王平作為隊長,帶領8名登山隊員和7名高山攝影師,在歷經40多天的艱難攀登后成功登頂,成為當年全球第一支登頂珠峰的隊伍。這一路的風景與攀登的艱辛,都被完整記錄了下來。
攀登歸來,負重超過70斤的攝影團隊帶回了21個小時的有效素材,多角度、全方位記錄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探險,可以說每一幀畫面都是拿命換來的。經過3年多的打磨,《珠峰隊長》才制作完成,與觀眾見面。影片時長一個半小時,剪輯流暢,節奏平穩,沿襲了紀錄片的一貫特色,敘事風格平靜,沒有太多的技巧和特效,以質樸和真實最大程度還原現場,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潔白高聳的皚皚雪山、藍色浩渺的冰川像一幅絕美的畫作,鋪陳在觀眾的視野中,帶來極其寂寥曠遠、圣潔夢幻的視覺盛宴。然而讓觀眾震撼的不僅僅是美不勝收的風景,隊員們在這壯麗風景中奮力攀爬、挑戰自我的景象更加讓人動容,心靈為之戰栗。
當鏡頭不時拉遠,我們看見被繩索串成一行的隊員們在巨大的山脊上緩慢移動,一點點變小仿佛螞蟻時,那種直觀對比下產生的震撼簡直難以言表。看著隊員大口吸氧的畫面,每一次攀爬時冰爪鑿進雪里、緊緊抓住繩子的緊張感,我們不由自主跟著心跳加快,觀影視角從欣賞到沉浸其中,仿佛與登山者同呼吸、共命運,代入感極強,意識到真正的生死就在眼前的頃刻之間。
攀登珠峰無疑是挑戰生命極限的冒險活動,只有真正熱愛的人才有勇氣沖刺峰頂。就在蘇拉王平帶隊凱旋后不久,珠峰“大堵車”導致十余人長眠在那里,令人痛惜。雖然紀錄片缺少戲劇沖突,但平淡敘事之中暗藏著不少驚險之處,再現了隊員攀登珠峰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種種危險:高山機場的撞機事故、煨桑時候的雪崩、氧氣瓶失蹤、隊友突然身體不適……這些細節不是劇本創作,而是真實發生的,這就是紀錄片的特色所在,觀眾無需為劇本是否合理、新穎而分心判斷,只需要沉浸式云體驗攀登珠峰這一超越平凡的探險行動。
和其他攀登題材的電影不同的是,《珠峰隊長》除了全景展現珠穆朗瑪峰的壯美和險峻之外,還完整講述了登山隊從集結到登頂的全過程,具有向更多人普及科學登山知識的價值。這是屬于普通人的壯舉,路上的每一次險境,都需要隊員身體力行去克服,每上升一段海拔,都像是生與死的比拼與較勁。在后疫情時代,這部紀錄片也讓無數無法出行的人們,有機會體驗一次震撼心靈的珠峰之旅。
《珠峰隊長》最大的亮點在于,片中的每一位隊員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有每天生活在兩點一線的白領、有賣掉自家小店的店主、有背負沉重KPI的銷售員、有在成功與失敗間掙扎的創業者……包括帶隊的蘇拉王平,也只是一個從山里走出來的普通人。如果不是登頂珠峰,他們的生活不會有什么與眾不同。正是因為敢于攀登,他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跡,為平淡的生活譜寫了一曲華美樂章,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隊員之一崔舟萍來自江蘇南京,今年48歲,是一位普通的職業女性。6年前,她跟著蘇拉王平的川藏隊爬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山,初心就是想找到自信。漸漸地,爬山經歷讓她重塑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讓她從一個“靈活的胖子”蝶變為身材勻稱、充滿活力的中年登山者。如今,“攀登”對她來說,意味著更好地規劃生活以實現夢想,讓她在反復無常的人生中堅定目標。
蘇拉王平說,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座高山,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珠峰隊長”,引導自己不斷攀登,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塑造頑強的自我。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像崔舟萍一樣,渴望改變普通的生活,卻做不到像她一樣勇敢。看完這部影片,隊員們身上散發出來的自信、魄力和迎難而上的信念,帶給我們鼓舞人心的力量。
我們應當有勇氣去追逐心中所愛,像《珠峰隊長》里的他們一樣,也許我們不一定要去攀登珠峰,只要心中有所熱愛和向往,并愿意為之努力,保持向上攀登的姿態,就能讓生命變得飽滿而完整,在有限的人生中拓展無限的可能。
(編輯 謝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