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莉



盛夏時節,重慶市合川區的香提多葡萄園碩果累累、滿園飄香,驅車前往采摘“農柯”香提多葡萄的游客絡繹不絕。2021年香提多基地豐產葡萄15萬斤,產值200萬元,近3年累計接待游客8萬余人次。“只種老百姓放心的良心產品,”香提多葡萄園負責人馬快說,這既是他們產品受歡迎的原因,也是他從事農業的初衷。
現年43歲的馬快,是香提多葡萄園業主、重慶三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香提多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民田間學校負責人,也是合川區第十七屆人大代表。他不僅努力發展優質葡萄種植業,還全力打造農民田間學校,帶領周邊村民一起致富。
只做放心農產品
香提多葡萄園位于重慶市合川區大石街道竹山村3社,2013年開始建園,園內以粘土與礫石土壤為主,土壤肥沃、通透性好、非常適合葡萄生長。園區種植有10余種葡萄,還有幾十種天然蔬菜,葡萄品種有夏黑、魏可、巨玫瑰、藤稔、紅芭啦多等,分早、中、晚三期成熟。葡萄園以現代化避雨栽培技術,以種養循環、施用有機農家肥的方式進行標準化生產,通過科學精細管理,讓葡萄做到健康、綠色。這里的葡萄以香甜為主,深受游客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園里每一串葡萄都有一個二維碼身份證,游客摘了葡萄后,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這串葡萄的生長過程。“這個身份證除了讓游客了解葡萄的生長周期外,還能起到防偽的作用,因為這個標識牌后期是掛不進去的,凡是沒有這個標識牌的葡萄,就肯定不是我們的香提多葡萄。”馬快興致勃勃地向游客介紹說,葡萄園種植的夏黑、魏可、巨玫瑰、藤稔、紅芭啦多五個葡萄品種不僅獲得中國綠色食品A級標準認證,2018年還獲得重慶名牌農產品稱號。
“只要質量有保證,吃葡萄就是要不吐葡萄皮。”馬快告訴游客說,“紅葡萄所含的強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主要在葡萄皮里棲身,而葡萄籽富含抗氧化成分花青素,所以吃葡萄真的不要吐葡萄皮,最好是洗凈后連皮帶籽嚼完咽下,否則營養將損失大半。”那么怎樣才能把葡萄洗干凈呢?馬快說:“要先在盆中加入適量清水,然后加入一勺面粉,就是我們平時食用的面粉就行,攪拌均勻后靜置2分鐘,用手拎著葡萄的柄在水中輕輕擺動,等到面粉水變渾濁時,葡萄就洗干凈了,這時將葡萄取出再用清水沖一下,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馬快在合川區大石街道流轉土地500余畝,主要種植葡萄、柑橘、大米,兼有林下養殖和池塘養殖等產業,年產綠色葡萄15萬斤、綠色大米50余萬斤。基地的8個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6個產品獲得重慶市名牌農產品稱號和最美綠色食品企業。
致富不忘家鄉人
“我熱愛農村這塊土地,也熱愛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鄉親。”馬快說,他2000年到廣東東莞打工,在舅舅幫助下從事塑膠貿易。2012年,懷揣返鄉創業夢想的他,在大石街道竹山村3組租賃土地160余畝,打造香提多葡萄園,吸納當地3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葡萄園至今已累計生產優質綠色葡萄600余噸,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支付農民工資近400萬元。在帶頭致富的同時,馬快還發起成立了重慶市香提多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讓6戶村民加盟,并向他們傳授葡萄種植技術,讓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大石街道竹山村4組村民陳昌華就是香提多葡萄園8個固定工之一。“我從2012年開始就在香提多葡萄園打工,我不光有了固定的收入,而且還學到了葡萄種植技術。”他說,葡萄園包三餐,月工資在1800元左右。
“我是臨時用工,每天工資60元,中午包伙食。”竹山村2組村民張光英說,她和另外20余位村民是臨時用工,農忙時節干自家農活,農閑就到葡萄園打工。同時,香提多葡萄園還開設了農民田間學校,她和附近村民除打工和學習葡萄種植技術外,還學習水稻標準化種植技術。
據了解,在打造香提多葡萄園的同時,馬快還于2018年發起成立重慶市合川區莊稼地水稻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有50戶農戶加盟,發展優質水稻種植400畝,打造了“合州新米”與“大辦新米”兩個品牌,為村民增收近20萬元。
“我能有今天的成功,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父老鄉親的積極響應!”馬快說,是當地政府幫助他流轉土地并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是附近村民為他提供勞務支持并一起共建專業合作社。為此,他也不忘回報社會,除吸納3個貧困戶在葡萄園就業、資助官渡鎮3個孤兒外,還就撂荒地利用、名特農產品打造、鄉村旅游發展等進行積極探索。2019年,馬快被合川區委宣傳部授予“合川區2018年度新鄉賢”稱號,被合川區人民政府評為2019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貢獻獎;2020年榮獲全國“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稱號,并被評為重慶市“百名新型職業農民”;2021年被聘為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全國共享鄉村振興實踐指導師。
田間學校育新人
大石街道土地資源豐富,但是由于大量勞動力外出,致使大片土地撂荒,留在農村的多數是50歲以上人員,這些人員很勤勞、能吃苦,但是多數只有傳統農作物種植經驗,沒有經濟作物種植經驗,更沒有專業的種植技術,距離高素質農民的標準還有一定差距。
為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隊伍,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重慶市、合川區兩級農廣校工作安排,香提多農民田間學校以農民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田間為課堂,以實踐為手段,以提高小農戶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己任,勇擔社會責任,切實加強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積極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學校現有管理用房800平方米,其中教室90平方米,增添了投影儀、音響、電腦、打印機、電視機、書柜及各種書籍;有科技試驗示范田30畝,示范場200平方米,2名固定的農民田間學校輔導員。農民田間學校還建立了科技協調工作站,通過實施科技推廣項目,與市、區科技專家常年合作,2019年實施香提多晚熟葡萄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攻關及推廣項目,帶動農民科技示范戶10戶,全部實現增產增收目標。
香提多農民田間學校建立了培訓管理機構,制定了學習管理制度、學校輔導員工作職責等,每年制定年度農民活動日計劃和年度培訓計劃,所有培訓教學檔案、學員檔案和培訓記錄等齊全;常年舉辦水果種植、糧油種植等技術培訓,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等,給周邊群眾提供實用技術學習機會,幫助群眾扎實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要領。2019年以來,香提多農民田間學校共帶動周邊約50戶農戶從事現代化農業生產,培訓農民群眾300余人次,接待其他區縣和周邊省市同業人員觀摩交流2000余人次,其中2021年培訓農民群眾150余人次,接待其他區縣和周邊省市從業人員觀摩交流800余人次。★
(作者單位:重慶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