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慧萍

小嘉(化名),獨生子,16歲,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母忙于工作很少管他,初中時才和父母生活在一塊兒,和父母關(guān)系很緊張。小嘉沉迷于游戲,夜里玩到很晚,休息不好。白天沒有精神,經(jīng)常獨來獨往,與班里同學交流甚少。班主任觀察到此情況后,推薦小嘉找心理老師聊聊。來到心理咨詢室后,小嘉自述不想在學校里待著。在學校里每天都感到很煩躁,不想學習,只能靠玩游戲消磨時間。有時候晚上玩到頭昏腦漲也不想停下,休息不好,導致最近這段時間經(jīng)常生病。
心理咨詢室里來訪者的每個癥狀都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看見這些癥狀即是療愈的開始。
小嘉不想在學校里待著,經(jīng)常生病回家,在排除軀體的器質(zhì)性病變后,考慮到軀體產(chǎn)生的癥狀可能是心理問題的反映。每一個離不開家的孩子,一定是因為家里有孩子掛念的人和事。小嘉經(jīng)常生病回家,那可能是家里有他放心不下的人和事情。
通過心理咨詢了解到,從小嘉記事起,父母就經(jīng)常吵架,一吵架就摔東西。有一次,父母吵得很兇,當時小嘉還很小很害怕,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辦,只能面無表情端端正正地坐在電視機前。每次吵完架媽媽都會偷偷地哭泣,小嘉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安慰媽媽,只能在一旁看著。每次只有自己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也不會吵架。有次小嘉演講比賽得了二等獎,興高采烈地把獎狀拿給爸爸看,本想著爸爸會夸自己,結(jié)果爸爸訓斥小嘉說,別整天不務(wù)正業(yè),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這句話像把刀一樣深深地扎在小嘉的心里。慢慢地,小嘉開始抗拒學習,喜歡上玩游戲,甚至在學校經(jīng)常違紀。
孩子的癥狀都是家庭問題的縮影。每個人的內(nèi)在經(jīng)驗和行為模式的背后都蘊含著其不同階段的成長經(jīng)歷和背景。了解一個人內(nèi)在的真實反應(yīng)及需求,才會更好地解決問題。
經(jīng)過前幾次的咨詢,心理咨詢師確認已經(jīng)和小嘉建立了穩(wěn)定、牢固的咨訪同盟關(guān)系后,針對小嘉的問題,心理咨詢師采用了格式塔心理咨詢中的空椅子技術(shù),跟隨小嘉的情緒回到“那時那地”,體驗未完成事件。心理咨詢師把小嘉的一件衣服放在空椅子上,然后告訴小嘉這把椅子代表小時候的自己,并邀請小嘉坐在這把椅子上。
心理咨詢師:爸爸媽媽吵架時,你的感覺和感受是怎么樣的?
小嘉:我當時真的很害怕(此時,小嘉雙手交叉緊握在一起,不停地揉搓)。
心理咨詢師:嗯,我現(xiàn)在似乎就能感受到你的害怕。我看到你在不停地搓手。還記得當時自己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嗎?
小嘉:一個人蜷縮在椅子上面,緊緊地抱著自己。
心理咨詢師:那么小的孩子,在緊緊地抱著自己。能和我描述下當時的具體情景嗎?
小嘉:那天我剛回到家里,爸爸媽媽又吵架了,吵得很厲害,滿地狼藉,嚇得我都不敢喘氣了。我放下書包就坐在客廳里,打開電視假裝在看電視。其實我根本聽不到電視里在說什么,因為我真的很害怕……(這時小嘉開始哭泣,眼淚不停地掉下來)
心理咨詢師:我看到你現(xiàn)在有情緒了,沒關(guān)系,可以表達出來。
小嘉:我就是想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要吵架,而且我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安慰媽媽。
心理咨詢師:假如爸爸媽媽現(xiàn)在就坐在你面前(心理咨詢師在小嘉面前放了一個抱枕代表爸爸媽媽),此時你想和他們說些什么嗎?
小嘉:爸爸媽媽你們可不可以不要吵架啊,我真的很害怕。
心理咨詢師:你覺得他們聽到你的話后會有什么反應(yīng)或者會對你說些什么呢?
小嘉:他們也許會很愧疚,或許會和我說他們也不是故意的。
心理咨詢師:聽到爸爸媽媽對你說這些,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小嘉:我想抱抱他們。
心理咨詢師:好的,那我現(xiàn)在邀請你走過去抱抱爸爸媽媽。
小嘉抱起代表爸爸媽媽的抱枕,
用頭輕輕地觸碰它……
心理咨詢師:不著急,在這種感覺和感受里待一會,體驗一下爸爸媽媽的溫暖。
……
在心理咨詢中,害怕是小嘉的原生情緒,使用格式塔心理咨詢中的空椅子技術(shù)對他的未完成事件進行工作,使來訪者壓抑已久的原生情緒得到表達和釋放,開始觸碰到“那時那刻”最真實的自我。
心理咨詢師需要看到來訪者癥狀下的需求,有些來訪者是可以從癥狀中獲益的,就像本案例中小嘉的這些外顯問題就是其家庭問題的縮影。
很多時候在學校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是為了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和關(guān)注,小嘉也是如此。每次生病的時候父母就會照顧自己,而且不會吵架。在學校違紀的時候,父母就會花很多心思去教育他,哪怕是揍他,小嘉都感覺父母的注意力是在自己身上的。慢慢地,小嘉形成了這種思維和行為模式,找到了既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又能減少父母吵架的方法,那就是生病和違紀。小嘉對家庭的概念很復(fù)雜,每次回家前很矛盾,既害怕又渴望—— 既害怕回家看到父母爭吵,擔心媽媽在家受到委屈,又渴望家庭的溫暖,不知道該怎么辦。
小嘉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爸爸媽媽的關(guān)注和家庭的溫馨。經(jīng)過四次的心理咨詢后,來訪者在咨詢室里的話變多了,和父母的關(guān)系也有所緩和了。
有些創(chuàng)傷如果不正視它,它可能永遠存在。看見即是療愈的開始。格式塔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來訪者進行自我覺察。心理咨詢師從“此時此刻”帶著來訪者回到“那時那地”處理未完成事件,觸碰到“那時那刻”最真實的自我,讓來訪者覺察、體驗到最原始的一面,便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