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利
詞匯記憶之于英語學習就如同牢固地基之于穩定大廈。扎實牢固地掌握豐富的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前提與保障,所以小學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就是英語詞匯的掌握。教師要根據教育改革進程,與時代接軌,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探討行之有效的英語詞匯記憶方法,提升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進而夯實學生的詞匯基礎。下面就是在開題后進行具體實施并取得一些成效的方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詞匯預習,提升學生興趣
上課之前預習是每個學生都要經歷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預習時運用信息技術就能夠將課程準備得更加充分,將英語詞匯通過信息技術在課前展現給學生能夠做到讓學生加深印象,提高詞匯學習的興趣,尤其對于語言天賦不高的大部分學生來說,清晰的圖像,活潑的動畫等比枯燥的英文字母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找準單詞定位很重要。如我們常用的百詞斬能夠很清晰地找準單詞定位,而且上面還有無數生動形象的圖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軟件帶領學生進行簡單預習,在研究中我們經常在學習新課前給學生三分鐘進行課本詞匯的自我學習,同桌之間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討論記憶,然后讓學生合上課本,抬頭看多媒體設備畫面。這時多媒體上展示的就是軟件中我們下節課即將學習到的詞匯,讓學生進行搶答或者一條龍回答,每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考察。
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詞匯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
1.做好課前預習效果的檢查與監督。由于選擇了網絡平臺,所以預習結果在后臺可以看到,教師能夠很容易地掌握學生預習情況,但是為了避免一些學生在預習過后會遺忘,所以課堂依然要檢查預習。可以根據后臺顯示挑選沒有完成預習的學習或者預習時間較短的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對于預習結果做到心中有數,對于預習成果非常好的學生進行表揚,激發學生預習的進取性。
2.做好課上教學策略的準備與實施。首先教師講解課文,學生圈出生詞。在進行預習結果檢驗后,我們心中對預習效果有了大致的掌握,接著帶領學生正式進行課文的學習,當遇到有新詞匯的句子時進行提問,讓學生圈出句子中的生詞,再進行講解以及讀音的糾正,這是課上的第一輪詞匯學習;接著在課文研讀完畢后,通過多媒體播放詞匯讀音,讓學生來解釋這個詞是什么意思;最后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和競賽查看大家的掌握情況,如屏幕滾動搶答的模式,在講完新課時,帶領學生們進行新詞匯搶答游戲,可以依次沿著座位也可以分陣營進行比賽,教師點暫停學生進行搶答,增加課上趣味性,引導學生記憶新詞匯,通過課上的連續三次記憶,爭取把單詞記住。
三、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詞匯復習,提高課后正確率
教師可以借助微信小程序等信息技術進行課后復習。在課后作業的小程序中,教師可以提前設置好課后闖關模式,首先是新詞匯的“2+2”次聽寫模式。第一個“2”指的是根據給出圖片選擇單詞,就像預習中所用到的百詞斬一樣,如果選擇正確即進行下一個單詞,如果選擇不正確則有提示按鈕和重新記憶按鈕給學生選擇,提示完成后再進行選擇直到所有選項完全正確為止。但是只有兩次機會,如果兩次全部錯誤則需要進行單詞擴展知識學習,將知識全部學完后進行重新記憶直至記憶成功。第二個“2”指的是根據給注釋寫出單詞,即傳統意義上的單詞聽寫,但是又和傳統意義上的聽寫不同,具體指學生看給出的注釋寫單詞,當正確時會給出點贊大拇指,當寫錯時可以通過上課使用的有關圖片進行提示,提示完成后再此進行聽寫,也是兩次機會,如若錯誤進行擴展學習;當然也可以直接選擇重新記憶,將詞匯的有關知識都進行展示,學生記憶完成后再進行聽寫,這樣基本能夠保證每一個詞匯都能被學生記住,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記住所有詞匯為止,課后聽寫全部正確后即可進行下一階段新課詞匯預習。
課堂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大課堂容量,加快教學進度,完成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高要求、高質量。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工具,注入了活力。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