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菲菲
“為什么我一到三伏天就頭痛?而且好像天氣越熱頭就越痛?每個夏天都是這個‘套路!”暑熱的一天,記者剛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的診室,就聽到江女士在向接診醫生、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云云教授抱怨自己的頭痛問題。江女士說,夏季頭痛是她的老毛病,這幾天因為氣溫攀升,頭痛越來越劇烈,晚上幾乎無法入睡。前幾年江女士也去醫院檢查過,CT、磁共振都做了,并沒有發現什么大問題。雖然檢查結果正常讓她安心了不少,但是頭痛的毛病卻從沒在哪個夏天“缺席”,折磨得她苦不堪言。
事實上,每逢夏天就會頭痛的人可不止江女士一個。那么,這種夏季頭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既然CT、磁共振都查不出問題,還需要治療嗎?又有哪些好的應對方法呢?
據張云云教授介紹,造成頭痛的原因其實很多。從頭痛本身來說,主要可以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兩大類:前者是指不能歸因于另外一種疾病或沒有繼發病因的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后者往往是由于某種疾病產生的,比如腦血管病、顱內炎癥、頭部外傷、感染等引起的頭痛就屬于繼發性頭痛。
原發性頭痛的病因至今還未明確,一般認為是內、外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內因主要指遺傳和內分泌,如部分女性在經期會出現頭痛,月經過后則頭痛消失,這可能就與內分泌有關;外因包括藥物(比如應用一些具有擴張血管作用的藥物會引發頭痛)、食物(含有酪氨酸、亞硝酸的食物如奶酪、巧克力、柑橘、腌制食品都可能引起頭痛)、壓力(過度緊張、焦慮也很容易引起頭痛)等。
張云云教授補充道,除上述原因,環境因素也被認為在夏季頭痛的發病過程中起主要作用。比如:
強烈光照 臨床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會因為刺眼的光照而發生頭痛,他們表示非常不愿意看到強光。
氣溫過高 首先,持續的高溫容易導致血管擴張,擴張的血管會牽拉到顱腦內某些傳導痛覺的神經,就會引發頭痛。其次,持續高溫會導致血壓下降,而血壓過低也可以引起頭痛。比如說一些原本患有高血壓的人,在夏季沒有調整藥物劑量,導致血壓降得太低,就可能發生頭痛。再者,有些人在夏季常因氣溫過高而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和睡眠不足,以致大腦營養供應不足,中樞神經出現“能源危機”,這樣一來就容易發生頭痛,但入秋后多會不治而愈,這被稱為疰夏性頭痛。此外,飲水量不足或出汗太多也會引起頭痛,這種情況被稱為失水性頭痛。
空調溫度太低 空調是家家必備的降溫“神器”,但總有一些人過于貪涼把空調溫度調得過低,造成室內外溫差巨大。這時如果從很熱的室外環境步入很涼的室內環境,血管會發生猛烈收縮,進而引起頭痛。
入夏后個人在精神、生活方面調節不當,也有可能引起頭痛。比如:
情緒煩躁 夏日驕陽似火,悶熱難熬,許多人心情煩躁、心煩意亂,也容易出現胸悶和頭痛現象,這主要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勞逸失度 夏天的晚上會涼快些,因此很多人喜歡過夜生活,但次日又要工作學習,如果不充分休息,連續性的疲勞也容易引發頭痛。
飲食不節 高溫天氣里,許多人喜歡吃雪糕、棒冰解暑。殊不知,冰淇淋入口的那一瞬間,會對口腔黏膜形成的一個較強烈的寒冷刺激,隨之就會使額部皮膚的神經產生放射性的疼痛,而且還可能導致大腦血管痙攣,供血減少,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目眩和惡心等癥狀,嚴重者會致搏動性頭痛。這種因貪食冷飲引起的夏季頭痛被稱為“冷飲性頭痛”或“冰淇淋頭痛”。
發生頭痛,首先要甄別頭痛的性質。這是因為,頭痛既可能是夏季頭痛,也可能是腦中風、顱腦腫瘤等嚴重疾病的典型癥狀。所以,對頭痛的診斷往往需要相當慎重,必需的檢查不可少。
張云云教授介紹說,在診斷頭痛問題時醫生通常會詳細詢問病史,并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這樣才能抽絲剝繭,找到真正的病根。比如,如果是發作性、一過性的頭痛,或者是反復發作的頭痛,那屬于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的可能性就更高;如果是一種持續性頭痛,而且痛感逐漸加重,那么很有可能是器質性疾病引發的頭痛;如果頭痛呈急性發作,且痛感劇烈,那很可能就是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中樞神經感染)引發的頭痛。
除了體格檢查,影像學輔助診斷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時需要進行頭顱CT和/或核磁共振檢查,有時候還需要結合經顱血管超聲、腦電圖、血液生化等輔助檢查。
張云云教授表示,如果排除了腦部疾病引發的頭痛,可以嘗試中醫治療。比如,淤血型頭痛,就用活血化淤的藥物;肝陽上亢型頭痛,就用平肝熄風的藥物;痰濁所致的頭痛,可以用一些祛痰化濕的藥物;氣血虧虛所致的頭痛,多用益氣養血的藥物;腎虛頭痛,則可以用補腎的藥物。另外,對于容易在經期發作頭痛的女性,可以在經期之前用一些藥物進行預防。
但在張云云教授看來,根據氣候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才是應對夏季頭痛最理想的方法,具體方法包括:
減少光照 如果是因強光直照而誘發的頭痛,就要盡量避免光照,外出時應該佩戴遮陽帽、太陽鏡,撐遮陽傘。
合適飲食 夏季容易發生頭痛者應少喝冷飲,酒、咖啡、濃茶也要有所控制。
避免空調直吹 有夏季頭痛問題的人應該將空調溫度調在26℃以上,而且千萬不要讓頭對著空調冷風直吹。
及時補水 注意防暑,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在發生腹瀉時。因脫水而發生頭痛時,除及時補充水分,還應臥床休息,采取低枕或無枕臥位,使血流盡可能多地流向大腦。
控制血壓 高血壓患者要根據血壓的季節性特點及時調整用藥,避免因降壓藥使用過量引起夏季頭痛。
規律運動 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環境適應能力,而且運動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所以即便在流汗不止的夏季,也建議保持規律的運動。
做好情緒管理 心情緊張、煩躁時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符合自己心境的音樂,從而排解不適情緒。

張云云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腦血管研究所研究員,上海市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近年來主持局級以上課題10余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科委和局級科研項目5項。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病、神經變性疾病、癲癇、頭痛等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尤擅長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