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于6月1日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市場情緒得到較大提振,船舶所有人信心再起,但受沿海地區高溫多雨天氣影響,大宗散貨下游需求整體偏弱,加上庫存充足,采購積極性不高,沿海散貨運輸市場整體小幅盤整,運價低位徘徊。6月24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下跌1.9%;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下跌4.6%。
1 煤炭運輸市場
月初,氣溫升高,電廠日耗增加,但水電出力情況依舊較好,擠壓火電需求。此外,隨著疫情好轉,市場全面復工,上下游物流節點打通,積壓訂單集中釋放。至月末,華南地區降水過程基本結束,高溫天氣襲來,下游民用電日耗量小幅提升,但受疫情影響,工業用電恢復程度不如預期。電廠庫存充足,存煤可用天數基本保持在20d以上。價格方面,隨著限價保供政策持續推進,煤礦長協兌現量增加,市場煤資源持續緊缺,同時,受需求預期好轉與國際能源供應緊張雙重影響,煤炭部分品種小幅抬價。至月末,國內黑色系大宗產品價格集體走弱,且下游庫存相對飽和,采購節奏未變,煤價開始逐步松動。總體而言,在政策及市場雙重作用下,煤炭價格上漲下跌均存在較強阻力。運價走勢方面,上半月,隨著上海解封,市場信心提振,加上后市還有“迎峰度夏”的預期,船舶所有人開始小幅挺價試探市場情緒,市場貨盤小幅釋放,電廠拉運繼續以長協保供為主,非電企業需求增加,但受煤價和市場供應制約,需求兌現不暢,周轉率較低。沿海運輸市場需求釋放緩慢,觀望情緒再起,運價漲勢趨穩。下半月,華南強降雨天氣來襲,流域來水好于預期,水電同比大幅增長,電廠存煤處于歷史高位,補庫拉運節奏放緩,巴拿馬型船需求減少明顯。此外,隨著“迎峰度夏”的正式開啟,下游市場需求陸續釋放,疊加北方港口疏港壓力增大,船舶所有人挺價情緒較濃,但受整體市場需求偏弱影響,下游采購需求整體提升幅度不大。6月24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下跌1.9%;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下跌5.8%。分航線看:秦皇島至張家港(載質量為4萬~5萬t)航線市場運價為35.7元/t,環比上漲9.1元/t,月平均值為28.8元/t,環比下跌2.6元/t;秦皇島至廣州(載質量為6萬~7萬t)航線市場運價為42.0元/t,環比上漲6.6元/t,月平均值為37.4元/t,環比下跌7.0元/t。
2 金屬礦石運輸市場
由于近期鋼廠庫存轉移不暢,加上利潤萎縮虧損增多,部分廠家有減產、檢修計劃。此外,淡季臨近,南方雨水偏多,北方高溫持續,鋼鐵市場需求趨淡。上海、北京雖然陸續解封,但是需求端并未進行有效傳導,全面復工復產仍有待時日,整體需求增量并不明顯,市場依舊處于弱格局中。綜上,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延續弱勢,市場成交量回落明顯,去庫存壓力較大。當前鐵礦石市場處于供需再平衡過程中,市場分歧較大,成交冷清,運價低位盤整。6月24日,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下跌2.0%;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下跌2.5%。
3 糧食運輸市場
6月,東北玉米現貨價格穩定運行,貿易商看漲預期較強,優質玉米報價維持堅挺,陳化稻谷繼續投放。南方銷區玉米價格穩定,貿易商報價暫穩。需求方面,下游養殖利潤回暖,潛在需求有所增加,企業庫存相對充足且維持剛性采購需求。此外,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近期餐飲等終端消費市場也有所回暖,用糧企業因玉米庫存水平仍較高,加之有替代糧源供應,對玉米的采購仍以剛需補庫為主。運輸方面,糧食運輸市場整體穩定,出貨量明顯增加,但因市場運力充足,糧食運價上漲不如預期,糧食運輸價格小幅上漲。6月24日,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上漲0.5%;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下跌5.1%。
4 原油及成品油運輸市場
月初,國內汽柴油行情繼續走高,且商務部臨時出口配額下發,消息面支撐表現強勁,主營單位報價繼續上漲。月底,隨著國際原油的回落,6月28日24點,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遇年內第二次下調。加之國內高溫、降雨天氣對成品油需求有一定抑制,近期汽、柴油批發行情走弱。業者多持觀望心態,入市操作稀少,購銷氣氛清淡不已,以剛需采購為主,運輸價格繼續小幅下跌。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下跌4.4%;原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與上月持平。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 唐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