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發改委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擴大有效投資,既是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的最佳結合點,也是適度擴大總需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最好著力點。今年以來,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提前部署,各地各部門搶先行動、靠前發力,以重大項目推進的“實”與“效”實現有效投資的“穩”和“進”,為經濟穩進提質提供強勁動力。
搶抓機遇 狠抓落實多措并舉擴投資
搶抓抓項目、擴投資的重要窗口期、關鍵期,深入實施優結構擴投資專項行動,聚焦“續建促放量、新建促開工、前期促提速”,變革重塑提效能,開足馬力搶進度,全力打好抓項目、擴投資攻堅戰。
一是抓責任壓解落實。年初制定實施《寧波市2022年優結構擴投資攻堅行動方案》,開展了招大引強、工業投資、重大交通項目攻堅、城市有機更新和保障房建設、優質公共服務等五大專項行動,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投資責任分解落實機制。全省經濟穩進提質攻堅行動工作推進會后,按照“承接落實、有效接續、高效務實”原則,形成了擴投資優結構攻堅行動方案,明確了8項重點工作任務,形成了9張重點攻堅項目清單,實施清單化管理、專班化推進。
二是抓機制優化完善。組建由常務副市長掛帥,市發改委主任具體牽頭負責,相關部門一把手參與的工作專班,構建條抓塊統、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建立“日匯總、周分析、半月通報、月評價”推進機制,對重點任務、核心指標實施日晾曬。完善“線上線下”專班會商機制,組建重大項目推進浙政釘工作群,建立專班周例會制度,不斷提升項目問題響應和協調解決效率。探索實施重大項目推進機制,謀劃組建項目推進“四大辦”(大項目統籌辦、大財政金融辦、大監管服務辦、大建設調度辦),并建立會商協調機制。
三是抓項目攻堅推進。對50個重大攻堅項目,逐一明確牽頭市領導,落實“一項目一方案一專班”,全面強化要素保障和協調服務力度,舉全市之力強勢推進。對省“4+1”(其中“4”指交通投資、生態環保與城市更新和水利設施投資、高新技術與產業投資、民間項目投資,“1”指省市縣長項目工程)重大項目,逐一分析在建項目投資挖潛空間,倒排新建項目開工時間節點,全力促開工促放量。對專項債推進滯緩項目,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難題,加快形成實物工程量,力爭8月底前專項債券使用基本完畢。對“建而不快”房地產項目,建立督導約談長效機制,同時加大企業紓困解難力度,促進房地產投資放量。
四是抓要素服務保障。強化專項債券謀劃儲備,上半年儲備上報專項債券項目資金需求1088.4億元,已爭取專項債額度302億元并全部完成發行。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對新增建設用地規劃指標應保盡保,對計劃年內開工的各類建設項目所需指標全額保障,已爭取省以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3300畝。積極破解項目資金制約,上線甬金通融資對接平臺,梳理重點項目融資需求4507億元,完成授信2796億元,發放貸款1015億元。強化項目用能保障,截至目前已保障項目用能1093萬噸標煤,能耗保障總量和完成總量均排名全省第一。
五是抓項目統籌調度。強化投資運行、項目管理數字化賦能,迭代升級投資在線管理平臺,對全市在建項目、重點建設工程、重大攻堅項目、政府性投資項目等進展實施半月調度,對建筑業用電量、商品混凝土生產量、重點建筑工地用工人員數據實施日監測,對省“4+1”重大項目、132個省市集中開工項目、專項債進展滯緩項目進度實施通報晾曬,初步實現“進度一屏掌控、工作一屏晾曬”。
系統謀劃 改革創新千方百計增后勁
按照“短長結合、同步發力”策略,在聚焦半年度投資任務攻堅的同時,緊盯全年5000億元目標要求,持續強化項目謀劃儲備,改革創新要素供給,系統變革項目管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滾動推進,為實現全年目標打好基礎。
一是開好政府性投資項目“頂風船”。發揮政府性投資項目“頂梁柱”作用,對政府投資、國企投資重點項目落實“一項目一方案”,明確責任主體、進度安排、關鍵節點,做到專班化推進、清單式落實。提前啟動半年度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調整工作,推動一批條件成熟項目盡早實現開工。對短期內難以實現全線開工的重大線性項目,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先行節點開工。對滿足夜間施工條件的項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開展夜間施工加大投資放量。
二是按下重大項目建設“快進鍵”。發揮重大項目建設“壓艙石”作用,千方百計促開工促放量。對重點工程實施“紅藍榜”晾曬,深入開展立功競賽活動,持續做好“重大項目甬爭先”媒體集中宣傳,營造爭先進位氛圍。集中力量抓好全省集中開工項目建設進度,落實“一項目一方案”,細化時間節點目標任務,做到能早則早、能上則上。組織開展重大項目“日日促”,對進度滯后項目下發整改通知單,實施“掛賬銷號”。
三是下好項目謀劃儲備“先手棋”。圍繞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聚焦網絡型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系統謀劃實施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重大項目。持續強化招大引強工作,堅持外引內育“雙輪驅動”,落地一批“大優強、綠新高”重大項目,以增量優化促存量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完善前期項目儲備庫,追加項目前期經費安排,謀劃形成一批跨領域、跨區域的融合性重大項目。
四是闖出投融資改革“創新路”。強化市場化理念和手段,既要用足用好財政資金,更要善于盤活存量資源。推廣應用PPP、EOD等項目實施模式,謀劃梳理一批適合金融支持的生態環保儲備項目;積極探索基礎設施REITs(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建立REITs項目儲備庫,加快推進市水務集團污水處置REITs試點,開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產業園區REITs試點研究工作。借助外部高水平機構專業力量策劃生成符合國家戰略導向和地方發展實際的高質量項目。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