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路云



宏觀環境再次進入“VUCA時代”
“VUCA”一詞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指的是在冷戰結束后出現的多邊世界,其特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復雜和不確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VUCA時代”的概念再度興起。VUCA是波動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復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的縮寫,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彈再次引發全球宏觀環境進入“VUCA時代”。
從波動性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就股票市場來說,今年4月上證指數曾一度下探到2863.65點,而國際金價則因避險情緒的上升沖高到2167美元/盎司;從不確定性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再疊加俄烏沖突等國際動蕩局勢,使未來世界要去向何方充滿不確定性;從復雜性來看,由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企業裁員、全球貿易癱瘓等連鎖反應使宏觀環境日趨復雜;從模糊性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會持續到什么時候、如何變異、如何感染不同物種還有相當的模糊性。
當然也有人對VUCA提出了新定義,那就是建立供應鏈愿景(Visionary愿景)、使我們彼此更加理解(Understandable可理解)、更加高效協同(Convergent整合)、更具有創造性(Able-creation可創造)。
如何合理規劃家庭財富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家庭財富必然會面臨一系列風險,包括收入減少、通脹帶來的支出上升風險,以及資產減少、負債不變、資產縮水帶來的凈資產由正轉負風險。此外,家庭財富還存在結構失衡風險,比如負債比例上升、家庭流動性比例下降并超過警戒線等。
這時候,合理的家庭財富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疫情之下尤其要管理好家庭財務指標,使之保持在安全范圍內。這里與大家分享4個家庭財務指標:
1.清償比率:凈資產與總資產之比,一般在0.6~0.7;
2.負債比率:年負債與年稅后收入之比,一般小于0.4;
3.流動性比率:流動資產與月支出之比,一般大于3;
4.即付比率:流動資產與負債總額之比,一般大于0.7;
此外,每一個家庭都要做好全面的資產配置規劃,包括保險類資產、穩健類金融資產、進取類金融資產、實物資產、特殊機會資產等,這里與大家分享家庭財富金字塔-資產配置結構圖。當然,每個家庭的收入來源不同、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風險偏好不同,每類資產可配置比例也可以調整。
對于企業主家庭來說,還應該做好家庭和企業資產隔離規劃。企業家本人是風險較高的人群,面臨各種經營風險和人身風險,會給家庭收入與資產帶來影響。企業經營是一種負債,如需清算就要先支付員工工資等費用,再進行股東權益分配。疫情下如遇負債、股東糾紛,就存在企業賬戶凍結風險。企業家不但要在家庭財產和企業財產之間建好防火墻,還要做好無爭議財產的分配與傳承規劃,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權益。
家庭財富的“口罩計劃”
后疫情時代,家庭財富規劃如何實現保值增值?這里我想提出家庭財富的“口罩計劃”,建議從優化內里結構、隔離外部風險和實現可持續發展3個角度來規劃。
1.優化內里結構:建議可以通過資產配置優化財富內里結構。資產配置原則有三:第一,收入來源不同、風險偏好不同,資產類別比重不同;第二,生命周期和經濟周期不同,資產類別比重不同;第三,做好分散投資,包括資產類別分散等。
在當前環境下,優質債券、價值股、有增強收益的結構化投資、有現金流的生息資產等都值得投資。
2.隔離外部風險:建議通過保險工具來隔離外部風險。一個人從單身到結婚進入家庭形成期,再到生兒育女進入家庭擴展期,再到子女長大進入家庭成熟期,都值得借助保險來管理不同階段的人生風險。每個人一生中有7張值得配置的保單,那就是意外險、人壽險、重疾險、醫療險、教育金險、養老金險、投連險。疫情下保險的配置顯得尤為重要。
3.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議通過家族信托實現家庭財富可持續發展。信托可以通過意愿書來實現財富按規則、分批次分配的功能,還能建立家庭財富防火墻,讓財富成為凝聚家人祝福、激勵后代奮斗的動力。此外,家族代際傳承、基業長青的發展規劃還可以通過家族憲章的設計制訂來實現。我一直認為,思想傳承先于財富傳承,制度安排可以實現永續經營,家族憲章就是思想傳承的制度綱領。
總結而言,要做好家庭財富規劃,就需要做好健康的家庭財務指標管理,并運用資產配置做好多元化投資,尤其在市場波動中理解周期、敬畏周期,做周期的朋友。我相信,財富是時間和能力的函數,需要能力的基礎和時間的沉淀。我們要用科學理念來創造財富,守護財富,傳承財富,讓財富成為我們的朋友!